<h1> 温汤,早就听说昔日猫不拉尿、荒山野岭之地已成了风景秀丽、让人流连往返的全国著名养生、避署胜地,总想有机会来此一遊,细睹她的芳容。这次应老领导石主任夫妇俩的热情邀请,终于遂了心愿。</h1><h1><br></h1><h1> 温汤的温泉闻名暇尔。其山水温泉位于宜春市城西南15公里处的温汤镇,已有800多年历史。明正德《袁州府志》载:气温如汤冬可浴,以生鸡卵投入即热。……泉水流量达700吨,平均水温常年保持在68一72度,源流一年四季不绝无明显的季节差异。经国家鉴定检测和中国医防科学院试验分析,属于大出水量、高温度优质矿泉。</h1><h1> 温汤温泉富含硒、偏硅酸等20多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属国内外罕见富硒温泉,可与世界闻名的法国埃克斯矿泉媲美。该矿泉水中所含成分有显著的防癌抑瘤作用。据说久居本地的居民没有一个是因癌症而去世。</h1> <h1> 十日上午,与老校长夫妇一行三人乘火车来到宜春,石主任先于我们来到车站等候,这让我们很是感动。</h1> <h1>宜春火车站的变化真大,新站其雄伟大气和建筑造型的美观程度远远超过南昌火车站。真的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呵。</h1> <h1>石主任夫妇买的房子在温泉花苑小区,去往他家这座长廊桥是必'经之路。</h1> <h1>石主任夫妇俩就居住在这小区内。</h1> <h1>中午小憩后,大家前往天沐温泉游览。</h1> <h1>一路上,阳光洒满大地,花草树木成荫,湖水波光涟漪,风景美不胜收。</h1> <h1>拍下美丽、动人的瞬间。</h1> <h1>虽然岁月无情,芳华巳逝,但戴目镜的她俩在我心里依旧美丽如初。</h1> <h3>同志加兄弟</h3> <h1>青春永驻</h1> <h1>第一次和老校长、老主任单独合影,站在一起像是姐弟俩,哈哈……</h1> <h1>摄影师拍照的姿势好美!</h1> <h1>风景处处美如画。</h1> <h1>虽然阳光照得我有些睁不开眼,</h1><h1>但还是很享受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一热乎乎、暖洋洋。</h1> <h1>翌日,行走在前往“一片闲云山庄”的崎岖山路上。</h1><h1><br></h1><h1> ”一片闲云“山庄是向塘铁路机务段退休职工张伯宗老师修'建起来的。据说他非常留恋和憧憬儿时在外婆家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于是十多年前在温汤里田这个山沟选择了三面环山,空气清新、树林茂密的地方,花了几千元钱买下村民一幢老旧土房连带周边的一些山地,签下15年使用协议,准备在这里以独特的生活方式度过晚年。几年下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已经让昔日的穷土辟壤换了新颜,成了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景点。张老师本人也成了名人,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等一些新闻媒体对他做过专题采访和报道。也有许多全国各地来的游客慕名到此游览,一睹山庄的独特风采。</h1> <h1>离我们驻地附近农贸市场开始跟着的一只小狗。路上尽管遇见好几只它的同类,就是不舍离去,莫非它也想去山庄游览?</h1> <h1>进山庄的小门。一一乡村本色</h1> <h1>房子的四周都种上了果树和蔬莱</h1> <h1>与我敬佩的张老师合影留念</h1> <h1>与张老师爱人小温亲切交谈。</h1><h1> 小温是向塘铁路火车站退休职工。因都是向塘人,我们中的几个人也都与她夫妇俩熟悉。</h1><h1> 她还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厌倦了喧嚣纷繁的尘世,为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修身养性,于十多年前只身一人来到这座荒山野岭之中,起早贪黑打座、劳作,硬是靠静心、坚韧和勤奋与爱人一起打造出一座美丽的山庄。</h1> <h1>山庄里的建筑造型和物件很多都是依据张老师记忆中儿时的村居环境建成或搜集而来,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和浓烈的乡土气息。</h1> <h1>石主任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h1> <h1>找回了儿时的感觉。</h1> <h3>观光台。</h3><h1> 站在上面,周边的景色尽收眼底,饱了眼福。</h1> <h1>金魚池。</h1> <h1>四周全是用竹篱笆围了起来。</h1> <h1>张老师可是有名的书法、绘画和摄影家。机不可失,请他给我们拍几张照片留作永久纪念。</h1> <h1>荷花塘。</h1><h1> 张老师说七、八月荷花开的时候那可是山庄里一道最靓丽的风景。</h1> <h1>老校长触景生情,由感而发,留诗一首:</h1><h1> 心闲意境高,景美任逍遥。远离喧嚣市,仙居乐悠悠。</h1> <h1>山庄后门通往山下的小路</h1> <h1>小狗和小温很有缘,看见她十分亲热。</h1> <h1>巳是严冬季节,山庄里花草树木不再有她美丽的芳容,但我仍禁不住拿起手机去寻觅她的笑容。</h1> <h1>好客的小温特意为我们烧了满满一大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素食午餐,大家吃得不亦乐乎,齐口夸赞:烹饪手艺高超!</h1> <h1>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亲眼目睹张老师夫妇俩让憧憬成为现实,令我敬佩、感慨、受益匪浅,故留下打油诗一首:</h1><h1> 来此一休闲,胜读十年书。淡看人生事,快乐度晚年。</h1><h3> </h3> <h1>与张老师夫妇俩合影留念。</h1> <h1>游览过了,吃过了,热情的夫妇俩还送上自家种的蔬菜让带回家。</h1> <h1>温汤镇上靠近古井的一条小街</h1> <h1>附近的人们从古井里提起热气腾腾的泉水聚集一起泡脚。这种美福可不是我们能享受到的呵!</h1><h1><br></h1> <h1>温汤镇休闲广场留影</h1> <h1>不仔细看,我以为他(她)们夫妇俩还在大路上秀恩爱一一牵手行进!哈哈……</h1><h1> 第三天,四人乐颠颠地前往下一个景点一一水口水库</h1> <h1>位于大山深处的水口水库</h1> <h1>古井前留个影。</h1> <h1>愜意!</h1> <h1>走,到里面去尝尝鲜!</h1> <h1>今生今世,有缘相聚。举杯共饮,同声祝福:健康长寿!友谊长存!</h1><h1> 因家中临时有急事先于他们二天返昌,这让人心情荡漾的场面未能参与其中,遗憾!</h1> <h1>要返昌了,最后在这儿合个影留作永久、幸福的回忆。</h1> <h1>愉快的宜春之行巳结束。几天来,我们领略了温汤这块宜居之地赋予的美的享受。见证、领悟到张老师夫妇俩“一箪食,一瓢水足矣”,简简单单且有诗意和温馨的生活才最有味道和内涵。在此,真诚感谢石主任夫妇的真诚与热情,感谢给了我们机会、快乐和幸福!</h1><h1> 记得有首诗写道:</h1><h1>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h1><h1> 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 </h1><h1> 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年华,就巳经身处迟暮!</h1><h1> 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得太晚,</h1><h1> 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h1><h1><br></h1><div><br></div><h1> 是的,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亲情、爱情、朋友情、同事情、同学情……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远不再邂逅。</h1><h1> 且活且珍惜。趁现在有时间、有能力,走出去拥抱大自然,去与自己生命中相遇过的人叙叙旧,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一点诗意,多一份温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