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点亮“残缺生命”——岩峰窝小学开展零距离“送教上门”服务

李云华

<h3>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为了让残疾的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岩峰窝小学组织教师定期到他们家中上课,为他们开展零距离&quot;送教上门&quot;服务,给残疾儿童最真最暖的爱。</h3><h3> </h3> <h3>  1月13日,李永唐校长带领全体老师走进了智力残疾的罗镗边、王庆芬和项晶晶这三个孩子的家,并给他们带去了课桌椅和学习用品。</h3> <h3>  罗镗边,一个重度残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李新华老师看到在为罗镗边艰难穿衣的场面,不由自主蹲下去,帮他穿起衣服来。</h3> <h3>  罗镗边有些怕生,不是很愿意配合,但老师们耐心地引导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送教中。</h3> <h3>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又出发去特殊学生王庆芬家,我们的车刚到村口,早已在外等候的王庆芬喜不自禁,高兴地领着大家回家。</h3> <h3>  王庆芬,一个开朗的女孩,跟着老师们认真地学唱歌跳舞,学手工制作,看得出她是多么渴求学习。</h3> <h3>  王庆芬一声声喊着"老师,老师&quot;,老师们表面微笑着答应她,可内心波澜起伏,老师们一个个感叹到:这么活泼、开朗、好学的小女孩,竟有如此不好的命运……</h3> <h3>  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起身要离别时,王庆芬用不连贯的语言问到:"老师,你们还会再来吗?"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戳中了老师们的泪点,不禁流下了泪水……</h3> <h3>  一路颠簸,来到联合村,饿了,就在路边的商店吃碗米线。</h3> <h3>  继续前行,崎岖的小路,我们互相搀扶。</h3> <h3>  项晶晶对我们的到来很高兴。</h3> <h3>  看她多认真、多投入、多开心。对音乐极有天赋,罗老师边教她唱歌,边做动作,她积极参与并能跟唱,看到此情此景,我们不禁又心酸起来……</h3> <h3>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早已双亡,一个90后姐姐,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正是应该享受青春的时候,却要独自抚养两个身带残疾的妹妹。姐姐项梅谈到家庭情况时,几度热泪盈眶。</h3> <h3>  二妹项园,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她抓住陆老师的手,"嗷嗷"直叫,虽然我们不懂她说什么,但我们能体会她的心情。</h3> <h3>  这样贫困的家庭,这样坚强的姐姐,让老师们爱心油然而生,李永唐校长率先从钱包里掏出300元递给姐姐项梅,其他老师也不由自主纷纷表示自己的心意。项梅的一句句"谢谢",让全场的老师们泪流满面。老师们感叹到:知足常乐吧,我们还有什么权利去抱怨生活的不公。</h3><h3> 或许一点小小的帮助,一点小小的心意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却能解决他们的大问题。愿有心人事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可怜的三姐妹。</h3> <h3>  天色已晚,虽然有千万个舍不得,但我们还是得离开,项晶晶和姐姐一路送我们到车上,和我们挥手告别,愿这姐妹好运连连……</h3> <h3>  回家的路上,孩子看到教师到来时的激动、兴奋,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三姐妹相依为命的情景,萦绕我们的脑海。李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爱他们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送教上门是我们作为老师为他们提供的一种特殊的服务,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是啊!让我们大家一起敞开胸怀,给残疾儿童最真最暖的爱,让爱的鲜花开满人间!</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送教上门"需要我们做的事有很多,让我们怀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情怀,一起去探索,一起去追寻,共同为我们的送教对象托起美好的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