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

潘子伟

<p>父亲今年九十五岁了,真的是很老了,背也驼了,耳也聋了,走路要撑棍,吃饭要慢咽,因经常用脑,思维还清晰,反应还灵敏,尤其是坐在他那专属的写字台前从事书画和诗词创作时,立马就判若两人,眼也不花了,手也不抖了,那神情,那状态就像五十九,令人惊叹。</p><p>父亲身高1米74,在南方人中算高的了,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唇红齿白,年轻时,也是一英俊后生,可这枚美男子前半生非常不幸,出身贫寒,从小受苦,人到壮年,正能施展才华时又被充数划为右派,受尽了白眼和歧视,靠着强大的内心和不屈的气节,艰难的活了下来。父亲的后半生又非常幸运,晚年恰逢国家百废俱兴,拨乱反正,得以沉冤昭雪,恢复工作,从此人生路上鲜花盛开,阳光明媚。</p><p>父亲性格温和,谈吐优雅,待人彬彬有礼,处事坦坦荡荡,有着渊博的知识和人生阅力,是一个修养极佳的人中君子,他一生从未与人争吵,也从未与人结仇,记忆中父亲只对我发过一次火,那时我大概七岁左右,生产队的豆子晒在禾塘里,在那没有零食的年代,黄灿灿的豆子真的是一种诱惑,我拿着一只小碗,在禾塘边捡起那些滚到外面的豆子,正当我兴奋不巳时,被父亲看见了,他要我把豆子倒到禾塘里,回家去,眼看到手的零食就要没了,我当然不肯,他举着扫把跑过来,夺去小碗,还狠狠地骂了几句,不是我跑得快,扫把就要打在脑壳上。事后,他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不要贪小便宜,那样会没出息,不卑不亢,不吝不贪是做人的本份,因父亲的教诲,也使我在银行工作时,面对大量的成捆成墙的现钞,没有一丝的杂念和妄为。</p><p>父亲意志坚定,信念执着,从不言弃,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有追求的人。他五岁就开始习字绘画,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从未停止过对书画的练习和对诗词的钻研。文革期间,受各乡镇领导的指派,父亲提着油漆桶,穿行在浏阳四区,在墙壁上书写毛主席语录,画文革宣传画,以至于十里八乡有围墙的地方,都有父亲的手迹。付出总有回报,笔耕不缀使父亲的书法作品在晚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87岁高龄时,他的书法作品"举世嘱目,天下归心"入选上海世博会的《中华世博题赠艺术大典》,同时大赛组委会从海内外7120位参赛作者中评选出90位艺术家,授予"世博中国题贺艺术家"荣誉称号,父亲亦得此殊荣。94岁书法作品一举拿下了在香港举办的"炎黄春秋神州龙全球杰出华人奖(金奖)",95岁还能泼墨挥毫,获得浏阳市老干部"喜迎十九大"诗联书画作品征集活动书画作品一等奖。他品质高尚,作品精彩,2018年7月被评为浏阳市第二届德艺双馨文艺家。他的楷书笔酣墨饱,端庄劲挺,最擅长的行书,遒劲有力,潇洒脱俗,矫若游龙,翩若惊鸿,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苍桑之美。顺便告诉大家,朱镕基总理的同学把父亲的书画作品当作礼物送给了他呢。</p><p>父亲做事认真,安于现状,不怨天尤人,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在家劳动改造时,队长安排他负责棉花的种植,为了掌握栽培技术,提高棉花的产量,他买来书籍,理论结合实际,六月大热天,施肥,灭虫,剪枝,一点都不敢怠慢,常常衣服都被汗水湿透,累得回家就瘫软在地上,辛勤换来硕果,他种的棉花品质上乘,产量颇丰。父亲平反后,一老人接手,由于没文化,不知科学种棉,当年就减产了,再后来,就不种了。当时有一小孩就说,还是霞叔子种得好,有技术。</p><p>父亲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品格高尚,一生视金钱如粪土,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只要是真心喜欢他的字画,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上门求字索画,他一视同仁,总是笑咪咪的慷慨相送,不言其他。</p><p>父亲开朗阳光,幽默乐观,是一个热爱生活很有情趣的人,他和母亲打五分钱一局的升级扑克,为争上游也经常耍赖,发输气,和我们打一块钱的麻将,也为放庄家炮要出两块钱而愤愤不平,你们放炮何解只出一块钱,而我要出两块,合伙撮我呀。父亲的诙谐搞笑可从他的诗中略见一斑。《慨老》二首:</p><p>鹤发鸡皮八十翁,眼睛半眇耳全聋。</p><p>桃开玄观才知暖,叶落长安又怕风。</p><p>除去读书无别事,生来薄德是安穷。</p><p>自嗟残物成疣赘,镇日荒斋作懒虫。</p><p><br></p><p><br></p><p>老来人似草经霜,叶败茎枯太可伤。</p><p>牙剩四双还欲掉,发余一撮又将光。</p><p>唱歌不亮嘶喉嗓,佩镜难牢塌鼻梁。</p><p>宁怕五官齐叛我,幸存傲骨拄皮囊。</p><p><br></p><p>《视力日退自嘲》</p><p>自伤视力日迷茫,坐对书城引恨长。</p><p>混沌不分焉与马,依稀难辨半和羊。</p><p>冤裁愉悦为偷税,错判沧浪是抢粮。</p><p>可笑平时工正误,而今竟作半文盲。</p><p>如此可爱完美的小老头,如此超凡脱俗的老父亲,上天怎忍心让你日渐衰老,只想时光从此停止,你不会再老,世间从此静止安好。父亲,每次回家看到你日渐佝偻的身子,禁不住泪湿眼眶,你若不老,那该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