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迎新年“戏曲进校园”汇报演出

高山影画

<h3>  2018年1月9日19:30,鹤壁市迎新年“戏曲进校园”汇报演出在市艺术中心歌剧院拉开帷幕,这场晚会是由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鹤壁市教育局、鹤壁市文广新局、鹤壁市财政局主办,由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站负责承办。</h3><div> “粉墨缤纷,同唱梨园欢歌;霓裳锦绣,共迎万家祥和;锣鼓铿锵,奏响华彩乐章;出将入相,上演盛世辉煌。”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戏曲晚会,同时又是一次艺术成果的展示。&nbsp;</div><div> 鹤壁市教育局组织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从今年3月份开始,走进全市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历经10个月的时间,培训了160余名音乐骨干教师,组织了20余场戏曲进校园演出,10余名中小学生得到名家面对面的指导。激励了孩子们爱戏曲、学戏曲的热情。 </div><div> “戏曲进校园”活动就是为了传递和普及给学生们唱念欣赏、舞台体验、表演互动、服饰文化、历史知识等等,基层学校在戏曲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骄人的成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戏曲的博大精深,品味它悠长的韵味。</div> <h3><br></h3><div>1 淇滨区一中&nbsp;湘江小学 开场《盛世梨园》</div><div>&nbsp;&nbsp;&nbsp;&nbsp;戏曲晚会在气势宏大的开场舞中拉开帷幕,生旦净末丑,翩然而至,整个舞台,色彩缤纷,霓虹闪烁,台下掌声四起,演出正式开始。</div><div><br></div> <h3><br></h3><div>2 兰苑中学&nbsp;豫剧《戏曲韵律操表演》 </div><div>市兰苑中学戏曲社团的孩子们将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用飒爽的英姿跳出戏曲操的神韵,用满腔热情诠释对戏曲的热爱,用激情飞扬的舞动一展传统文化的无限精彩!</div><div>&nbsp;</div> <h3><br></h3><div>&nbsp;</div><div>3 桃源小学 戏曲舞蹈《京腔京韵娃娃情》</div><div>桃源小学戏曲进课堂,进社团,将中国国粹融入到少儿舞蹈里,将京剧神韵与孩子的肢体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古老的戏曲艺术,与充满活力的新生代少年的碰撞,传统的火花在桃源迸发,也终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壮大!</div><div><br></div> <h3><br></h3><div>4 鹤翔小学 豫剧《小郎门外连声请》</div><div>他们的戏曲唱段同样精彩。看,七十多岁的诰命夫人七奶奶带着她的小书童也来到了我们晚会现场,鹤翔小学带来的经典唱段《小郎门外连声请》。</div><div>&nbsp;</div> <h3><br></h3><div>&nbsp;</div><div>5&nbsp;浚县第二实验小学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div><div> 豫剧正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根发芽,悄然绽放。看,孩子们的唱腔有板有眼,扮相、身段、一招一式都惟妙惟肖。</div><div>&nbsp;</div><div><br></div> <h3>6、鹤翔小学 第四中学 戏歌《梨花颂》</h3><div> 此场晚会演出的节目均是流传已久的名家名段,孩子们虽显稚嫩,但是一招一式已经显示出一定功底。一曲《梨花颂》,是童声和女高音的完美结合,教育局体卫艺站吕文静老师唱腔圆润悠扬;鹤翔小学小演员唱腔稚嫩甜美;四中女生舞姿曼妙。</div> <h3><br></h3><div>&nbsp;</div><div>7、山城区第六小学 豫剧《朝阳沟》选段《亲家母》</div><div> 豫剧《朝阳沟》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剧中的栓宝娘、银环妈、二大娘大家都非常熟悉,可是七岁的栓宝娘和银环妈你们认识吗?她们不是来自朝阳沟,而是来自山城区第六小学的小小亲家母。孩子们在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后,把剧中的人物表演得有模有样。</div><div><br></div> <h3><br></h3><div>&nbsp;</div><div> 8.淇滨小学&nbsp;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穿林海跨雪原》</div><div>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经过时代的洗礼,汇聚了众多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成为了一部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一出盛演不衰的红色经典,成为新时期现代京剧中的一座丰碑。</div> <h3><br></h3><div>&nbsp; 9、湘江小学 豫剧《陈驸马撕碎状》</div><div> 黑脸唱腔非常浑厚响亮、高亢雄壮,极具穿透力;动作造型也很威风凛凛、气度恢宏,小演员曾是《梨园春》节目的小擂主获得者。</div><div>&nbsp;</div> <h3><br></h3><div>&nbsp;</div><div>10&nbsp;教师舞蹈队 戏曲舞蹈《百花争艳》</div><div>&nbsp;&nbsp;&nbsp;这是市直学校的女教师组成了一支舞蹈队,她们利用业余时间精心排练的戏曲舞蹈,翩然起舞,百花争艳。</div> <h3><br></h3><div>&nbsp;</div><div>11 市实验学校 豫剧表演唱《七品芝麻官》</div><div> 豫剧是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独具魅力的地方传统剧种,市实验学校积极引领学生们传承豫剧传统文化艺术,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的原创豫剧舞蹈戏《七品芝麻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小小芝麻官登上了舞台。</div><div>&nbsp;</div><div><br></div> <h3><br></h3><div>&nbsp;</div><div>12&nbsp;天山小学 豫剧《朝阳沟》选段《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div><div> 豫剧《朝阳沟》里优美的唱腔、朗朗上口的唱词,即使过了50多年,老百姓们仍然耳熟能详。其中的一句“想想烈士比比咱,有什么苦来怕什么难”更是道出了时代青年们奉献青春、建设国家的豪迈誓言。</div><div>&nbsp;</div> <h3><br></h3><div>&nbsp;</div><div>13&nbsp;明志小学 戏曲联唱 《梨园春韵》</div><div>&nbsp;&nbsp;说起传统文化可是源远流长,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诗境遇上国粹京剧,会演绎怎样的精彩?从朗朗的京剧到吴侬软语的越剧再到咱们家乡的豫剧,又给我们怎样的体验呢?明志小学给我们带来了戏曲联唱《梨园春韵》的精彩表演。</div> <h3><br></h3><div>14&nbsp;鹿鸣小学 豫剧《对绣鞋》</div><div>《对绣鞋》又叫《姐妹告状》,是一部豫剧传统老戏。鹿鸣小学的孩子们把剧中的人物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聪慧大胆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div> <h3><br></h3><div>&nbsp;</div><div>15&nbsp;山城区第六小学 豫剧《五世请缨》选段《出征》</div><div> 山城区第六小学自九月份开展戏曲进校园以来,全校师生共同了解戏曲,学唱戏曲,师生在文化艺术上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同唱梨园欢歌,共谱美好人生。</div> <h3>16、湘江小学《戏比天大》</h3><h3> 在戏曲界有一句常说的话:戏比天大。这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敬畏,更是一种敬业奉献的品格。</h3> <h3>  我们欢聚一堂,与欢乐同行,与戏曲相伴,希望戏曲穿越斑斓的舞台,纵横古今时空,更快更好得发展,新年开始,我们也将继续紧跟党的脚步,为祖国的明天描绘出更加壮丽的蓝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