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每年都会骚扰我们,今年也不例外。</h1> <h1> 国家卫计委、省、市卫计委紧急部署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h1> <h1> 我院接到通知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医教部作为医政、医疗主管行政科室紧急召开急诊科、呼吸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药剂科等重点科室协调会,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逐条落实工作要求,及时印制、下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下一步工作将组织全员进行《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的培训。</h1> <h1> 同时,《通知》中指出,医疗机构在流感医疗救治中要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h1><h1> 因此,我院医教部主任王海珍(兼中医科主任)在此前参加市级培训工作会议现场,领悟会议精神后,现场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平台”向科室布置工作任务。</h1><h1> 组织专家认真解读《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让我们的国粹医学在“流感”诊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充分展示国粹中医中药资源优势。</h1> <h1>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接触传播的疾病,给大家介绍几点“流感”预防知识。</h1><div><br></div> <h1><font color="#b04fbb"><b>“流感”预防知识:</b></font></h1><h3><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h3><br></h3> <h1>(一)一般预防措施</h1><h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h1> <h3><br></h3><h1>(二)药物预防</h1><h1>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h1><div><br></div> <h1>(三)疫苗接种</h1><h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