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欧洲行(四)

馨之莲

<h3>🇨🇭(一)瑞士------(3) 少女峰-②</h3><h3>(第一张图片取自网络)</h3> <h3>少女峰 (Jungfrau ),阿尔卑斯山的心脏,名列世界自然遗产。</h3><h3>巍峨的山峰、陡峭的绝壁、壮丽的冰川,这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遗产少女峰-阿莱奇冰川的景象,在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副最惊人的高山风景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h3> <h3>少女峰是瑞士著名的山峰,海拔4158米,横亘18公里,宛若一位洁白无瑕的长发少女静卧在云端,被誉为阿尔卑斯山脉的“皇后”,风景壮丽,令人神往。</h3> <h3>少女峰地区也是伯尔尼高地上最迷人的地方,众多海拔4000多米的群峰常年积雪,延绵跌宕,少女峰更是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仿佛羞涩的少女用轻纱遮起了娇媚的容颜,难得显露出真实面目,因此而得名少女峰。</h3> <h3>有人说,上帝把许多美好给了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而阿尔卑斯山脉把最美好的留给了少女峰。</h3> <h3>说到少女峰的美,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她美得既壮丽耀眼,又旷达平和。她美得如此简单、朴质,冰清玉洁,一尘不染。</h3> <h3>“慢"步在雪山上,任纯净而寒凉的微风吹在脸上,吹在手上……手机被冻没电了,按快门的手指动作也变慢了,然而快乐与热情却始终洋溢在心底,目光所及的一切令我心旷神怡,看不够,拍不完。</h3> <h3>从少女峰山脚下向东南方向伸展,便是著名的阿莱奇冰川。</h3> <h3>与少女峰一同名列世界自然遗产的阿莱奇冰川,是阿尔卑斯山脉上最大和最长的冰川。其主体部分长24公里,宽1.6公里。冰川周围没有任何生物痕迹,荒芜、寂静,寂静得令人恐惧。</h3> <h3>因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自2005年至2006年期间,阿莱奇冰川消融了100米。科学家们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4.5摄氏度,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将发生巨大变化,只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冰川才能幸存下来。</h3> <h3>2016年8月,瑞士阿莱奇冰川管理中心负责人马里奥·盖尔钦说,参照过去20年阿尔卑斯山区的气候变化条件推算,未来阿莱奇冰川的消失速度会越来越快,预计本世纪末该冰川将消失。预言如若兑现,那将是怎样的损失啊!</h3> <h3>俯瞰山下,阿尔卑斯山脉连绵起伏,峰峦叠嶂。在这片雄伟峰峦的云集之地,少女峰和她东边的两个伙伴艾格尔山、明希山被称为雪山中璀璨夺目的三颗明珠,而少女峰是最为耀眼的那一颗。</h3> <h3>在白雪皑皑的少女峰上留个影,必须滴😊</h3> <h3>站在瑞士的少女峰上,我自然而然联想起几年前在我们中国的雪域高原见过的那个少女峰!她便是西藏的南迦巴瓦峰(以下六张图片摄于2010年8月西藏之旅)。</h3> <h3>位于“中国十大名山”之首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独立山峰行列的第31位。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她也被称为“羞女峰”或“少女峰"。</h3><h3>记得当年小张导游说我们一行人运气真好,下车后没等几分钟,便见山顶云开雾散了。侧卧着的长发圣洁美少女缓缓撩开面纱后,将南迦巴瓦峰神奇的传说向我们娓娓道来……</h3><h3>(帅儿子在神峰前、海拔5200多米的草原上留影✌😊)</h3> <h3>西藏的卡若拉冰川一带人气也很旺。当年我们在海拔约5400米的公路边近距离地仰望着它、触摸过它------卡若拉冰川好似一幅巨型唐卡,从飘渺的云端悬挂而下,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山舌边,气势磅礴,雄伟壮观。</h3><h3>遗憾的是,在1996年国产电影《红河谷》拍摄时为了制造出真实的雪崩的情境,摄制组用炸药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 (我们都看见了!!!) 。这个著名冰川上的缺口永远无法补上了!😓。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卡若拉冰川的雪线每年都会上移很大的一段距离。若干年后,人们是否还能看到这冰川都是未知数哦😔。</h3> <h3>当年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遥看20公里之外的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h3> <h3>雪域风情历历在目……</h3> <h3>我爱山,更爱雪山。不知是否应了这句话 “相见靠运气”、“相遇靠缘分”,我曾经几次见到过的雪山,都是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最美的雪山,这大概与我那浓浓的雪山情缘息息相关吧。</h3> <h3>然而在此之前,尽管我曾走近过喜马拉雅山脉,眺望过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攀登过东北大美雪山(海拔约1700米),触摸过冰川,近观过落基山脉的雪山、拍摄过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可总觉得自己与雪山的情缘有一点点缺憾。<br></h3> <h3>而今</h3><h3>我站在少女峰上</h3><h3>握一把冰雪洒向蓝天</h3><h3>摘一片浮云铺在山颠</h3><h3>在云海与雪山间飘游</h3><h3>让晶莹剔透的足印</h3><h3>丈量我的行摄空间……</h3><h3>我的雪域情结终于释怀了</h3><h3>我那高原雪山的梦啊------圆了!</h3> <h3>少女峰已经成为了每一个来瑞士旅行的人都几乎不会错过的地方。</h3> <h3>离开山顶后准备去少女峰小展示厅参观。楼道墙壁中心挂着几幅照片,旁边还有几行中文字“中国黄山与瑞士少女峰结盟为友谊山……"(咱们中国的山水资源更是了得啊👍😊,可中国在环境立法、执法及各级政府官员和民众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环保教育等等方面尚应多多借鉴欧洲先进国家!)</h3> <h3>环形展示厅里陈列着的当年用于修筑铁路工程的设备工具等,向游客们展示了该条铁路建造的百年历史和阿尔卑斯山旅游业的发展历程。</h3> <h3>即将结束雪山之旅了。之前做的功课里特地注明了“别忘了在自己的少女峰护照上盖一个当日的纪念戳……“可最终还是忘了😣。没关系,别介意,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对吗😄</h3> <h3>我带着满满的收获,乘小火车下山啦😊</h3> <h3>沿途的风景还是那么美: 或雾涌云遮,或娇羞半掩的少女峰温婉神秘,仙气缭绕。</h3> <h3>返程的雪山徒步者。</h3> <h3>火车悠悠盘旋而下,向半山腰的格林瓦德小镇驶去。</h3> <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