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有一种情谊叫同学

<h3> 策划编导:知味堡人</h3> <h3>  我们回来了!你好啊,城旭门!我们梦魂牵绕!</h3><div> 这是一次久别数载的蓦然回首; 一次跨世纪的第二次握手; 一次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心与心的连接; 一次窗情与乡情的紧紧拥抱; 一次总角之年与花甲之年的美丽邂逅; 一次感慨岁月條然而去欣慰缘份终究长在的历史交融; 一次曾经志在四方、而今叶落归根、道路崎岖不平、人生收获满满、所幸大家安好的检阅……</div><div> 哦!人心所向,众盼所归,百川思海,千里婵娟 </div><div><br></div><div> 2017年9月9日至9月10日,五家小学1966届暨五家高中1971届同学100人联谊。</div><div> 同学们是从祖国各地赶来,回到古城,回到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半世难得幸一聚!</div> <h3>  1969年9月,五家高中复课。当时以部队称谓,把过去的班称为排。</h3><div> 我们这届是3个排。这是1排,参加本次联谊33位。</div><div> 同学,是一种天然。所以纯粹,是因为它是由缘分和乡情播种、培育的,它已深入基因和骨髓。</div> <h3>  这是2排,参加本次联谊27位。</h3><div> 同学,是一种缘分。所以难求,是因为它属于天造地设,是时空巧合。这缘分是发给每个同学的人生船票,同学们凭此票同船共渡。</div> <h3>  这是3排,参加本次联谊26位。</h3><div> 同学,是一种纯粹。所以珍贵,她不带任何功利性,无涉利益,它的单纯、圣洁,为每个同过学的人所留恋,因为他是人世间所有社会关系中最为干净的关系。</div> <h3>这是五家镇政府所在地(当时为公社所在地)的同学,其中有10几位小学毕业后没读高中即走向社会。 </h3><h3> 此次五家同学群由于脱不开身没能参加联谊的有:范垂昌、石桂春、赫晓光、姚梦娴、王艳秋、张凤兰、陶来敏、宋秀芹、郑忠生等。向以上同学问好!</h3> <h3>这四位同学,提议、发起、组织了本次同学联谊会。他们是: 唐成文(右二)、刘彦文(右一)、高金业(左一)、韩美玲(左二)</h3> <h3>  本次同学联谊的成功,是与下列同学热情又切实有效的参与分不开的!</h3><div> 他们是(前面提到的此处不再提及):崔淑莲(右五)、孙丽君(右六)、李艳英(右四)、曹英范(左四)、韩双兰(右二)、艾宪云(右一)、寇双林(左一)、关福和(外地疗养)。</div> <h3>  久别重逢后的亲切、喜悦以及千言万语,尽在热烈的紧握、相拥之中……</h3><div> 手机拍照多有技术遗憾,但真情实感,是不差的。</div> <h3>在双城‘’四野‘’纪念馆广场……</h3> <h3>  我们的母校一一五家中心小学!这是我们人生启蒙的摇篮,是我们无忧无虑成长的地方。她闪回着我们求知的足跡,记录着我们少小嘻戏的欢乐……</h3><div> 1961一一1966,我们在这里渡过了6年的小学学习生活。</div><div> 读高中,是1969一一1971。</div><div> 两个母校比邻,高中在南,小学在北。现在它们位置互换。</div> <h3>你好母校!您好师长!你们曾经呵护的孩子回来了,你们曾经提携的学子回来了!向你们致敬!深情的致敬!</h3> <h3>在乡情中徜徉。</h3><div>逾百红黄弥久风,卓然无改韵独浓。道分南北习缘汇,人聚东西父老融。不倒坐标高水塔,仍存特色大兵营。流连最念东沟郁,苦杏青坪都是情。</div> <h3>  一些同学与本次同学联谊失之交臂,也有几位已经事先准备参加由于临时因素而遗憾爽约。</h3><div> 遗憾无可避免,美好不能缺席。</div> <h3>这是2017年9月8日联谊预备会的有关同学。</h3> <h3>这是百人联谊会后的答谢会:感谢林恩山、赵田、阎传礼三位学长给予我们联谊会的热诚相助!</h3> <h3>让我们举杯:为2017百人联谊会的成功,为半个世纪的同学情谊,为我们奋斗无悔的人生,为师长的殷殷教海之情,为故乡的滋滋养育之情,为与会和未能亲临联谊会的同学及家人们的安康幸福,为我们夕阳的淡泊和璀灿,干杯!</h3> <h3>哦古堡!东北近代名城,中长铁路的明珠!我们经此出发,又在此回归。周而复始,不离不弃。你在我们心中,我们在你的怀中……</h3><div><br></div><div> 策划编导;知味堡人</div><div> </div> <h3>故乡之月永在</h3><div>绿色之树常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