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时候,从南至北,永强(古时称永嘉盐场、永嘉场)有二甲、三甲、四甲、五甲、六甲、七甲、八甲,二甲现在变成了三甲里的一个村,现称“第二甲儿”,与新川巡检司相邻,三甲现叫天河镇,四甲、五甲、七甲、八甲合为沙城镇,唯独六甲从永强地上消失了,为什么呢?</h3><h3> 从前一县官巡查民风至六甲,见一小儿打阿婆,县官见六甲民风恶劣,大伤孝道,当即大怒,要灭六甲,众村民忙说,这小儿脑子有病,是“傻大”,县官不悦,说,若这小儿真是“傻大”,那作罢,如不是“傻大”,是灵的,说明六甲民风不好,六甲村立刻灭掉。这时县官命人端了两碗东西到小儿面前,一碗饭,一碗屎,对众人说:“如若小儿吃饭,说明小儿是灵的,如若小儿吃屎,说明小儿确实是傻儿。”结果小儿把饭吃了,县官怒,把六甲灭了。当然这里的灭只能说是取消六甲之意。六甲的村民有的搬到七甲,有的搬到五甲,六甲就此消失。</h3><h3> 在我记事的时候,比如七十年代在我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低年级小学生去四甲村天河人民公社大礼堂看电影,六甲地段是必径之路,那时这爿“大太阳”地方到处土坟头,白天都阴森森,令人毛骨悚然。一九七八年夏考入温州市天河第三中学(现龙湾区沙城中学)时,记忆犹新的当时学校的操场还是高低不平的小土阜,老师发动同学们把家里锄头、畚斗、扫把等农具,慢慢把地整平。我们教室正对面不到50米的地方有座东北朝西南,东南和西北方开着高约2米小方口窗户三间平房叫“冥葬殿”,是专业放夭折儿的小房子。清明时节,由七甲合地组织一个利市老人来攒骨,然后一担一担挑着到深山里埋葬。再向前西南角地方叫“杀人场”,也叫“棺财坦”是解放以前和解放初期专门用于砍杀枪毙犯人的地方。</h3> <h3> 另有个悲剧的故事:在永强下路七甲与五甲之间,有一个叫“毒太阳”的地方。这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荒野之地。当然,大部分是水稻田,但更多的是坟墓,星罗棋布在其中。行人每每路过此地,不禁毛骨悚然。</h3><div>这爿地方就是传说中的“六甲”。</div> <h3> 据说几百年前,永强六甲住着五十来户人家,以务农和赶海为生。村里有一个叫章成郎的年轻人,父亲早亡,孤儿寡母的,就靠几亩薄田度日。年轻人起早贪黑、辛勤耕作,在村里头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章成郎自幼心灵手巧,无论是木工、泥水、蔑匠活,都能无师自通。后来,经住温州倪衙巷的舅父介绍,到朔门头李万兴酒店学生意。</h3> <h3> 农村的孩子就是肯吃苦,章成郎在酒店什么粗活细活脏活都争着干,而且干得有条不紊。东家非常信任他。尤其是他聪明漂亮的女儿李梦仙也与章成郎很投缘,没过多久,一对年轻人就偷偷地相爱了。</h3><div> 李万兴夫妻视爱女如掌上明珠,一心要将女儿嫁个名门望族,能荣宗耀祖。当温州府台王加寿差媒婆到李家给其二公子王家驹提亲时,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就满口答应了下来。</div> <h3> 当聘礼送来的时候,李梦仙如遭青天霹雳,心痛如绞。又有谁能知道她已怀上了章成郎的孩子?她苦苦哀求父母把婚事退掉,可古代女子谁有自主婚姻的权利呢?</h3><div> 李小姐的奶妈很同情他们,设计串通一位算命先生来店,对梦仙的父母说:家门不利,小姐冲犯很大,要逃居僻静处,亲属不好见,以防冲头。一年半载后,方可保小姐平安无事。否则,生命危在旦夕。李万兴夫妻听得毛骨悚然,加上奶妈在敲耳边鼓,李万兴夫妇只好按算命先生的话去做,偷偷地把爱女送到十分偏僻的上岗村山边奶妈的亲妹妹家中。几个月后,梦仙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子,奶妈又叫成郎把儿子偷偷地抱回永强六甲家里,交他母亲抚养。</div> 一年后,小姐与王府台儿子的婚娶佳期到了,李万兴家里张灯结彩、宾客满座。当迎娶的花轿到门时,可怜的李小姐跳井自杀了。悲愤交加的章成郎辞职回到了家乡。<div>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家小姐的悲惨结局还是在社会上传得纷纷扬扬。恼羞成怒的王知府趁处理一件盗窃案的机会,串通犯人,诬陷成郎和盗贼有牵连,就命公差到六甲地方缉拿成郎归案。当地的父老乡亲出面证明成郎从温州城底回来至今,从未外出,求官府秉公办事。但蛮不讲理的公差张牙舞爪,竟然对无辜的百姓大打出手,忍无可忍的当地青年与其发生了冲突,成郎最终还是被抓走了。</div> <h3> 恶人先告状,这班公差回到府台,说六甲的村民惹事生非,寻衅叛逆,狗官王府台暴跳如雷,密令地保、乡绅等待时机,抓住把柄进行打击报复。</h3><div> 是年冬天,王府台坐轿路过六甲,前呼后拥,好不热闹,引得村民们争相观看。不知情的成郎母亲也抱着三岁的孙儿站在人群里观看,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被这场面吓哭了,手脚乱舞地哭着要祖母回家。祖母笑着说:“孙儿打婆婆啦——”,几个曾来过六甲的公差看见,忙去禀告王府台。王府台认为报复的时机已到,就不问青红皂白,传成郎的母亲到公堂,欲以忤逆不孝罪处死年仅三岁的幼儿。成郎母亲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说:“我孙子还小,是吃粪的,是吃粪的……”,孩子嚎啕大哭,村民一排排的跪地求情。</div> <h3> 王府台便想出一条毒计,要整治六甲的百姓。他叫人盛来一碗粪和一碗饭摆在桌上,叫三岁的孩子挑选,如果孩子挑选臭的,可原谅他年幼无知;如果孩子拿饭吃,说明他已懂事,忤逆之罪不可恕。当然,孩子拣了白米饭。王府台当堂宣判:孩子已懂事,应以忤逆不孝罪处死;成郎串通盗贼,而且教子无方,同时斩首。地方生此孽种,影响社会,六甲地方应予烧毁;凡是反抗或不愿离村的村民,一律同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h3><div>一个好端端的六甲地方就这样消失在永强的土地上,变成荒凉一片,后人就称这片土地为“毒太阳”。</div><div> “毒太阳”是用永强话发音的,到底是那三个字,无从考证。根据地理位置来推断,有可能是“涂滩垟”, 顾名思义,涂滩围垦起来的垟。永强人把有田地的地方都叫垟。可长达十几公里的永强下横路全是涂滩垟,这种推论显然不妥;按民间传说来分析,应该是“大太阳”或“毒太阳”。中国古代官署衙门经常会使用各式各样的“海上日出图”来作为公堂的背景,暗喻“日出东方,光明正大”,表示官员的清正廉洁。而民间传说的永强六甲 “孙儿打婆婆”一案的审理,如果老百姓拍手称快,那是该念“大太阳”。可老百姓断然不会这样想,毕竟案子里的主犯才三岁,三岁的孩子不懂事拍婆婆的脸,就杀之,还抄灭了六甲一爿地方,这还不歹毒吗?该叫“毒太阳”才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