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中国园林艺术

杨(杭州)

<h3>诗情画意 中国园林艺术</h3><h3><br /></h3> <h3>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网络</h3><h3>感恩 致谢</h3><h3>2018 01 08</h3> <h3><b>最忆是杭州</b></h3><h3><b>  最美在杭州</b></h3><h3><b> 西湖国宾馆(刘庄)</b></h3><h3><b> 我很幸运有两次机会参观西湖国宾馆,一次是和浙大华家池校区武协的朋友一起去的,另一次是应忘年交小黄和菲菲老师之约去的。那里的消费虽然高些,但浏览园林建筑设计和观赏美景风光是十分值得!</b></h3><h3><b> 在国宾馆,春看桃花夏观荷,秋天尝桂,冬天的雪景也是这里独好,抬眼东望,西湖十里风光尽收眼底!</b></h3><h3><b> 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对西湖国宾馆重新设计改造,如果你遗憾苏州只能看而不能住,那么西湖国宾馆完全可以弥补这个遗憾!</b></h3><h3><b> 邂逅西湖第一名园,从此我爰上了中国园林建筑和艺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欲罢不能!</b></h3><h3><b><br /></b></h3><h3><br /></h3> <h1><b>㾿桥弯弯,湖波荡漾,蓬溪竹翠,窗外枇杷黄,<br /> 醉人处,唐兴国韵流芳,聚友豈止南来北往,古今通,情共长,一壶热酒醉了豪放!<br /> 忽闻清音一曲,在这边轻轻地唱。</b></h1> <h3><b>  中国园林,是流动的立体山水画,不入园林豈知春色几许? 中国园林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挌,反应中国人民对理想生活境域的无限追求,无论是古韵古风的中式传统园林,还是寻求自然与生活空间的新式园林,都是中国人造梦艺术和心灵花园。</b></h3> <h3><b>  中国园林,亭台楼阁,一砖一瓦,一步一景,处处透着考究,青砖黛瓦,雕栏玉砌,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每个转角,每一次抬眸都透出浓浓的中国风,极具视觉冲击力,每一处都能让人感受到古典的浪漫与历史的厚重,文化氛围更具有中华民族几千年凝积下来的东方神韵,古典意境的园林庭院,每天都能吟出诗来,园林建筑是精美的艺术品。</b></h3> <b>园林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诸因素,</b><h3><b>景可入镜,更可入境,可养眼,可观绿,可闻香,可揽胜,可品味,可闲坐,可轻歌,可动容,风影动,檐角飞,诗意风雅栖洞天⋯</b></h3> <b>中国园林艺术的特色</b><h3><b>  No. 1 山</b></h3><h3><b> 如秦汉时的上苑林,曾用大液池所挖出的土堆成島,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b></h3><h3><b> 颐和园也釆用挖湖堆山,展现现湖光山色,波光潋滟,万籁交响,色彩交映的曼妙意境。</b></h3><h3><b> 山的另一种形式是假山,拟自然石景,营造"咫尺山林"</b></h3> <b>中国园林艺术特色</b><h3><b>  No. 2 水</b></h3><h3><b>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园林以水来把握整体结构的气势,山、水结合,使山有一种奔走的气势,使水有一种漫延流动的神态,水衬托山、石的坚硬,水动必见山之静,达到到气韵生动的效果。</b></h3><h3><b> </b></h3> <b>中国园林艺术特色</b><h3><b>  No. 3 植物</b></h3><h3><b> 植物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利用各种植物形态大小不同,花卉色彩和树叶疏密各异的特点,与山、石、水面、建筑等的有机结合,构置富于变化的多彩景观。</b></h3><h3><b> 园林中有的建筑小品,甚至以各景植物来命名,如:远香堂,闻木樨香轩,梧竹幽居亭,松枫亭等。</b></h3> <b>中国园林艺术特色</b><h3><b>  No 4 建筑</b></h3><h3><b> 园林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组合设计,密切考究建筑与山、石、水、植物等环境因素的融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b></h3><h3><br /></h3> <h1><b>  中国园林,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思绪此起彼伏,丰富多彩,,园景雅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br />以物抒怀,达到以景喻人的意境!</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刘庄留影</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刘庄美食</b></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