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人们交往更加便利、迅捷。新年来临之时,刷屏的祝福总让你目不暇接,大量信息在彩屏间传递的同时,人间却少了几分真情与坦率。又有谁曾想过,欲望无休止的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各不一样:有人恋财物,也有人爱踏遍千山万水;有人要长寿,也有人喜欢博览群书;有人善思考,也有人满足于二亩三分地的劳作与收获......</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今年开篇头一遭,拓跋部落酋长策划了黑水河源头雪山五千二百米攀登行。对喜欢户外徒步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新年大礼包。</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高山雪中行,虽然很艰苦,但是在曲折坎坷中走进大山怀抱里的心情又是不能在物欲横流的市井中所体验到的。所以,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很快超出了预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017年12月30日中午,我们队伍乘火车从银川出发一路南下,跨黄河、过陇山、越秦岭,第二天清晨突破剑门关进入天府之国,晌午时分抵达绵阳。领队酋长以最快的速度带领大家转乘巴士,沿302省道西行。下午四时半,在茂县农贸市场进行了三天登山食品补给后,继续开拔。在回龙乡处,公路拐向岷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黑水河,沿河岸逆流而上。傍晚7时便到达海拔2300米高的黑水县城投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天,早六时半起床,在月光下找到一家小饭馆,热乎乎的牛杂汤吃进肚的感觉满舒服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酋长联系好的“岩羊户外”山友布青等四辆小车早已来到我们下榻的致家宾馆门前。这样,我们一行利索地奔向德石窝村八家寨。八时许,便来到了这次攀登雪山的徒步第一大本营——“东作客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时,2018年第一抹朝霞在俄泰娜雪山上向我们招手呼唤!</font></h3> <h3> 俄泰基--雪山之父。注:国家地图出版社标注的三座神山分别是:俄泰基、俄泰妹、俄泰娜,但网络上大多用了时髦的称谓“三奥”。其中最高峰俄泰基是一座标准的金字塔型山峰。</h3> <h3> 在宾馆正准备入睡时,窗外传来一阵爆竹声。这才意识到,新的一年开始了。</h3> <h3> 围火炉,喝奶茶。</h3> <h3> 膜拜顶礼,为每一位队员祈求平安。</h3> <h3> 一路汪星陪伴倒也感觉暖暖,夜里还能帮我们看守营房。</h3> <h3>山涧顽石,</h3><h3>隐藏在高峰峻岭之中;</h3><h3>在寒凝的世界里,</h3><h3>你是如此散发着生命的光焰。</h3> <h3>冷冽寒风,</h3><h3>摧灭不了你冰清玉洁的本性。</h3> 日落之前,我们爬升到海拔3900米处,在东作们搭建好的牛棚里安营。登山协作藏族小哥罗尔甲和叶格斯基两人一个生火烧汤,一个劈柴拎水,配合默契。<div> 酋长进来后,直接掌大勺,17人的晚餐很快热热呼呼到嘴边。</div> <h3> 2号早上4点半,月光下,望着登顶队伍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丛林中…… </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当午,酋长、老妖、我三人相约,沿着登顶路线爬到4000米的草场地。</font></h3> <h3> 高山之巅,回望云海翻腾。</h3> <h3> 牧场人迹罕至,牦牛们对不速之客表现出羞涩的好奇。</h3> <h3> 雪域高山瑜伽培训开班喽๑`・ᴗ・´๑</h3> <h3> 下午3点半,成功登顶后第一位凯旋归营的队员。</h3> <h3><font color="#010101"> 按原计划,登顶后当天是要下撤到东作家的。但实际上,我们队员整体没有这样的实力,冲顶前夜,酋长再次做了调整,一是通知协作员,把登顶关门时间后延3小时;二是队员下撤后体力透支,只能在牛棚过夜休息,推后一天返回东作客栈。是夜,由于晚餐吃得好,大家睡得也安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3号早晨起床,推门出来一看,满山大雾弥漫,整个世界呈现出童话搬的景色ヾ(❀╹◡╹)ノ~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拿起相机,正要准备记录眼前所见,这头牦牛冲向我,一个舔屏上来,把我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它的身上。天哪,这什么感情。</font></h3> <h3> 雾凇勾画出的图案,美轮美奂。</h3> <h3>水墨丹青。</h3> <h3> 牛棚前最后的留影。</h3><h3>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三天来为我们避风挡寒的营地后,踏向下撤的归途。</h3> <h3>再回首,疏林冷落尽凋残。</h3> <h3> 仰望参天大树,心中感慨不已。</h3><div> 其一,大自然造化,曾成就了中国这块土地为全球植物种类最为繁多的地区,仅从原始森林的覆盖面积和木材储蓄量上计算,就多得难以令人想象,尤其是青藏高原的大型针叶乔木。明清以来,皇亲国戚、达官权贵为了追求奢华,皆以伐取深山老林奇树异木为材,制作上等家具而自豪。十八世纪,西方列国崛起后,一批又一批动、植物猎人进入中国内地,一边感叹这里物种丰富多彩,一边进行无情盗猎、盗伐。廿世纪后,人的过度开发更是疯狂,短短的几十年内就使这里的风华物茂景观大面积丢失。</div><div> 记得1986年冬天,我从四川最南端的金江镇换乘火车去昆明,候车的当儿,信步来到金沙江边兜风,眼前一望,令人十分震撼,机械化砍伐的原木,漂满湍流的江面,自上游一泄而过。那些原木各个直径都在一米以上。再后来,我每到一处森林保护区时都能够查看到人类砍伐的痕迹。这次,在黑水河森林里能与众多这样的大树相处,深感万幸!</div> <h3> 其二,一路走来,举目雪原林海,一股对生命力量的敬意油然而起。原始森林,万物生长,从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到插入云霄的云杉,每一条生命存在都是客观现实的。杉树之所以高大,并非修枝剪叶而成,也非站得高营养足就行。杉树之所以高大,是因为有了自由生长的空间和坚韧顽强的竞争力。由此,我想到了生命的价值。追求幸福是人的基本权利,但是像猪一样的被圈养,还是像云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区别就大了。猪在幸福中生,在幸福中被屠,一生看到的只有圈墙。云杉也会被砍伐,但只要活着它就会一直往上长,大雪压不垮,烈风吹不倒,经风雨见世面是它追求不懈的目标。</h3><h3> 记得前几年,我在庐山植物园凭吊国学大师陈寅恪教授和夫人唐筼墓地时,在一块石头上,画家黄永玉题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字跃然眼前。这是先生的治学追求,也是做人之励言:做人要做独立的人。</h3> <h3> 本次登山协作罗尔甲和叶格斯基,一对好兄弟,他俩在山友界都有很大名气。前者令我想起马尔康有个龙尔甲乡,他老家是那里吗?这汉子有上百次登顶三奥的经历,更是雀儿山技术攀冰专家。后者叶格斯基,一直在队伍最前,话不多但肚里有货,接受过严格的阿尔卑斯式登山高师的培训,2015年中国四姑娘山地国际马拉松比赛,他一举夺得男子组冠军,看这前三名的成绩就知道此人多么厉害:</h3><div> 第一名 叶格斯基(中国) 06:14:20</div><div> 第二名 唐郑亮(中国) 07:26:57</div><div> 第三名 Emanuele Fornale (意大利)07:45:07</div> <h3> 箭堆前的祈福</h3> <h3> 雾锁俄泰娜</h3> <h3> 东作,客栈主人,据介绍是酋长国家登协第一期培训班同学的弟子,也是三奥岩羊户外的版主,豪爽好客,做事果断,朋友很多,这次为我们5200壮行付出了大量心血。</h3> <h3> 拉姆</h3> <h3> 扫雪的老阿爸</h3> <h3> 月照雪霋</h3> <h3> 藏寨晨光</h3> <h3> 东作家后院有林鸟三五只,来的头一天我就发现,但没来得及识别就告辞了。今天在雪中又被我撞着,小鸟见到生人很紧张,立刻藏身树丛,我揣着相机根本追不到踪影,无奈只好用口哨模仿鸟鸣唤它们出来,这一招还算管用,它们很快就回到视线前,胆大的干脆飞到我头顶树丫上,把积雪拨弄下来,一股脑儿灌进我脖子里。这时,我才领略到,杜鹃鸟智商不一般……</h3> <h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h3> <h3> 子规寒雪落枝头。</h3> <h3> 一树梨花映雪山</h3> <h3> 风雪露峥嵘。</h3> <h3> 索朗客栈,十年前遇到灾难时,酋长曾捐助过3000元。不过,这次往返我们都没有去打扰它的主人。</h3> <h3> 山腰上的寨子。</h3> <h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本次雪山之行总领队是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