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冬日拜谒云南大学

小酌

<h3>  昆明的冬日天气睛朗,湛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我一早就来到位于翠湖畔的云南大学。</h3><h3> 记得上次进云南大学是一九六二年九月的一个早晨,那天也是个晴朗的日子。十七岁的大哥被云南大学物理系录取,母亲早就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派我代表全家人送大哥到学校。我们用小扁担挑着行李,由家步行来到云南大学。一进云大的校门,我就被高高的石台阶镇住了,仰望会泽院,宛如云端的圣殿,敬畏之心油然而生……</h3><h3> 与云大一别就是五十五年,虽然同居一座城市,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再未踏上过那高高的台阶。</h3><h3> </h3> <h3>云大的南门,也是正大门。</h3> <h3>上了第一段台阶,左边是"起凤"牌坊</h3> <h3>右边是&quot;腾蛟&quot;牌坊</h3> <h3>云大的标志性建筑&quot;会泽院&quot;就在高高的石台阶上</h3> <h3>带着母亲、妻儿来照相留念</h3> <h3>留住"芳华"</h3> <h3>会泽院两侧的神兽</h3> <h3>土炮雕塑</h3> <h3>革命烈士纪念碑</h3> <h3>可能由于是周末,校园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阳光透过树叶点点斑斑洒在草地上的安静,到处飘荡着花草的迷人芳香,云大的小精灵——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让人神往。</h3> <h3>云大近年来最知名的"银杏大道"。</h3> <h3>  原来的女生食堂,以捐款人龙泽淸(卢汉夫人)名字命名。</h3><h3> 泽清堂为传统大殿式建筑,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设计。</h3> <h3>比较现代的一组建筑:钟楼(也是水塔,既美观又实用)、文渊楼、文津楼等</h3> <h3>物理馆前的雕塑墙。爱因斯坦的头像和名句:“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h3> <h3>物理馆。当年我的大哥就在这里学习。</h3> <h3>映秋院侧门</h3> <h3>国际学院</h3> <h3>研究生院</h3> <h3>研究生院墙上的一块木牌</h3> <h3>科学馆</h3> <h3>图书馆,左边是“逸夫楼”。</h3> <h3>怀周院</h3> <h3>公元1499年始建的云南贡院建筑之一,为旧时考生居住、考试之处所。</h3> <h3>熊庆来、李广田故居。</h3><h3> 任云南大学校长的著名数学家熊庆来1938年——1949年居住于此。</h3><h3>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也曾在此居住。</h3><h3> 1952年——1968年任云大校长的著名文学家李广田在此居住。李广田先生描写昆明圆通山海棠花开盛况的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花潮》,没有几个昆明人没有读过:......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quot;如钱塘潮夜澎拜&quot;,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天籁人籁,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声。</h3><h3> 春光似海、盛世如花。</h3><h3> 《花潮》描写细腻、寄兴高远。 今天再读《花潮》,仍然心潮起伏!</h3> <h3>庆来堂</h3> <h3>云大的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h3><h3> 会泽百家,意指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百家争鸣、融合创新;</h3><h3> 至公天下,意在以天下为公,求"公在天下"。</h3> <h3>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3年,是我国西南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h3><h3> 1938年,云南大学改为国立,熊庆来校长为此写下校歌:</h3><h3>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滇池淼淼,万山为襟。</h3><h3> 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h3><h3> 北极低悬赤道近,节候宜物复宜人。</h3><h3> 四时读书好,探研境界更无垠。</h3><h3> 努力求新,以作我民;</h3><h3> 努力求真,文明允臻。</h3><h3> 以我作民,文明允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