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制香作坊

水无痕

<h3>  金秋十月,小村庄的一栋老式房屋里,木梁上挂着的玫红手工香鲜亮无比。这是乡间花朵所没有的艳色。</h3> <h3>  走进这个基本完好保留着青砖黛瓦马头墙的老屋,就能闻到香味。木质横梁上挂满了香,有种经年累月的沧桑。</h3> <h3>  七十多岁的刘师傅和老伴佝偻着腰,把染料均匀铺展开,趁着天晴充分晾晒。逢年过节在人们虔诚的手中,或者在寺庙中,这种略显深沉的玫红色香最为常见。</h3><h3>&nbsp;</h3> <h3>  作坊里堆满了竹签、锯末、染料、水缸、香杆等工具,几个直径约1.5米的大簸箕最为惹眼,内沿里残留的黄色、红色、玫红色等粉末,显示之前这里面曾做过什么颜色的香。</h3> <h3>  天气实在太好,老刘师傅和老伴取过香杆准备晒香。香杆像一根长扁担,约3米长,一端镶着铁制的专用挂钩。她们熟练的把一排排的香撑起,挂到太阳照射的木质横梁上。</h3> <h3>  虽然最后的价格不高,但一根香的出炉却要经过多道工序。</h3><h3>&nbsp;&nbsp;&nbsp;&nbsp;木头粉料是香的主要原料。刘师傅是直接买锯末,买回来后还要用簸箕一点点筛过,尽可能保证粉末的细腻和均匀。</h3><h3>&nbsp;&nbsp;&nbsp;&nbsp;一根香要想做好,要保证香味不浓不淡,燃烧不快不慢。这样一来,不管是木粉、香精还是药粉,都得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不过,各种粉料究竟用多少比例,刘师傅笑着指指自己的脑袋:"全记在这里了。"</h3> <h3>  最麻烦的是上料,刘师傅的老伴拿出一把竹签示范。首先要把竹签浸入到调制好的胶水里面,再放进粉料里反复抖动,使粉料沾在竹签上。然后,把沾了粉的竹签再放入胶水中,重复刚才的步骤,把粉料一层层固定到竹签上。一般的粗香要上4次,细一点的香酌情减少次数。多次上料后,再上2次染料,香逐渐成型。</h3> <h3>  随后,所有香被放入一个半弧形工具里来回抖动,受挤压变得紧实后,一根香基本制作完成。天气晴好的话,一般要晾晒2天。而过于干燥的秋天并不适于晒香,容易导致水分丢失过快。</h3> <h3>  算起来,村子里的刘家制香小铺已有百年历史。刘家爷爷辈就开始制香,刘师傅从小和表哥跟着父亲学习制香。这位表哥现在八十多岁了,还在邻村坚持手工制香,不过规模远比刘师傅家小。</h3> <h3>  刘师傅听父亲讲,爷爷曾在县城里位于南门的香铺当过学徒,学会制香后在家里开起了制香铺。</h3> <h3>  这些年来,刘师傅一直坚持手工制香。虽然销路并不愁,但一年下来,去掉成本等各种费用,刘师傅能赚的钱也不多。所以刘师傅的几个孩子并不把制香作为挣钱主业,只有老两口还在默默坚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