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书之丁酉冬眠

白刚书法

<p class="ql-block">一笔皆是一福田</p><p class="ql-block"> ——到白刚先生书法背面去</p><p class="ql-block"> 应无所住,对境无心,这是两句禅语。当时把其写在一起,完全是自己一时的兴趣,并没有其他的意义和用途。但我却一直喜欢这两句禅语中所表达的这种境界,这种智慧圆融的状态。没有掸意、妄想,执着所以也就没有了烦躁和喧嚣。那是一种理想的净地,更是精神层面超凡脱谷的顿悟。当我拜读白刚先生的书法时马上就想起了这两句禅语,即是一种因缘,也是对其书法作品流露出来的气质的扑捉而后更准确的表达。 </p><p class="ql-block"> 其书以才情而就,烦以点划推求,不以相著,不以法著,真真正正是“胸中有磊,不吐不快”灵动自在,飘逸天成。这一点和他的诗文是相通的。以质朴的用笔显示出其高古的情怀。以枯涩的线条诉说着内心的凄凉。撇捺如刀削斧砍减尽了世故和圆滑。</p><p class="ql-block"> 从本质上看他是一个修行者,他身上有着修行者的大境界和大气场。又有修行者观察事物的那种空洞的眼光。他的全部文字包括其书法在内无不渗透着他那悲天悯人的胸怀和闪烁着修行者灵性的法相。 </p><p class="ql-block">他的书和诗实实在在是产生于心灵的。用修行者的禅语应该说是“正知正觉后的贯通吧”。</p><p class="ql-block"> 丁酉年二月初一日</p><p class="ql-block"> 川岸渔民萧璞晗</p><p class="ql-block"> 于聊斋灯下</p> <h3>隆冬到来,万象萧瑟,大雪皑皑千里,走狗不见,群鸟失飞,此冬眠也</h3><h3><br></h3><h3>太过浮躁,须些蛰伏; 太过饥贫,须得补充。一块电瓶,岂无竭時;一顿美味,岂能饱耐终生。修行就当不断地充电,不断地践行;不断地清理,不断地填充。是日新,又日新,日曰新,没有一次到位,没有不变的永恒。<br></h3><h3>蜇伏是为了修复,冬眠是为了等待下一个苏醒。</h3><h3>借冬眠以养息,请脩行而待发。古人云=冬为岁之余,盖含此意。</h3><h3>闭门厮守,不失潜心砚池,踏雪寻梅也当徐步缓行。故日每课字临书或有所得,不取轻视外人而聊以记悟,故摘数帧以自省也</h3><h3> 白刚漫记2018`元、6晚</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