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潭门,毗邻博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因习近平总书记的光临而广为人知。</h3> <h3> 2018元旦节,我到海南度假,应邀两次到潭门义务为渔民朋友诊病。闻讯而至求诊的渔民朋友很多,一直看到上飞机前才不得不停诊告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人没听说过PM2.5,呼吸系统疾病很少,很多是骨关节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h3> <h3> 渔民兄弟说,他们出海打鱼经常远至黄岩岛附近,一次历时近两个月。最近,因为天气原因没有出海打渔。 </h3> <h3> 远在北京的袁建民大哥给我发来微信:其霖兄,你是在给英雄们看病,是在給英雄的家属或后人看病。你辛苦点,值得!没有潭门镇,三沙早已丢!潭门镇的渔民,最擅长远洋作业。中国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渔场,是他们的祖宗海。很多岛礁的名称,就是他们的祖先给起的名。潭门镇渔民世世代代守卫三沙,经营三沙,是祖国海疆的最忠实的守卫者。没有他们的流血、流汗,祖国的三沙早就一点一点地丢光了。他们个个是爱国主义的大英雄!他们是中国最伟大的渔民兄弟。曾母暗沙是一座未露出水面的沙岛,它是祖国最南边的一块领土。我告诉你个秘密:从三亚到曾母暗沙的距离,几乎等于从三亚到北京的距离。远吧?从距离上你就知道潭门镇渔民世代保卫和经营三沙有多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之军力长期“鞭长莫及”的地方。所以,潭门镇的渔民,实际就是一支不穿军装的中国海军。他们千百年来,历尽千难万险,远赴西沙、中沙、南沙捕鱼,那里的岛才是中国的岛,那里的海才是中国的海。所以,潭门镇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一提“潭门镇”,我就要起立脱帽,遥望南天,心怀南海,向潭门镇的方向致敬!</h3><div> 为什么说他们是英雄?因为世界各国的渔民,只有中国渔民不许带枪。面对外国的火枪水炮,他们只能是赤手空拳地据理力争和自卫反击。他们曾多次向政府申请带枪出海,政府不准。即使“出海带枪,上岸缴枪”,政府也不准。所以,他们是用自己的肉身,捍卫祖国的岛礁和祖宗海。</div><div> 三沙建市,农工党中央专门作过提案,促成了这一大政方略落到实处。事先,我走访过潭门镇。在西沙的永兴岛,我还找过潭门镇的渔民兄弟座谈过三沙建市问题。</div><div> 三沙建市,是几方合作的成功范例。原来,海南省政府主张三沙建“县级市”。我在调研中果断发表个人意见:“不行,要建就建地级市。建地级市后,可以为西沙、中沙、南沙各建一个县级市预留空间。再说,三沙只有建成地级市,才与它管辖的众多岛礁和辽阔海域相匹配。”回北京汇报后,中央采纳了我的意见。</div><div> 农工党中央将“三沙建市,必须建地级市规模”作为本提案的一条重要建议。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采纳了农工党中央的建议,同意三沙建成地级市。原来,海南省政府不敢提“地级市”,主要是觉得常住人口太少,不好意思往大了提……。</div><div> 年过花甲的建民兄精通文史,长于参政议政,是农工党中央退休干部。一口气在手机上给我编发这么长的微信,告诉我三沙建市背后这么厚重的历史背景,让我感动、感佩不已。</div> <h3> 潭门渔民并不在乎“伟大英雄”这个赞誉。因为他们祖祖辈辈远赴三沙海域打渔,只不过是为了生存,充其量是为了生活。我和他们相处,更喜欢他们坚韧的品格,宽广的胸怀,勤劳的作风,纯朴的感情,真挚的友谊。临分别时,他们送我亲自熬制的鱼汁,自己种植的菠萝蜜、椰子,亲手雕刻的贝壳工艺品,不可多得的马鲛鱼。短暂的交往,给我留下了美好而久远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