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环线徒步

✨Sea & Sky✨ 

<h3>  贡噶山,在康定县城南约55公里处。藏语“贡”为冰雪之意,“嘎”意为白色,贡嘎山就是白色的雪山或是万年不化的雪山。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是四川省的最高峰,被称作“蜀山之王”。</h3><div> 随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推介,贡嘎从深藏闺中变为天下山友所共知,每年来贡嘎徒步的人络绎不绝,只为一睹贡嘎的风采。这条线路因为非常多条队伍走过,网络上资料也比较全,已经属于成熟线路。但因为属于高海拔连续徒步、难以与外界联系,所以仍存在不可见因素,个人需做好充足准备。</div> <h3>路线:成都—雅安—康定—老榆林—格西草原–双岔河—日乌且沟—日乌且垭口—莫溪沟—冬季牧场–贡嘎寺—上子梅村–下子梅村—巴旺海—草科–成都</h3> <h3>全程海拔变化图:最高处海拔4900多m,接近5000m,实际测的海拔和图上有出入。</h3> <h3>先简单介绍一下几位队友。</h3><h3>残阳:赵天王,我同学的表弟,此次线路的选择者。</h3> <h3>咋了:赵天王的大学同学,大神,此次穿越的核心人物,行程计划的制定、攻略的搜集、来回的包车、每天通过北斗发信息给家人报平安等等均由其负责。</h3> <h3>刘天王:赵天王的大学同学,负责此次徒步中的伙食做饭,大厨一枚。</h3> <h3>老酒窝:李大神的同事,此行中年纪最小的,接近九零后。</h3> <h3>本人:赵天王表哥的高中同学,任务~拍摄。</h3> <h3>行程开始:29号一大早五点多起床,都赶第一趟地铁奔火车北站汇合,然后高铁出发,中午不到12点已经到了成都,出站时包的车直接已经站外等着了,直接带包上车,路上途径雅安附近吃的饭,晚上快八点抵达康定,吃了顿牛杂火锅,司机把我们送到登山口,约九点左右开始徒步,夜色下有雾,伴有零星雪花。特意拍了张照片,以示起点,十点半多抵达第一个营地,扎营休息。</h3> <h3>第二天一早,出帐篷茫然一片,薄薄的一层雪覆盖住帐篷,大雾,周围的草木都冻成了冰雕。</h3> <h3>  发现和对岸的营地里竟然还有一顶帐篷,后来同行一段路程,得知是两位来自广西的山友。</h3> <h3>  早上刘天王煮的小米粥甚是好喝,早饭后拔营出发,下图中间那个白色的缺口就是我们进入谷中的路,进入到那个雾气笼罩的树林。</h3> <h3>  穿过河谷中的森林,过河,然后在这里遇到早上对面两位山友在拍照,于是让帮忙给我们拍张合影。</h3> <h3>这也是我们这次徒步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合影纪念。</h3> <h3>开始一路缓拔高,在云雾中穿梭</h3> <h3>  途经红石海,红石海顾名思义是一大片红色的石海,只是昨夜的一场雪基本都盖住了,不然看着应该是很漂亮的。</h3> <h3>过河</h3> <h3>继续向云雾中进发。</h3> <h3>  天气开始慢慢转晴,回头看我们穿过的山谷,还是比较壮观的。</h3> <h3>前行的方向,路边一颗松树,我觉得就是一颗完美的圣诞树姿态。</h3> <h3>前行路上左侧的山峦。</h3> <h3>  天已渐晴,回头看去已经显露出雪山,配合着时隐时现的云雾,煞是壮观。</h3> <h3>继续前行拔高,回头望右侧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h3> <h3>  路的正前方有一座伸出的山岭,将河谷劈开,云雾受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状雾团,仿佛里面藏着一个超级BOSS,我们下来就是穿越那团迷雾,向右前方行进。</h3> <h3>开始进入右侧山谷。</h3> <h3> 一不小心就到了原计划的双岔河营地,因为一路基本沿河流而上,所以不用担心水源问题,时间还早,稍作商议决定继续前行至下一个营地。</h3><h3> 即将到达下日乌且营地。</h3> <h3>  距离下日乌且营地几百米的地方有一合适平地,走在最前面李大神已经扎好一个帐篷了,我原地待命,他回头接人去了,后来得知两位队友出现高反。</h3> <h3>  营地海拔4000多米,这是正对着的山峰日落余晖+明月初升,想起国庆走洛克的时候就是阴历十五、十六,这次又是如此,以至于想拍个星空璀璨是基本没戏了,稍微拍几颗星星都得是后半夜找时间。</h3> <h3>  晚上刘天王给大家做的鸡肉咖喱米饭,老酒窝高反较重一直在小帐篷睡觉,最后撑着吃的饭。晚上下起小雪,半夜起来的时候,月明如镜!周围山峰清晰可见,帐篷上盖着厚厚一层雪,原本说早上起来拍个雪地帐篷的照片,结果在凌晨快六点的时候,起风了,呼呼的,刘天王起来要给大家做早饭,就在他起身的时候,坏了,又一个高反的……于是五个人中三个高反,就两个姓李的没事……</h3><h3> 徒步第二天的早上,我基本穿上了带的所有衣服,排汗裤、秋裤、抓绒裤、冲锋裤,上身排汗衣、抓绒衣、三合一冲锋衣,早晚还是冷……</h3><h3> 因为队友身体出现不适,开始第一次精简背负,洋葱、土豆、葫芦波等开始扔掉……</h3><h3> 前面是我们将要翻越的山。</h3> <h3>  我翻过一个小的拔高拍照、喝水,随后等来了跟上的赵天王,然后俩人一起休息,期间看见李大神空人追了上来,他说老酒窝因高反选择原返回康定,给他了双人帐篷以及一些食物,他来再拿一套炉具。完了让我们先前面走。</h3><h3> 至此,五人队变成四人队。</h3> <h3>刘天王翻越垭口,个人觉得这是第一个可以称之为拔高的垭口。</h3> <h3>休息完毕,继续前进,主山就在前方。</h3> <h3>雪山下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竟然有一块沙漠,风起沙舞。</h3> <h3>即将到达上日乌且营地。</h3> <h3>刘天王累的不行了……</h3> <h3>回头看赵天王累的坐那歇着了……</h3> <h3>  中午不到12点到达上日乌且营地后,赵、刘两位天王表示一步也不想走了,累!这时候状况开始有点复杂,5人的队伍3人高反,1人已经原返下撤,剩下我们四人商量下一步咋办?核心李大神先发话,问俩天王还能行不?走贡嘎是赵天王选的路线,赵总你要原返么?我看赵天王是实在累了,躺地上动都不想动,说他想回,刘天王半躺着倚靠在包上接着说,今天别说翻垭口了,一步都不想动了,先扎营休息吧,明天看情况再说,不行的话明天他和赵天王一起原返回去,剩下我们两个姓李的完成穿越……李大神这时候发话说,要么现在下撤还能跟上轻装原返的那支队伍,明天是怎么个回事?怎么下撤?情况将更加复杂。如果决定扎营后明天继续,那么就是另一种安排,由他先把东西背上去,天黑之前赶回来,剩下明天东西我俩一分,高反的两位天王就背自己的睡袋明天翻垭口。说完刘天王表示不合适,那样大神太辛苦了,大神表示那是他的事。我想想好像也没太好的选择,俩天王也没力气争执了估计。于是我和大神开始扎营。完后开始整理东西,多余的东西开始接着扔,点心、面粉、菜花、大蒜……。</h3><h3> 大神装了一大包物资先行送上去,由我原地照看营地及两位天王。等他回来。</h3> <h3>目送李大神背送物资先送上去……</h3> <h3>  帐篷前方的雪山。</h3><h3> 下午在帐篷等大神回来的时候闲着无事,想着要是带本书就好了 没事可以翻翻,哪怕带个字帖也行,也是有个看的打发时间,随后就想到了心学的宗师王阳明,然后又由他突然好像知道了字应该怎么写。这种逻辑听着好像有些无厘头,但我觉得应该很有用,只是回来一直还没时间动笔试试,到时候就知道了。</h3> <h3>营地左侧的山峰,扎营后两位天王就进帐篷睡了,一睡一下午,我煮好臊子面(海拔高煮熟其实已经快成糊状了)喊他俩吃,俩人说不想动……于是就我自己吃了两小碗,剩下的留锅里再说。</h3><h3> 于是就这么一下午,我一会出去转大圈看看山上有没大神归来的影子,完了回帐篷坐会,过会再出去溜达再回来,如此反复,本想上去拍下雪山下的冰川和冰湖,又觉得第二天还要翻越那里,于是就作罢了。一直不见大神回来,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也不知道上面是啥情况。好在天黑之前我在帐篷里听到有脚步声,出帐一看大神平安的回来了。</h3><h3> 晚上我去前面河里打水,还有点小距离,附近的水流全冻成冰了,打水完了返回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发毛的,差点滑一跤……虽说有月光,在这荒野鬼知道会有啥,那个孤零零的帐篷还是很给人安全感的,一进帐篷就踏实了……</h3><h3> 煮红糖生姜水、葡萄糖水给高反队友喝,效果好像一般。</h3> <h3> 高海拔地区一般都休息不好,加之每天很早就休息,所以经常会出现一觉醒来以为已经天快要亮了,实际一看才12点左右……然后就那么耗着、熬着直到天三四点稀里糊涂的又睡着。</h3><h3> 早起睡不着出去拍了几张照,因为大厨有些不舒服,所以早上李大神开始辛苦做饭烧水。</h3><h3> </h3> <h3>  第三天早上拍的日照雪山,接着精简背包,开始扔掉大米、甜点、一半的麻花、半包挂面,半盒哨子……</h3><h3> 今天将穿越此次行程中海拔最高的地方4900多米,从昨天大神上去反应的情况是估计他俩最少的四个小时到顶上,不是原先看到的估计两小时就差不多了……</h3><h3> </h3> <h3>  前面带路的李大神……在这冰面上行走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脚踩下去冰爪必须抓实了,不然摔一下……</h3> <h3>后面两位力克服困难前行的天王……</h3> <h3>  急拔高到一较平的地方,向左方横切一段距离,即可见旁边冰川、冰湖全貌。</h3> <h3>回头看对面的山峰。</h3> <h3>正前方我们即将要翻越的山梁。</h3> <h3>左边山峰,前面山梁,右侧看着则比较像荒原。</h3> <h3>  队友开始向最后的目标进发,四个人因为不同的原因选择了三条不同的路线,我是因为拍照走了左侧,李大神是要带赵天王去寻找昨天送上来的物资,刘天王则选择路程长但相对拔高缓慢右侧。</h3> <h3>我在附近拍照、录视频</h3> <h3>  老有人说咋不和太阳☀肩并肩呢,我估计是没戏了,和雪山肩并肩也不错啊,只是四人已经分散走了,我就想着拿手机自拍一张也行,结果是我只拍了一下,直接手机就冻黑屏了,我还侥幸也许拍了一张吧,后来事实证明没拍上……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啊!</h3> <h3>  最后五十米冲刺,刘天王已经累的实在不行了……不说话,全用手势解决问题。</h3> <h3>  就在最后冲顶的过程中,风还大,我自己也必须张嘴三步一呼吸,才能保证氧气的供应,就在十步一停顿的期间,我看到了前面刘天王的上方出现了七彩祥云!</h3> <h3>  终于在2018年1月1日1254分到达此次徒步的最高点,距离海拔5000m一步之遥。</h3><h3><br></h3> <h3>  在这个最高点,风是超级大,重装站都站不住,躲在大石头后面看着那些自己走过路,翻过的山。</h3><div> 适逢新年伊始,别了2017,所有好的、坏的都已如走过的风景一样留在身后,新的一年将有新的风景,2018欢迎你的到来。</div><div> 在那一刻,也給自己新年一个新的目标,登一座5000+的山。</div> <h3>翻过垭口右侧的景色。</h3> <h3>翻过垭口左侧的景色。</h3> <h3>翻过垭口,这一侧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干裂、荒芜、碎石、尘土……</h3> <h3>  速降完毕后,河边取水煮茶,枯草上躺着晒会紫外线,喝点茶,吃点东西,简单休息休息,继续沿山谷下行。</h3> <h3>旁边随着步伐前进,左侧不时有雪山出现,也不知道名字,权且称之为贡嘎卫峰。</h3> <h3>雪山上的蓝色结冰清晰可见。</h3> <h3>  晚上就在这座雪山对面的山坡上扎营,有两座藏民石头砌成的棚or房?一座已经报废,只有四面的墙,可以搭一大帐还有余。 </h3><h3> 营地海拔4100m左右,晚上两位天王主厨,西红柿炒蛋面,带了8个生鸡蛋打开发现4个已经冻成了冰疙瘩……</h3><h3> 徒步第四天早餐肉丸丸子粉丝汤,出发前接着扔东西,挂面一包半、点心半包、腊肉一袋……</h3><h3> 吃早饭时拍的雪山日出。</h3> <h3>  今天基本是依山谷蜿蜒而下,总体向下,部分拔高的路子,下坡轻松,但是每一次拔高即使几十米也是喘得慌,一是因为穿得多加之下坡戴了护膝。二是下坡走顺了,又上坡……。全程景色一般,就省些图片,多些文字。</h3><h3> 早上九点多拔营出发,四人快慢不一,之间稍有距离,起始视野开阔,两边以寸吧长的枯草为主,踩出来的走道极其干燥,一脚下去尘土飞扬,行约两个多小时出现灌木丛。</h3> <h3>  期间突然出现一头牦牛,可是把我吓了一跳,它看着我,我看着它,因为我穿的是橙色衣服,我真担心它过来攻击我,就那么对峙了几分钟,试探着往过走,牛也只是看着,没有啥动静……</h3><h3> 往后牦牛逐渐增多,但无一例外的行注目礼,看着这闯进来的四个陌生人。</h3><h3> 我们感慨:我去,这季节,牦牛还得折腾出来四处找吃的。</h3><h3> 它们感慨:我去,这季节,竟然还有人跑到这里来瞎晃悠。</h3><h3> 我说:当头牛真不容易!</h3><h3> 牛说:当个人真不容易!</h3><h3> 再往下行不久到海拔3800m左右,河谷变为峡谷,河与路之间的垂直距离变得陡峭,周围的也开始出现树木直至进入树林,树木品种和我大秦岭里面基本差不多,松树、冷杉、红豆杉、高山杜鹃等等,但不同的是这里树木的粗壮和茂密程度是秦岭里面的树木远不可及的,长安自古帝王都的特殊位置、加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还有中国人好破坏的传统,王朝的更替经常放火烧了重整新的,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秦岭的生态。</h3><h3> 抵达海拔3600m左右的时候到了计划中的冬季牧场营地,说是牧场感觉其实是林中的一小块地方,营地一般,我说扎营时间太早,也没啥景色看,不如继续,加之刘天王已经满血复活,李大神又谎报贡嘎寺的距离,一行四人稍作休息继续行走,结果这一走还是比较崩溃的,因为后来的路竟然是一路的缓拔高……而且没有水,超级干燥,感觉嘴唇都开始干裂了……走到后头天都黑了,开灯继续,再然后是走不动了,拆护膝、脱抓绒裤,一下子轻松多了,到贡嘎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了,在观音庙前扎营,然后第一件事就是烧水,狂喝……也不怕晚上半夜起来一趟了。</h3><h3> 今天是此次行程走的最多的一天,整整耗时一天,日出走到月出,一天走了计划中一天半的路。</h3><h3> 走的人想吃碗油泼面,想吃凉皮,也是奇怪没有人想吃大鱼大肉的,都是家常饭,由此可见人到紧要关头需要的都是最平常的,和金钱价值无关。</h3> <h3>  帐篷正对着就是贡嘎,开门即见神山,月亮就在神山正上方,伴有浮云,离月亮较远的天空中星星其实还不少,就是角度不大好拍,就放弃拍照了。</h3><h3> 在帐篷里拍了几张月光下的贡嘎,可惜水平太臭,这种光线不会弄,真的体会了啥叫书到用时方恨少,月亮拍出来像炸弹一样,超级亮,看来需要学习的还太多太多。</h3><h3> </h3> <h3>  一早起来,云海雪山。今天全天中国传统水墨丹青模式。</h3><h3> 早餐刘天王给大家做的牛肉泡馍,味道超赞。</h3><h3> 看护寺院的藏民过来扎西德勒,没人收取20的卫生费和10块钱的帐篷费。</h3><h3> 看看云海,寺院周围逛逛。贡嘎主峰隐藏在云中看不见。</h3> <h3>  收拾完毕进入徒步第五天,趁着暮色我们需要先原返不到两公里,然后进入云海中,下行到峡谷底,然后过河再拔高上行至上子梅村。</h3> <h3>  行约不到三小时吧,到达上子梅村,说是一个村,其实就只有三户人家,三位队友在挨家挨户的敲门找人,打算包车去子梅垭口,看能看到贡嘎全貌不,可惜他们找了半天没有一个人,我周围瞎拍完了,过去一问说没人,也没信号。</h3><h3> 我对着大山,冲着云雾扯着嗓子嚎了一声,然后喊了句“有人没……”,十来秒秒钟后我好像就听到人声音了,接着楼上的窗户打开了,出现一位藏族妇女。</h3><h3> 看来有时候最简单、最原始的方式是最有效的……</h3><h3> 经过短暂的交流得知她们三家的男人都出去干嘛去了,她们也不知道到子梅垭口有多远,包车上去大概得300,多久时间他们能回来送我们也不知道,基本属于啥也不知道那种。于是我们商议,接着走吧……</h3><h3> 在这我想对这藏民的居所啰嗦几句,具体如图,这哪是农家啊!简直就是土豪、地主,有车、有牛羊,还有大片土地和树林,房子里头咋样不知道,看着外观美得很,也有特色,哪像我们广大农村盖的房子奇丑无比……</h3><h3> 四位丐帮弟子继续,向中子梅村方向接着走吧</h3> <h3>  中子梅村户数比上子梅村能多两家,有一家还可以住宿和吃饭,我们进去问了下有啥吃的,主人说青椒肉丝和土豆丝,20一位,我们就进去稍作休息,烤烤火,聊聊天,蹭了人家酥油茶、泡菜、糌粑尝了尝,还喝几瓶勇闯天涯碰了一下杯,庆祝了一下新年。走时送了一斤酱牛肉当做特产给他们尝尝。</h3><h3> 她们切土豆的方式挺有意思,见后面附的视频。</h3><h3> 接着继续,照片是雾中的下子梅村。</h3> <h3>沿途景色不错,水墨画,就不用文字了。</h3> <h3>说是这条河流的尽头有一片海叫巴旺海~</h3> <h3>路被冲毁,往回走重新找路。</h3> <h3>  下午四点抵达第一个营地,准备扎营的时候,有两个藏民赶马经过,说是往前走半个小时就是巴旺海,那也有营地,还可以看见海,于是我们选择去前面的巴王海营地。</h3><h3> 结果是又开始缓拔高……</h3> <h3>神秘巴旺海</h3> <h3>  一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巴旺海边上的营地。</h3><h3> 扎营烧水做饭,捡来很多枯枝断木点起篝火,刘天王给大家做的是岐山肉哨子面,那个酸爽……</h3><h3> </h3> <h3>  早上起来,一夜的雪把帐篷都埋了……旁边的篝火居然还没灭。</h3><h3> 吃完早饭香肠加泡面,因为是最后一天行程了,接着扔食物,面包、锅盔、半包挂面、部分馕……</h3><h3> 今天进入徒步第六天,全天主打童话模式,主要发图。</h3> <h3><font color="#010101">早晨巴王海即将落山的月亮。</font></h3> <h3>月光下的冰雪巴旺海</h3> <h3>蓝白相间的童话世界</h3> <h3>大神一激动,不自主就给圣山秘境献上了膝盖。</h3> <h3>  在甘肃见得野刺梨都是一人高的荆棘,在这后两天见到全是长成精的树!摘一串吃到嘴里,那个酸爽,还是冰冻的……</h3> <h3>  前面太阳的正下方就是我们今天穿越出山的地方。</h3><h3>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出发!</h3> <h3>注意事项:</h3><h3> 1、出行需谨慎,计划需制定,团队出行,切戒单独出行(回来看新闻得知广东一山友独自穿越贡嘎,就晚我们两天,结果永远留在了双岔河营地,年仅28)</h3><h3> 2、东西需要细化,很多腐败的东西尽量精简,像我们这次吃的估计一路上丢掉了起码有一半!带太多了。</h3><h3> 3、 关于高反,高海拔发生感冒、发烧必须无条件下撤;其余情况据我所知道的情况是大部分可以克服,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具体情况的亲历者自行判断。</h3><h3>PS:第五天沿河而下寻找巴旺海途中,我让队友帮忙留意下石头,打算带些石头回去,赵天王问要啥石头,找了好几个问我咋样,我说不好看,他又问咋样的好看,我说讲究缘分呢,就像洛克线是过4800m垭口时一眼就看上块石头,直接装包背回来了。接着大家都找眼缘去了,最后都有收获,选了些集合见下图:贡嘎雪山石、一箭穿心石、猴石、心脏石、李字石、卡通石,右上角的石头是刘天王的眼缘石,捡的时候黑乎乎的,倒是让我想起张小凡的法宝烧火棍,刘天王咋看上个这,结果是发现这块石头温润如玉、头灯打还有一定透光性……缘分呐!</h3><h3> 每人一袋石头回到我大长安,回来只感慨捡少了……</h3><h3> 结束一段旅程,下一站又会是在哪里?我想也许应该还是蜀山吧!</h3> <h3>贡嘎环线徒步视频</h3> <h3>4800风光</h3> <h3>雪后初晴,童话世界</h3> <h3>最美林间路</h3> <h3>藏式切土豆丝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