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泽州山河名如其地形,山势多,并险骏。河流多,皆季节性干河,都汇于大河沁河。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古《泽州府志》和《凤台县志》记栽东至西有追山,凤凰山,黄花山,七盘山,将军头,萬乾山,朝凤山等。河流有仙神河,白涧河,范河,犁川河等。</font></h3> <h3> 历史上,民国前期山河镇分属山西泽州府凤台县五门乡武城都土河里,追山里,葛萬里管辖。南部部分乡村属河南济源县大河里管辖,抗日战争后至今才属山西。</h3><div> 特殊的地理,造成山河成为两省四县必经之地;险骏的地性,造成山河交通要道多山口。</div> <h3> 古泽州青化二大道贯通山河南北,是通往古河内县,济源县必经之路。</h3><h3> 从《凤台县续志》的古关隘营汛图上可知,山河要道各山口:九里口,营坊口,仙人口,白涧口,猴儿愁口,可见其交通的重要性</h3> <h3> 九里口在山河东南部原追山里南部,《凤台县续志》有其关隘图。</h3><h3> 图中描述:口為入境小道,在縣西南八十里向,东南三十里係河内義庄村,其雲台山外为九里硖,再西嶺东口為石门峡。</h3> <h3> 在《凤台县续志》里记叙:仙人白涧愁儿沟三口北距縣境十五里,三口之道會合一路,曰营坊口,地势稍遜於三口。此口在原土河里。</h3><h3> 其中描述仙人口:口為入境小道,在縣西南八十里,守口山嶺可以下礌,又可掘路断行。南三十里為河内二仙廟,北鸦道村,接凤台境仙人口,又呼仙神口。</h3> <h3> 《风台县续志》关隘图记:白涧口為入境单骑小道,在縣西南八十五里向,西南十五里為济源成庄村。</h3><h3> 《风台县续志》关隘图记:愁兒溝口即猴兒愁口,又名风门口,為入境单骑小道,在縣西南八十里,南接济源縣。</h3><h3> 二口形势相仿,皆两山夹路,碗蜒绕环,俗呼為十八没门。盖以人行曲拆,不能遠见前途故也。</h3> <h3> 雍正十二年,县府奉旨在各营讯增舍窝铺。南路偏西建三处窝铺,曰土河村,曰嶺东口,曰窑兒嶺口,俱与河南济源,河内搭界。</h3><h3> 从府志,县志可见山河之重要性。其地形筑成今日之旅游圣地:月湖泉大月寺,仙神河大桥,道宝河龙门,青龛氧巴。其交通则成全国道207与晋济高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