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太傅张禹碑

晓天明辉

<h3>汉代安乡侯张禹碑--两汉碑刻中职务最高者的墓碑</h3><div>东汉邢台籍的宰相张禹,汉安乡侯、太傅张禹墓碑1993年出土于河南偃师 。根据墓碑记载,张禹葬于汉洛阳城之南郊,皇帝陵墓旁边,慎陵、康陵这一陵区的和帝、殇帝的辅佐大臣。</div><div>张禹碑由于资料公开较晚,目前多数汉碑资料尚未收录。对照何应辉《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卷)、苏士澍《中国书法艺术》(第二卷秦汉)、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和高文《汉碑集释》所录汉碑,就张禹官职而言,他历任廷尉、刺史、大司农、太尉,最后任太傅,录尚书事,封安乡侯,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该碑是目前所知两汉碑刻保存至今碑主官职中职位最高者。张禹最高职务是太傅,并封爵安乡侯。按《后汉书》百官志第一条,“太傅,上公一人。”本条注:太傅,官职名,上公,爵位名。后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而太傅位在三公之上,故称“上公”。也就是说,太傅位在三公(太尉、司空、司徒)之上,总领百官。因此从这方面来说,该碑是目前已知两汉碑刻中职务最高者的墓碑,因此其文物价值不言而喻。对于邢台来说,几乎没有汉代碑刻,更别说是记载邢台重磅级的历史名人的汉代碑刻了,邢台之前最早的碑刻是北魏的杨宣碑,近年沙河虽新出土的汉代《汉故犁阳司马左君北出神道碑》,但是记录的历史信息很一般,张禹碑虽然非出土于邢台,但是碑主人却是邢台人,并且可能是邢台历史上第一位宰相,所以对邢台意义也很重大,值得邢台的历史典籍、地方志收录之。</div><div>碑文考释</div><div>除开首年月,通篇是4字为句的韵文。</div><div>张禹碑文字精简,以四字为句而押韵。碑主生平与《后汉书·张禹传》相符,史传是碑文的确切疏解。张禹为东汉位至三公的大官僚,然而其墓碑与同时代之官僚袁安碑、袁敞碑比较,其用石粗糙而材薄;虽前者为篆书,后为隶书,然而工刻隶书手法粗犷,惜时减刀,字痕浮浅毛糙。如不少字之捺划,浅刻双钩,不凿燕尾。何以如此,不易考究,或与张禹生前节俭有关系。</div><div>由文献与碑文知,张禹生于光武帝建武十四年(38),明帝永平八年举孝廉,在京城为廷尉;章帝建初中至元和年间,出为扬州、兖州刺史和下邳相。和帝永元六年为大司农,后为太尉,“和帝甚礼之”;殇帝登基,为太傅,录尚书事;安帝朝封安乡侯,于永初七年去世。四位皇帝都擢拔张禹,委以重任,恩宠有加;张禹于任上亦大展抱负,业绩显著。尤其是他交通外戚,庇护殇帝在襁褓中登上皇位。</div> <h3>□□□七年(2) 八月廿五日己丑公薨,遗孤(3)伤怀,悲慕叹息。昔有□□,□年休德,哀而不宣,毋以垂则。乃割情心,府述所哀。追公建迹,□自赵举(4);入侍紫宫(5),出司二州(6)。敦德配哉,嘉政四流;述职行县,至于海偶(7)。前人所艰,靡不悉周;幽隐得理,帝命宣休。至俭不烦,克忌毋畴;百姓歌迹,东征西思。明试以功,乃宰下邳(8);推诚上省,教民度财。斥逐贪叨,为民除灾(9);兴利万顷,众有黍储(10);功犹姬弃(11),东土赖之。德音昭闻,入迁农官(12);典国渊海(13),上下以安。事如蕹尔(14),不迷其烦;临朔交刺,圣人所叹。而公处之,糸(镸龙)不干(15);四海会同,商人说驩(16);国用□盈,戎狄允平(17)。命为太尉,掌司天官(18);日月光泽,星辰顺行。贤人显□,野毋逸民;五载之间,边竟方安(19)。延平之际,荣拜太傅(20);众宰之任,□□□□。若涉渊水,临事而惧(21);封爵安乡(22),忠诚是报。居高思危,满□□□;□□□举,谢病退去(23)。七十有六,构疾不豫(24)。圣朝闵悼(25),两宫□□;□□□□,□□悉備。薨亡之日,二使亲吊,哀憧咨嗟;赗选袐□(26),□□□□。□□□载,九月乙卯(27),祀行东征,度宅成阳,在陵之滨(28)。□□□□,□□□□,□□成周,永不忘君(29)。推公行迹,与彼同勤,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