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无奴性的俏丫鬟…晴雯

水云间

<p class="ql-block">晴雯是《红楼梦》作者着力刻画且非常珍爱的一个人物,也是怡红院众丫鬟中唯一一位在前八十回魂归太虚有明确结局的丫鬟。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那些预示人物结局册子时,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又副册中关于晴雯的,且排在陪伴宝玉最多的袭人前面,足见作者对其非同寻常的爱惜和看重。其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便是对晴雯命运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晴雯的出身语焉不详,不记得父母家乡,只说晴雯当日系赖嬷嬷买来的,常跟着赖嬷嬷进贾府,因贾母喜欢她聪明伶俐,便被孝敬给了贾母,后因她的格外出挑又被疼爱孙子的贾母给了宝玉,可见她的出身比袭人、鸳鸯等丫鬟更卑微下贱。晴雯无父母兄长依傍,孤身一人在贾府为奴,幸而是在有菩萨心肠的宝玉身边做丫鬟,她的日子可说还是舒心的。地位如此卑贱的丫鬟,身上却毫无奴性,且口角凌厉,还心高气傲,是幸还是不幸?</p><p class="ql-block">细想想,身为丫鬟的晴雯为何能如此心高气傲?毋庸置疑,个性是决定性因素,但究其缘由,也有客观因素。晴雯长相出众,凤姐说所有府中丫鬟都不如她貌美,王夫人说她削肩,水蛇腰,眉眼有几分林黛玉的模样,模样堪比黛玉,岂能是寻常相貌?晴雯在怡红院一众丫鬟中最是心灵手巧,聪明娇憨又无任何心机,且言辞伶俐,故得贾母看重,也深得宝玉喜爱。再者,这晴雯和袭人一样,都是老祖宗亲自挑选,从自己房里拨过来给宝贝孙儿宝玉的,在怡红院的地位自是别的丫鬟们无法比肩的。</p> <p class="ql-block">都说晴雯的个性率真,脾气像块爆炭,说话直率张扬,身为奴才,却最不像奴才。袭人一心巴结王夫人欲上位成为宝玉的妾,晴雯对此很是不屑,曾讥讽她为“西洋点子哈巴狗”,甚至对着自己的主人宝玉也敢出言不逊。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为晴雯不小心摔坏了一把扇子,适逢宝玉正因金钏之事不自在,加之黛玉宝钗较劲牵扯到宝玉,故宝玉有些闷闷不乐,便迁怒于晴雯而责怪了她几句,本来主人训斥丫鬟几句,岂非理所应当?不料晴雯这丫头可不是那么好惹的,绝不肯平白受这冤枉气,当下便对宝玉进行针锋相对地反击,直把宝玉气的浑身乱颤,惊动了袭人赶忙前来劝和,不料劝说中袭人言辞不当,也被晴雯抓住机会,毫不留情地讽刺挖苦,把宝玉、袭人都噎得无话可说,无奈最后宝玉只好搬出自己平日里最讨厌的主子的威风才算平息了事。如此阵势和做派,这晴雯哪还像个丫鬟?目无主子,以下犯上,这事也只可能发生在毫无等级高下的怡红院里,其实从侧面也可看出宝玉平日里对这些丫鬟们的尊重,甚至是宠爱和放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着宝玉为白天的争吵对晴雯婉转的表达歉意,并发表了那段著名的"爱物论",晴雯坦然受之,说爱听撕扇子的声音,宝玉便由着她的性子尽情的去撕,真是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又值几何?而晴雯之所以能这么任性,何尝又不是凭借宝玉的娇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玉和晴雯之间有着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与理解,有几分像宝黛之间才有的懂得和默契,这是宝玉和袭人以及宝钗之间完全没有的。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宝玉挨打后,黛玉痛哭到眼肿,言不尽意,宝玉伤痛中依然记挂黛玉,又怕袭人搬出大道理来劝告阻止,便指一事支开袭人,特地打发晴雯送两块家常的旧帕子给黛玉,其中深意不言而喻,而宝玉却只让晴雯去,足见宝玉对晴雯有种别样的信任,深信她能够理解自己和黛玉之间那份深厚的感情。正如袭人是宝钗的镜像,晴雯便是黛玉的镜像,虽是丫鬟,却是书中唯一一个得宝玉长篇诔文祭奠的女孩子。</p> <p class="ql-block">可晴雯不单单是貌美,只会撕扇子,她还特擅长做针线,她的女红在丫鬟中是公认的第一,最是能干利索,心灵手巧。在第五十二回里,老祖宗给了宝玉一件贵重无比,还是俄罗斯进贡的氅衣"雀金裘",宝玉穿着这裘衣去舅舅那里应酬,却不留神被火星迸了一个洞,第二天便是过年的正日子,宝玉必须得穿这氅衣,外面针线上的织工加上宝玉房里大大小小那么多丫鬟,竟无人能补,宝玉急得跳脚。此时晴雯正生着病,然为了宝玉,她强忍着病痛,咬牙拼命,熬了一夜总算把雀金裘补好,最后精力耗尽,竟至昏迷。这一片赤诚,这一腔衷肠!这便是晴雯,好一个忠勇可嘉有担当的俏丫鬟!果真不负宝玉平日里对她的厚爱。</p> <p class="ql-block">身为丫鬟,个性太过张扬,嘴尖牙利,真未必是好事。也在同一回,宝玉房里的一个小丫头…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晴雯知晓后,全然不顾自己尚在病中,叫过坠儿厉声斥责,讽刺挖苦,甚而忍不住拿“一丈青”动手戳她。虽说大丫鬟教训小丫鬟乃职责所在,但动手打人委实太过。足见晴雯一贯是争强好胜,怡红院发生此种偷盗丢脸的事情叫她情何以堪?本就是火爆脾气,眼里不揉沙子,竟不等袭人回来就毫不留情将坠儿赶出了大观园。此等简单粗暴的做法无疑会激人忌恨,这类事情多了,日积月累必树敌无数。倘若若换了袭人来处理坠儿事件,定会比晴雯平和的多。搜检大观园时,已被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诬陷并受尽王夫人冤屈的晴雯,丝毫不顾那位王善宝家的脸面,悲愤交加,当着众人面把自己的箱子豁啷一声往下一倒,以此举来发泄心中的愤懑,并回击王善宝家的对自己的构陷。窥一斑见全豹,可见晴雯平日里就是这般掐尖要强,还有些得理不饶人,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以至自己被人诬陷,因此最终也被王夫人逐出了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写的是晴雯之死,是《红楼梦》全书文字最为精彩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章,每每读到此都令我悲愤不已,痛彻心扉。抄检大观园之后,悲剧接踵而至,先是入画被四姑娘惜春赶走,接着是迎春的丫鬟司棋被逐,跟着就是宝玉这儿的几个丫鬟被撵,首当其冲的就是长得最美的晴雯,还有四儿和芳官。王夫人认定,女孩子长得美必定是轻狂不安分的,就是狐狸精,自己好好的儿子岂能被这些狐媚子给调唆怀了?殊不知这却是对晴雯的最大冤枉!真正与宝玉有染的却是王夫人最为信任、看起来最稳重妥帖的袭人,真真是莫大的讽刺!王夫人全然不顾晴雯尚在病中,不由分说给撵了出去。宝玉平素和房里丫鬟们说笑的一些私密话居然被母亲了如指掌(貌似袭人有告密之嫌),他欲保护这些美好女孩子的生命,可在母亲强大的社会伦理道德面前,他却不能开口,无话可辨。尤其对天真烂漫的晴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生的好却成了罪过?他们自小一起长大的,多年的陪伴已然使他们成为了这世上最亲的亲人,晴雯突然被逐,如何不叫他心痛难当?无父无母的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后,病情很快加重,奄奄一息之际幸得宝玉的最后探望,枉担罪名的晴雯临终前将自己的自己两根葱管似的指甲齐根咬下,连同自己贴身穿的小袄,留给宝玉,既是悔恨,也是控诉,也算不枉她白白担了一个狐狸精的罪名。纯洁无暇、聪明美丽的晴雯在腌臢病痛中凄惨死去,花落人亡,红颜早逝,怎不叫人愤懑难当、悲痛万分!</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第七十八回,怡红公子宝玉作了两篇大文章,一篇是奉父命所作的《姽婳词》,而另一篇就是为祭奠晴雯所写的《芙蓉诔》。一个美好年轻的生命,一个陪伴自己长大亲如姐妹的晴雯,被谗言所害,素有悲悯之心的宝玉有怜惜,有心痛,有不忍,还有不平,于是乎他宁愿相信一个小丫头的胡诌,认定晴雯不是死,而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魂归仙界,</span>成了天上的芙蓉仙子,于是整顿衣冠,净手焚香,以万分虔诚之心郑重祭拜晴雯,写下了这篇效仿《楚辞》而作的荡气回肠的哀悼之文《芙蓉诔》。这篇文章可说是整部《红楼梦》中最能体现作者写作功力和才华的大文章。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有深情有哀悼,有愤懑有不平,也有哀怨和慨叹,情感真挚感人肺腑,而特别令人回味的是宝玉祭拜完后和黛玉之间的那段切磋,宝玉原文为"红绡帳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 被黛玉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说到此,黛玉自己也有些惊心,因此很多红学家们都认为这篇诔文名为祭奠晴雯,实则是提前为黛玉而作,深以为然,因黛玉在宝玉寿辰上抽到的花签正是芙蓉花。因《红楼梦》的未完成,我们无从得知八十回以后的故事,但根据文中线索暗示,黛玉将泪尽而逝,贾府被抄,家中变故连连,到那时宝玉很可能身不由己,已无法去祭奠他挚爱的黛玉了,而此时他祭奠的晴雯本就是黛玉的镜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晴雯,一个最无奴性、最不似丫鬟的丫鬟,她的早夭,有封建伦理道德的压迫,有人性中嫉妒的丑陋,部分也有她自身性格太刚硬不愿妥协的原因,仿佛是黛玉泪尽而亡的前奏曲。深情哀伤、文字优美的《芙蓉诔》既是祭奠晴雯,也是哀悼黛玉。《红楼梦》中如花一般凋零的女子,如晴雯,黛玉,元春,迎春,还有香菱,鸳鸯,司棋,都凋零在这最美的青春花季,怎不令人悲愤心碎?一部《红楼梦》,留给我们多少惆怅,多少哀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