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0131 月结</h3><h3><br /></h3><h3>其实真正画这张画是在2月2日(听起来就特别二的日子对吧),但是日记留在1月底,是因为当初把这个记录打开的时候就想以月份做一个段落来看看过往想想来日,现在半个脚趾头已经进到来日里面了,回头看看新年开篇的这一个月,也是有意思。</h3><h3>一丢丢感叹吧:</h3><h3>1.比起我们正经的农历开年,你们阳历开年的第一月简直就是花样寒冷,然后北京被各种下雪的南方城市包围,就是极其低调地不下雪,好吧,中间假装掉了几颗然后瞬间划掉了,不能算。</h3><h3>2.厦门还是在春夏之交,再次到达再次离开,这种城市就是奢侈,大冬天的在海边打扑克都不觉得冷,那个黄金海岸,沙子金灿灿的。</h3><h3>3.告别,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都奔着自己的日子去。离别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一段段的,我们站在时间的两个边缘,把酒言欢。</h3><h3>4.娃们长大了,催着我们赶紧变老,走的一下子走到海外去,留下的开始尝试上班实习。想起有人说过的话,我们留不住孩子,不是他们跑太快,而是我们不再奔跑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酿制自己的时间,把好的变得醇香把差的涂成记忆,然后在岁月里面沉淀出自己的颜色,也能闪亮。孩子们回头看见我们的时候,那种闪光能让他们心里踏实和温暖。</h3><h3><br /></h3><h3>一月结,过去的开端于无穷,未来的消散于无穷,而我们的时光,是无穷之间的截取,不求永远,但求认认真真地活过。</h3><h3><br /></h3><h3>你好,二月。</h3> <h3>20180126 都在离开</h3><h3>都在离开,孩子们朋友们同事们。</h3><h3>年末告别季。</h3> <h3>20的80126 日常</h3><h3>车坏了修了样机投产中温书继续娃实习进行时</h3><h3>匆匆忙忙恍恍惚惚</h3> <h3>20180122 冬天里面春天的味道</h3><h3>厦门很温暖,和放松</h3> <h3>20180120 时间和质量</h3><h3>平衡</h3> <h3>20180119 厦门</h3><h3>安安静静的夜晚,在哪里,在何时</h3> <h3>20180119 敬往事</h3><h3>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永远都在的路口</h3><h3>听见日子互相碰撞的声音</h3> <h3>20180118 晕晕乎乎</h3><h3>早上起来晚了忙得跟打仗一样。</h3><h3>拥挤的飞机。</h3><h3>一如既往温暖的厦门。</h3><h3>接机的师傅问,能听懂闽南语歌词吗?这是台湾的电台。</h3> <h3>20180117 cross finger,时间流沙</h3><h3>再见老朋友(老领导),大家都忙,匆匆忙忙启动回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过去已去回忆新鲜。</h3><h3>都在变老,都在现有的生活里面努力和纠缠。</h3><h3>历经的每一天每一个描述得出来的故事,都在时间的流沙里面瞬间消亡。</h3> <h3>20180116 夫子的智慧</h3><h3>很通透也有无所不在的叹息,一直都在指引,也一直在找方向。纠缠在各个路口,并非没有迷失,只不过能听懂的已经不多。</h3> <h3>20180114 深夜的故乡原野</h3><h3>上有老下有小</h3> <h3>20180114 静</h3><h3>一大早收到半夜来的消息,夜深人静的时候话总是直接从心里来然后到心里去的。关于自己他人世界,从来都是绕不开的大话题,或者忙的时候忘记,半夜突然起来还是会想起。</h3><h3>经历多少沟沟坎坎才可以真的拈花一笑。</h3> <h3>20180113 困局</h3><h3>坚强五百年。</h3><h3>其实哪个心里不彷徨。</h3> <h3>20180112 更新的日常</h3><h3>一些节点,温故而知新的意思。但其实在节点之前就知道状况了,节点不过是仪式,用你没有办法躲闪的方式,昭告四周,过去的以什么来呈现。</h3><h3>沉默。让日子自己来说。</h3> <h3>20180112 今日主题,一个字:困</h3><h3>在有阳光照进来的小屋子里面睡个懒觉会不会超级惬意呢。一箪食可以清香一瓢水可以甘甜屋子不大也可以阳光明媚,心安一切就可安。</h3><h3>以前一起做事的小伙伴们说,曾经一起做到绝望的那些事情终于结束了,人们在枪林弹雨中居然款款活了过来。感慨。然后思念旧时光。</h3> <h3>20180111 薛定谔的猫咪</h3> <h3>20180111 远</h3><h3>早上和爸爸说起天气的寒和暖,北京和四川的冬天。上班走在路上感觉膝盖冻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不知道保暖,有点作啊。</h3><h3>觉不觉得,冷和远、暖和近可以套在一起看,是不是有很类似的感觉。窗户外面太阳冰冰凉凉地灿烂着,冷,远行,别离,有绝望的希望感。是不是这张图想说的?</h3> <h3>20180110 凌乱</h3><h3>以前桌游的"只言片语"游戏就有小伙伴说"风中的凌乱",把一桌人都笑晕了,从此这段话有点生根,一看见风把什么吹乱就会想到这段话。</h3><h3>开始读《系统之美》,貌似还不错的样子,就喜欢这种高屋建瓴到恨不得把世界完全看明白的样子,至少看起来是这样。</h3><h3>南师说春秋的哲学是最高点,接下来的事情就老老实实领会精神好好做就好,王东岳说,你看,这就是东西文化差异之一,西方一帮人都在批判性思维,如果不合逻辑的话,上帝也值得怀疑。2018起始那一个点上,罗振宇说我们都是时间的朋友,以罗氏逻辑告诉我们,这就是最好的时代这就是最好的地点,然后在热血沸腾的听众里面跳起来一些人,逐段推敲其逻辑。</h3><h3>这就是这个世界令人着迷的地方,一切存在皆合理。所以采铜在他的《精进》里面说,看书得那么看,正的观点看完看反的,来来回回的,最后自己得到自己的。</h3><h3>都在变化中呢,别着急得结论,在当下好好体验就好了。</h3><h3><br /></h3><h3>凌乱。在坠落的边缘动态稳定,这个世界跌跌撞撞地但是义无反顾地奔涌向前。</h3> <h3>20180110 花式飞翔</h3><h3>看鱼是鱼看花是花</h3><h3>看鱼不是鱼鱼看花不是花</h3><h3>看鱼又是鱼看花又是花</h3><h3><br /></h3><h3>大清早看完了《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不知天明天黑。是时空穿越了吗,竟然是一个米国人讲当年庄子的梦蝶。还有一本书叫做《消失的地平线》有一点同样的体验,不过地平线写的是世外桃源而加油站写的是世间的修行,但是感觉很相似。</h3><h3><br /></h3><h3>你在哪里?在这里。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当下。</h3><h3>没有平凡的时刻。</h3><h3>你在万物之中,万物在你之中,生可喜死亦可喜。</h3><h3>真正的勇士历经平凡和磨难再回平凡,修行随行。</h3><h3>以上。</h3> <h3>20180109 </h3><h3>其实我也不知道要画什么,就从头发麦穗一样地画起,然后有了衣领。得是个女子吧,这么酷的头发配一身裙装反差起来应该有趣。用靴子呼应一下。最后配上五官,眉毛要飞起来,就有点英气了。</h3><h3>就是这样。</h3> <h3>20180109 会议室里的遥控器</h3><h3>弯弯曲曲的样子,日常随机绘画模特之一。天线是加上去的,演绎成怀旧版。</h3> <h3>20180108 生和死</h3><h3>一张本来就是黑白的铅笔素描加上角落里面的花以后突然有了一种死亡的味道,还好,死亡从来都不是我忌讳的话题,曾经看古典同学的《跃迁》的时候做过给自己写悼词的练习呢。</h3><h3>仔细想起来生死不过是一个开关,一瞬间的变化然后灵魂消散身体永生。凯文凯利说,生和死就是短暂和永恒的分界线,再长久的生都是一个暂态,而不管在空间还是时间的维度上,死亡都是一种永恒。通过死亡,我们达成一种稳定。</h3><h3>不过,这张图本意并不想表达死。离死还远着呢。听一些人认认真真地谈过死,比如乔布斯说向死而生连接dots,比如李开复说看明白。坦然面对死亡的话题,我们可以以一种对于生命更加敬畏的态度,好好活着。</h3> <h3>20180108 当AI来袭</h3><h3>今天有人来讲天线性能,PPT里面模拟使用的人是个假人模型,就边听边画下来了。格拉瑞说看起来就是AI人像,因为AI都是光头。</h3><h3>年龄性别等等都居中,就是一种什么都可以又什么都不是的状态。</h3> <h3>20180107 一如既往的早的早晨</h3><h3>早起好几天了,不再需要闹钟,接近六点的时候自动醒过来,为了不扰民,悄悄地在厨房点起台灯就这一杯蜂蜜柚子茶看书。《论语别裁》快看完了,南师在书里面说话的语气像极了已经过世很多年的爷爷,我们这辈人的兄弟姐妹们都管爷爷叫公,一位除了慈祥还可以用"帅"来形容的老人。</h3><h3>比《论语别裁》更吸引我的是也快看完的《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小说体,尽管时不时会停顿下来想一想,进度仍然很快,里面的意识心智静坐归一等等跟我看过其他基本严肃得不行的书交相重叠。很诡异的情节,不看到最后怕是不能破解。</h3><h3>真实世界里面人来人往,说好的把事情做好再走呢。熙熙攘攘的故事里面,我们都只是匆匆忙忙着急连表情都麻木的过客吧?但愿人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去。然后我站在原地把跑来跑去的情绪封存好,盖上时间的戳。加油站的苏格拉底不是说吗,情绪不过是幻象,哪半是真实哪半是梦境?谁在疯癫谁在清醒?</h3> <h3>20180106 断裂</h3><h3>好几个断裂。</h3><h3>第一个是脸画得太长了,撕开重新拼上,看起来很诡异。还有就是不小心错过然后又急匆匆追赶着读过去的《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故事一直在断裂,然后从一点一滴里面接续。重点其实是人来人往的断裂,跌宕起伏的样子。以平静来无视波澜,以至于连自己都分不清楚是伤心还是愤怒了。</h3><h3>万物生长皆有痕迹。</h3><h3>痕迹。我们行走在每一个地方,都在留下诸如声音文字颜色甚至气味这样的痕迹。一边病入膏肓一边惨淡愈合。</h3><h3>南师说,天道自然的意思,并不是说天在效法自然,而是说一切一切本来就是那个样子。</h3><h3>没错,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而一切的改变,不过本来就是那个样子。</h3> <h3>20180105下午</h3><h3>有点漂离。</h3><h3>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h3><h3>当然,阳货这个人不足取,抛开人物角色来说,只是觉得这段话很有深意。</h3><h3>岁已经不我与,是不是还是要怀其宝而迷呢?并非外因,是自惰也。</h3> <h3>20180105</h3><h3>很强的阳光很冷的天,广播里面传来各个地方下大雪和北京菜价上涨的消息。</h3><h3>有人离开了,令人感慨的告别信。</h3><h3>一天天的,看起来什么都在结束什么都在开始什么都一点一点慢慢变得不一样。翅膀长到了梦里面去,鱼也可以飞翔。</h3> <h3>20180104</h3><h3>一本书沥沥啦啦看了快一个月了吧,见缝插针的看法,很精彩,大部分都得忍住才不会去抄写,抄写非常费时间,又该看得慢了。</h3><h3>很不错的书,好到惊艳的程度。</h3><h3>书名叫《失控》</h3> <h3>20180102</h3><h3>第一天上班。会议是日常的日常。把时间画成2D。全体都有,排排坐,都说说。</h3> <h3>20180101 </h3><h3>新年开门画。无数的过去无数的未来,新年很好,仪式感的好,过去已经过去;因为这种过去,所以好的很好不好的也很好。未来正在来,不可知,可期待,多到不可知的可能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