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偶然的机会,在一所学校听到一位老师弹《致爱丽丝》。在空旷的琴房里,那感觉很妙,音质之纯美是家中那套音响根本不能演绎出来的。</h3> <h3> 很羡慕,问她,如果我能这样熟悉地演奏这首《致爱丽丝》需要多长时间?她微笑着说:“10分钟。”我说:“你开玩笑吧?”她说:“不,是真的,不过我说的是每天10分钟。”</h3> <h3> 她是一位语文老师,还是三年前练的琴,那架钢琴是一家私人企业捐赠的,一直放在琴房里。学校曾来过一个音乐教师,不过嫌学校待遇低,走了。于是,她便成了这架钢琴的主人,每次课间10分钟,她就猫到琴房里练练,从最初的音阶开始。不过,她只有10分钟,10分钟之后,上课铃声响,她就得停止。</h3> <h3> 由此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练琴时每天坚持4个小时。他的老师知道后,对他说:“你不能这样练,马上停止。因为长大以后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练琴,你应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练,即使几分钟也行。”他听从了老师的劝告,把练钢琴的时间分解到各个时间段。其它时间他用来写日记、培植标本、到草地上踢足球,而这一切,并没影响他的琴艺。</h3> <h3> 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极其出色的钢琴家,他之所以在各个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原因在于他能分解自己的爱好到每天的时间中,他即使只有5分钟的空闲也会利用起来,写几句诗,弹一首曲子。</h3> <h3> 几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但如果能利用它并能成为一种习惯,这些短短的时间就有可能成就一个人,因为再大的事业和成就所需要的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都是由短短的几分钟累加起来的。当然这些应该是毫不拖延并加以充分利用的几分钟。</h3> <h3>【教育背囊】</h3><h3>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是忙碌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活动,迎接各级检查。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的责任是无法推脱的:父母的安康、孩子的学业、人情的往来、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我感觉自己就像只陀螺,旋转、旋转……</h3><h3> 时间久了,我们疲惫的心灵就放弃了思考,忘记了汲取营养,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匠"。于是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自己却放弃了学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于是大家就自我安慰:我哪有读书和学习的时间?</h3><h3> 过去讲,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恐怕教师只有成为长流水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利用时间加强学习。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岗位和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h3><h3>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十分钟的阅读字数最低是5000字。按这个速度一个月可以读一遍《爱的教育》。那么一年呢?十分钟可以写一篇小小的教学感悟;十分钟可以习一会儿书法字帖;十分钟也可以给孩子读一段优美的散文;十分钟还可以弹一曲动听的音乐。</h3><h3> <b>最后,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b></h3><h3><b>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b></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