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安,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古今字形变化不大,始终都是上下两部分组合会意。安的上半部分是“宀”(mián),也就是现在的“宝盖头”,就是一个房子的形象,有房顶,四面有墙壁,这个“宀”也是象形字。</h3> <h3> 安的下半部分是“女”,是一个柔顺的女子跪坐的形象。安由“宀”和“女”这两个象形字组合会意:有的说法认为,古时男人外出狩猎劳累危险,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相对安全。也有的说法认为,古代盖房娶亲是人生中的两件大事,有了房子,有了妻子(也就是有了女人),男人才能安定下来。即使当今社会,男人要结婚成家过安稳日子,有房子,再找个女朋友,这是必备条件。我们也常说,家里有了女人才称其为家,家里有了女人才能安宁、才算安定,才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这就是“安”字的意义所在。</h3> <h3> 【本义】以女人在居室中来表示安全、安定、安稳。《说文解字》上的:“安,静也。”《周书•谥法》上的:“好和不争曰安”,解释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个意义上的词语有很多:早安、晚安、平安、安康、心安理得、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国泰民安,等等。正是因为“安”字带有安定、平安的含义,所以很多地名都用了“安”这个字,比如:安徽、安阳、安源、安庆,等等。</h3><h3> 【引申义】</h3><h3> ①用作动词,表示安放、安置、稳定、满足。比如词语:安排、安置、安顿、安营扎寨、治国安邦、除暴安良、安分守己、安家落户、安居乐业;安心、安抚、安慰,等等。</h3><h3> ②借用作疑问代词,用于询问居所、处所、所在,也就是现代汉语的“哪里”。比如《左传•僖公十四年》中的“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后来又引申表示反问,相当于哪儿,怎么。比如《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h3><h3> 从“安”这个字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对于平安、安定的那种向往和追求:希望有一个房子能遮风避雨,有一位温柔娴静的女子能共同生活,这样,内心就会感到非常安定,日子也就安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