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行走小双坑

韵子

<h3>  小时候跟着奶奶去占岙舅公家拜年,是我们五姐妹最盼望的事。可我是女孩子,奶奶总不带我去,说路太远,太难走。占岙,是小时记忆中最遥远最山里的地方了。</h3><h3> 七、八岁的那年正月初二,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终于可以屁颠屁颠地跟着奶奶回娘家。奶奶挑着红袋子,袋子里装着糖糕,还有几包用粗纸包扎的白糖。记得过东岸时还得脱鞋挽裤,一蹦一跳地跨过溪中的搭石;记得路好长好长,走过一村又一村,转过一弯又一弯。沿路的村庄,东岸、西湖、林村、呈岙、贵岙、下坑,一个个留在了童年的记忆里。</h3><h3> 贵岙对岸的半山腰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几座青瓦房散落在绿树丛中,似乎曾远远地望过,只是记住了它的名字,双坑儿。</h3><h3><br></h3> <h3>11年的3月,跟着老公单位的一班人从鹤城出发,沿着后山公路,有时也钻树林,走古道,第一次知道后山还藏着下司垄,陈岙底。爬上高山,翻过一个山岙,开始下山,这是条平整的古道,慢慢地,慢慢地,发现山脚下的村庄越来越熟悉,原来我们已到了温溪地界。第一次发现,原来占岙贵岙那边的人可以不到温溪,直接翻过一座山就来到了县城,第一次来到小时遥望的山村,原来叫小双坑。</h3> <h3>村口的那棵千年古樟是那么茂盛,那么葱绿。</h3> <h3>油菜花,梯田,不单单属于小舟山,小双坑也可以美美地拥有它。</h3> <h3>这条路,不知走了几次,总也走不够。陈岙底的老房子前留下一次又一次的足迹。</h3> <h3><font color="#010101">古樟依然热情地迎接我们。</font></h3> <h3>村前村后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竹林。</h3> <h3>  某一天,在群中看到有人登上了一座陡峭玲珑,精致俊秀的山岩,说这是小双坑一景。我奇怪了,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急忙打话问山脚下的同学,你们的山顶有座奇异的山峰吗?同学莫名其妙,从没听说。也怪,他是下坑的人,不住山腰小双坑。另一同学留言,有,前段时间乡政府人带路,刚去过。</h3><h3> 跑友加驴友宝申,去年在山尖留过影,他早答应带我去寻找,山尖的路很难找,去找找看吧。</h3><h3> 2018的元旦,我们出发了。芬芬,应应没去过小双坑,群里一呼就应了。</h3><h3> 塔山山脊线上,跑友宝申硬生生地把路线加长,加难,到达陈岙底时已行走9公里,花时3小时了。</h3><h3><br></h3> <h3>初冬的古道落叶厚厚的,软软的,初秋时,这儿可是板栗的王国,一捡肯定可满载而归。</h3> <h3>天然形成的拱门,一个又一个,钻过来钻出去,一路的台阶也不觉得长。</h3> <h3>宝申,今天的守护神,引路人</h3> <h3>守护着3个女人去寻找那神密的山尖。</h3> <h3>  1点多,行走14公里,我们终于来到了小双坑,来到古樟下。</h3><h3> 站在村子,向后山张望,隐约能看见一座山崖,似人像,宝申说,这是那里。</h3><h3> 村民们听说我们来寻找山尖,自豪而激动,他们说,真巧,早上已经有人去砍柴开路了,20日,县里有人来这登山比赛呢。宝申一听,乐了,哈哈,长跑队的登山比赛,我们四就是来探路的。</h3><h3> 正为找不路,要走错路而发愁呢,这下全解决了,有人去开路了。</h3><h3> 樟树下吃过自带的午餐,村民为我们引到村委后的入山道。</h3> <h3>竹林,满坡的竹子,一路查寻刚翻的新土,新砍的竹枝,不然,在这样的陡峭上寻路真是难。竹叶铺满的土坡上,哪儿都像是路,哪儿又都不是路。怪不得宝申会找错,怪不得快乐走八方也找了很久才登上顶,怪不得同学劝我,那很难找,你得找村民带路。</h3> 远远地,我们听到了“咚咚咚”的砍竹声,听到了说话声,真的,开路的人就在上方!<div>  寻音而去,我们见到四个老人,正挥刀劈荆,举锄铲路。</div><div> 老师伯,多大了?</div><div> 七十二。</div><div> 哇,七十二,宝申大叫,看上去比我都年轻呀。</div><div> 四个老人,最小的70,最大的76。谁敢信相,他们在陡坡上披荆斩棘,为我们的长跑队开路。</div> <h3>老人说,开口岩马上就到,就在前方。</h3><h3>前方还没砍过,荆棘遍布,杂草丛生,我们小心地一步步登上。</h3> <h3>眼前豁然开朗,蓝天下一座巨石顶立。</h3><h3><br></h3> <h3>绕着巨石转到它身后,一座山峰傲然孤立,如城堡,似火箭。</h3> <h3>我们迫不及待地攀上顶峰。久久凝神,这是哪飞来的神箭,如此准确地落到这山崖?</h3> <h3>风在耳边呼啸,石崖其实挺宽的,但我鼓起勇气站立时,双脚还是吓得直发抖,崖下深不可测。</h3> <h3>芬芬姐比我大胆多了,数风流人物,还看红妆。</h3> <h3>站在对面的山壁,遥望开口岩,如大海上的一叶扁舟,</h3> <h3>四个村民也上来了,从早上干到现在下午2点,终于清除了道路。他们说,小时候经常会上来玩,也有40,5o年没上来过了。</h3> <h3>老村民告诉我们,开口岩原有两块的,另一块在民国元年时突然塌了,那年,青田发大水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h3><h3><br></h3><h3><br></h3> <h3>就是芬芬姐站立的地方,100多年前还有这样一座巨石,一座火箭,现在的碎石还留在小双坑村口,还留在老村民的猪圈旁。</h3> <h3>20日,我还将来到这玲珑秀气,险峻挺拔的开口岩,站上顶峰,眺望寻找我的家乡--温溪,童年的记忆--占岙。</h3> <h3>下山的路,原准备回到村子,再下山到下坑,贵岙,一路沿公路走出我小时走的林村、西湖、东岸,再坐车到青田。但后来,热心的村民为我们带路,说有路通古道的,可原路回陈岙底到青田。可下山没一会儿,我们就找不到路了。宝申带头,钻树丛,滑山坡,村民直担心,这坡怎么下得去呀!他是担心我们仨女的,能行吗?可没想到,这女人也是乱窜乱钻,抓住树枝就荡,有了荆棘也不怕,他也就由我们了。</h3> <h3>迎着朝霞出门,朝着晚霞归来。2018的元旦,虽然路程由原预计的18公里上升为24公里,历经9小时,过足了瘾,爬够了山,寻得了开口岩。元日,值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