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序</span></h1> <h3>别了,三尺讲台!感谢我所教的最后一班学生送给我的感恩祝福。(请点开播放由2017级高一(23)班同学制作的感人视频)</h3> <h3>感谢阳江一中34年来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我和包容我,感谢亲爱的同事的精诚协作和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h3> <h3>2018年1月27日退休仪式上退休教师合影</h3> <h3>长大后他们都成了我,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中教师。他们曾是我的学生,现在是我的同事。</h3> <h3>民盟阳江一中总支盟员柳显秀代表总支赠送自作的作品。</h3> <h3>摄于2017年6月</h3><h3> 时间过得好快,从立下初心走进师范校园到今天,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间就象是一只无形手,把岁月的书页无情地一页页翻过,它使今天变为昨天,又把昨天变成回忆。当初扎着两条长长辫子,满怀激情走上教师路的我,如今芳华已逝,青丝染霜。从今天起,我将离别三尺讲台,开启我的新人生。回首这段人生,有积淀、有收获,也有点点遗憾……</h3><h3> </h3> <h3>摄于1979年7月 东风二路旁</h3> <h3>摄于1985年10月 鸳鸯湖</h3> <h3> 34年的一中情,34年的桃李缘,34年的园丁路,一中故事历历在目,我从尘封的记忆中选取部分照片制作这个电子相册,追忆我漫长而平凡的教师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作为离别教坛的记念。</h3><h1><br /></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篇:一中情</span></h1> <h3>34年前,那是1984年的夏天,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从这条两旁种满木麻黄树的校道走进了阳江一中,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h3> <h3>初为人师第一年,我在这栋二层的小黄楼里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书写着一个个难以忘怀的园丁故事。三个班每周15节的英语课、一个班主任和高一级的英语备课组长三个担子同时落到我稚嫩的肩上。</h3> <h3>这是一起大学毕业分配到阳江一中工作的伙伴们,他们是李欢老师、佘建军老师、冯正谦老师、罗泽桓老师、杨计新老师和岑自富老师,我们之中的四位一直共事到现在。(摄于1984年)</h3> <h3>这是1993年"五四"青年节退团时,张奋忠校长亲自题字签名的退团纪念册,这份仪式感至今历历在目。</h3> <h3>我使用过的第一代阳江一中校章(1988年)</h3> <h3>我使用的第二代校牌(1992年)</h3> <h3>我使用过的第三代校牌(2001年)</h3> <h3>使用中的教师证</h3> <h3>腾飞的天鹅,阳江一中的标志性建筑,我见证了它的建设和搬迁。1984年,作为高一(2)班班主任的我每周三下午的劳动课带着一大群少男少女从望瞭山麓挑泥到旧校区科学楼前填建天鹅池的凹地。2010年12月,腾飞的天鹅来到新校区。无论天鹅飞到何处,我都不忘和它留个影。</h3> <h3>摄于1987年10月</h3> <h3>摄于2007年11月</h3> <h3>摄于2015年11月</h3> <h3>摄于2017年11月</h3> <h3>一中,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以下是部分"家庭成员"的合影。</h3><h3>英语科组老师合影(2000年11月)</h3> <h3>英语科组老师合影(2010年10月)</h3> <h3>1999年10月带学生看航展留影</h3> <h3>摄于2000年6月 旧校区榕树下</h3> <h3>2001年4月英语科组外出部分老师摄于张家界</h3> <h3>2001年4月英语科组盟员老师摄于张家界</h3> <h3>2002年三八节活动珠海圆明新园</h3> <h3>2003年11月带高一学生军训时于军营留影</h3> <h3>2003年于阳东东湖</h3> <h3>2007年11月科组部分老师 德天瀑布景区合影</h3> <h3>1999年12月于旧校区教学楼</h3> <h3>亦同学亦同事,摄于2003年于桂林</h3> <h3>2016年3月三八节活动于开平</h3> <h3>2016年3月三八节活动 闸坡花海</h3> <h3>2017年三八节市教育系统女子排球赛与教练、排球女将们合影</h3> <h3>2015年3月校园里</h3> <h3>热心聪颖的美女同事,工会的工作帮我不少忙。(摄于2018年1月26日 学校工会办公室)</h3> <h3>2014年11月于学校升旗广场</h3> <h3>2015年教师节于高一教学楼前</h3> <h3>2015年11月于学校艺术楼前</h3> <h3>2017年3月校园的垂枝红千层中留影</h3> <h3>2017年10月校道的异木棉</h3> <h3>一中同事新居入伙大型圆子宴做主厨</h3> <h3>2014年下半年,漠阳江东河边非法垃圾场严重污染漠阳江,焚烧毒气使一中学子掩鼻学习,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向有关部门投诉数次无法得到解决。</h3> <h3>为一中6000多学子,为滨海新区的居民,为阳江的母亲河,为阳江的蓝天碧水,时任市政协委员的我在2015年2月市政协六届四次会上呼吁,提出整治漠阳江东河边非法垃圾场的建议,并马上得到了整治,还一中师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篇:桃李缘</span></h1> <h3>世间有这么一种情缘,就是师生情缘。我感恩我的生命里有这样的情缘。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让老师听到花开的声音,是你们让老师最具有成就感,是你们让老师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是你们让老师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这份桃李情缘永存心间!</h3><h3> </h3> <h3>1997年11月初二(6)班公开课视频片段</h3> <h3>2002年11月,军训时在军训基地与教官和学生合影</h3> <h3>摄于1998年6月 旧校区</h3> <h3>与我的得意学子之一Jimmy 合影(摄于2005年5月 深圳)</h3> <h3>师生相会百年校庆时</h3> <h3>2012年1月,参加91届学生毕业20年聚会时与当年的学生会主席黄伟同学合影</h3> <h3>2012年1月,参加91届学生毕业20年聚会时与当年的英语科代表合影</h3> <h3>2012年1月,参加91届学生毕业20年聚会时与同学伉俪合影</h3> <h3>与2008届毕业生合影</h3> <h3>2011年7月与新校区第一届毕业生,英语科代表合影</h3> <h3>2018年2月与2003届学生欢聚在阳江民盟组织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时</h3> <h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1990届学子合影,他现在是阳江一中的教务处副主任。(摄于2018年1月26日)</h3> <h3>2017年11月,参加87届高三(1)班同学毕业30年聚会。</h3> <h3>与参加87届(1)班毕业30年聚会的部分师生合影(摄于2017年11月)</h3> <h3>这是我离别教坛前所教的最后一班学生—-高一(23)班</h3> <h3>2018年1月24日,我上完教师生涯的最后一节课后与我的学生留影。</h3> <h3>给老师送上素描作品</h3> <h3>感恩·祝福</h3> <h3>我的英语科代表</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篇:园丁路</span></h1> <h3>阳江一中,我生命中的重要驿站,我的园丁路从这里启程,也是在这里结束。我犹如一位摆渡者,把一批批有志的青春少年送达彼岸。我不忘初心,矢志不移,在一中校园挥洒着我的青春汗水,燃烧着我的激情岁月,积淀了我的人生。一中伴我成长,我伴一中壮大!</h3> <h3>入职时的工作证、工会会员证</h3> <h3>1988年撤县建市换发的工作证和工会会员证</h3> <h3>教过的教材一</h3> <h3>教材二</h3> <h3>教材三</h3> <h3>教材四</h3> <h3>部分备课本</h3> <h3>用自制教具上课(摄于1997年11月)</h3> <h3>2001年12月级组办公室</h3> <h3>2006年12月旧校区级组办公室</h3> <h3>2013年11月于新校区级组办公室</h3> <h3>2017年教师节在"恩师茶聚"活动启动仪式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h3> <h3>2018年1月于级组办公室</h3> <h3>新校区10平方小屋1513房,是我备课和歇息的地方。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有卧室、"书房"、"客厅"、"厨房"和卫生间,谁将成为这小屋的下一任主人?</h3> <h1><font color="#ed2308"> 结束语</font></h1> <h3>终点,起点...退休是人生的又一个驿站,也是人生一个新起点,我的第二个"青春"从这里启航,从此过上一个不被工作支配的自由人生,从"谋柴米油盐事,教ABCD书"的紧张生活模式将转化为"做所爱之事,享美丽人生"的轻松自在模式。</h3> <h3>也许读好书、做美食、赏美景、健体态、逗外孙会是新生活的主旋律。</h3> <h3>别了,三尺讲台!尽管有些许留恋和不舍。见惯了一起共事的好友,看惯了校园的一草一木,听惯了上课的铃声,用惯了掉抽屉的办公桌,还有10平方的温馨歇息小屋,校园里一切的一切,将成为我永恒的回忆。我永远祝福阳江一中年年桃李,岁岁芬芳!人才辈出,誉重声隆!</h3> <h3> 黄齐基老师(中)是一位全国优秀教师,我初为人师时与他同一办公室,一直受教,这是黄老师为我作的对联:</h3><h3> 瑞雪琴台</h3><h3> 筑杏坛三尺, 瑞雪欣登圆梦台,</h3><h3> 为慈母,为良师,为益友;</h3><h3> 留新绿一方,琴台乐奏当年韵,</h3><h3> 化春风,化细雨,化香泥。</h3><h3><br /></h3> <h3>2018年1月27日退休纪念</h3> <h3>阳江一中艺术楼</h3> <p>(在学校举行的教师退休仪式上,我所作的退休感言)</p><p>尊敬的陈恕校长、亲爱的同事们:</p><p> 首先感谢阳江一中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我,包容我,感谢亲爱的同事的精诚协作和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p><p> 今天,我退休了。</p><p> 时间过得好快,从立下初心走进师范学院校园到今天,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间就象一双无形的手,把岁月的书页无情地一页页翻过,它使今天变为昨天,又把昨天变成回忆。当初扎着两条长长辫子,满怀激情走进阳江一中开启教师路的我,如今芳华已逝,青丝染霜,从今天起,我将离别三尺讲台开启我的新人生。回首这段人生,有积淀、有收获,也有遗憾……</p><p> 阳江一中,我生命中的重要驿站,我的园丁路从这里启程,也是在这里圆满结束,我犹如一位摆渡者,把一批批有志的青春少年送达彼岸。我不忘初心,矢志不移,教书育人三十四载,在一中校园挥洒着我的青春汘水,燃烧着我的激情岁月,积淀了我的丰富人生。一中伴我成长,我伴一中壮大!</p><p> 终点,起点。退休是人生的又一个驿站,也是人生一个新起点,我的第二个"青春期"从此启航,从此过上一个不被工作支配的自由人生,从“既谋柴米油盐事,又教ABCD书"的紧张生活模式将转化为"做所爱之事,享美丽人生"的轻松生活。</p><p> 别了,三尺讲台!尽管有些许留恋和不舍,舍不得见惯了一起共事的好友,舍不得看惯了校园的一草一木,舍不得听惯了的上课铃声,舍不得用惯了掉抽屉的办公桌,还有10平方的温馨歇息小屋,校园里一切的一切,将成为我永恒的回忆。我永远祝福阳江一中年年桃李,岁岁芬芳,人才辈出,誉重声隆!</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