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心灵的一场盛宴

化石

<h3><b>非常感谢"北青报副刊编辑部"和"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举办的这场追思会暨《史铁生全集》出版发布会。七年前的12月31号,史铁生离开了他的亲人,七年后的今天我们齐聚一堂纪念他。</b></h3> <h3><b>北青报大厦一楼签到处的&quot;海报&quot;</b></h3> <h3><b>大厦20层的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b></h3> <h3><b>这场活动的主持人央视记者张越认真地在做准备工作。</b></h3> <h3><b>会场上的电视屏幕滚动播放有关史铁生的相关图片和信息,听到陕北民歌的旋律再配着史铁生先生插队时期的照片禁不住伤感。</b></h3> <h3><b>31号下午两点半特邀嘉宾进场,走在最前面的是著名诗人邵燕祥先生,紧接着是《史铁生全集》编辑隋丽君女士。</b></h3> <h3><b>著名诗人食指先生和北京出版集团资深编辑隋丽君女士入场</b></h3> <h3><b>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女士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第一次现场观看她的主持。她的博学多才,现场应变组织能力非同一般。</b></h3> <h3><b>北青报副刊陈新主编</b></h3> <h3><b>史铁生妹妹史岚女士</b></h3> <h3><b>史铁生写作领路人柳青女士</b></h3> <h3><b>活动首先由陈新主编致开幕辞</b></h3> <h3><b>再由84岁高龄著名诗人邵燕祥先生开讲,他高度评价《史铁生全集》走在了思考的前列。他说组织这样的纪念活动可以团结陕北知青这一代朋友,同时突破影响,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铁生的朋友,让铁生的精神传承下去。</b></h3> <h3><b>接着曾在现代文学馆工作如今是资深媒体策划人陈镭先生(《感动中国》和《艺术人生》栏目的组织者)在深情地追忆与铁生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他提到铁生作品"山"和"水"及"叛徒"意向为大家解读铁生作品做了非常好的引领。</b></h3> <h3><b>接着安排刘明先生,他在去年北大组织的追思会上声情并茂地朗诵的《秋天的怀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他给大家带来了《合欢树》,也是非常震撼人心。</b></h3> <h3><b>清华校友艺术团导演刘明先生朗诵《合欢树》</b></h3> <h3><b>北京出版集团资深编辑隋丽君女士在给大家介绍《史铁生全集》诞生记。</b></h3> <h3><b>装帧精美的《史铁生全集》</b></h3> <h3><b>包装盒设计得高大上</b></h3> <h3><b>特别订制的史铁生邮折您不想拥有吗?</b></h3> <h3><b>电影导演王超与音乐人董卫先生深情回忆铁生与电影的深深情愫。史铁生的名篇《命若琴弦》,九十年代初被陈凯歌改编拍成了电影《边走边唱》,入围了当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边走边唱》这部电影听说过,还不知道是根据铁生的作品改编的呢。</b></h3> <h3><b>《边走边唱》的剧照</b></h3> <h3><b>张越女士采访食指先生,食指先生即席朗诵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b></h3> <h3><b>食指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作品</b></h3> <h3><b>学者、北京知青王克明先生给大家介绍史铁生作品中的陕北民歌,他即席演唱了宋元明清民国及当代民歌。</b></h3> <h3><b>陕北民歌《脚夫调》</b></h3> <h3><b>王克明先生在演唱陕北民歌信天游</b></h3> <h3><b>热心读者在朗诵史老师作品</b></h3> <h3><b>哲学教授何怀宏读文章追念史铁生先生。</b></h3> <h3><b>何怀宏先生在朗读作品缅怀史铁生先生</b></h3> <h3><b>史铁生先生的昔日插友黑先生即席发言,当他唱了一句信天游,听着听着我的两眼也潮湿了。</b></h3> <h3><b>导演张博(音)计划拍一部以铁生为原型的电影,他本人酷爱铁生老师的作品,他特别愿意用铁生老师的作品表达自己的心声。</b></h3> <h3><b>张先生的声音浑厚,朗诵作品听起来掷地有声,正如&quot;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quot;一样。每个人读铁生老师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收获。</b></h3> <h3><b>跟去年一样还是岳建一老师压轴做最后的总结。不知道是不是跟岳老师心有灵犀呢?感觉他深情追忆铁生老师说的话时,我就有些动容。</b></h3> <h3><b>去年北大追思会有幸结识了史岚女士,她为人谦和平易近人,立刻就喜欢上她了。不愿意抛头露面的她禁不住在(12月31日)发文追念哥哥。2017年12月31日举行《史铁生全集》发布会,这是对铁生老师最好的纪念与慰藉。</b></h3> <h3><b>与尊敬的史岚女士合影</b></h3> <h3><b>铁生生前亲友与热情的读者</b></h3> <h3><b>有幸在&quot;史铁生研究会&quot;上签名</b></h3> <h3><b>自己的大名也在其中非常自豪</b></h3> <h3><b>追思会及作品发布会结束后有幸与邵燕祥先生合影,这位当代诗歌的领军人物依然风采依旧,也愿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吧。</b></h3> <h3><b>还误以为克明先生是有西北血统呢,地道的北京人把陕北民歌演绎得这么好,作品来自于生活吧,有陕北插队的经历自然会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吧。</b></h3> <h3><b>略带川渝地区口音的岳老师恐怕是对铁生老师最有感情的老友之一吧。希望我们这样的活动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b></h3> <h3><b>可喜可贺的是今年我开设的"走读北京"选修课其中的专题就是介绍史铁生先生其人其事和作品赏析,这一内容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课外选修课多达二十余人报名。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史老师,了解史老师,学习史老师的优秀品质。也愿史老师的作品指导自己和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