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定检中队珍藏的老照片

刘智堂

<h1>  战友们看到的这张老照片是早几年,部队的机库前繁忙维修歼-6场景,从画面上看和我们中队战友们当年维修现场和工作环境一模一样。当年我们在部队的时候,也是从事在这样的工作,给飞机进行定期维修和检查,说起来中队的工作也是比较繁忙和比较辛苦的。既要保证飞机按照要求及时出厂参加飞行训练,还有做好协作外场飞机故障排除,特别是做好有些机件的检查和校验,以确保故障得以排除。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以检修为主,若时间紧就先领新件更换有故障件。</h1><h1>  1981年元月5日,24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部队所有飞机都处于保证飞行良好状态。在这之前,机务大队也接到上级有关部门通告,有一批正在使用的发动机需要拆下送厂进行改装,大队经过普查有四架飞机列入了更换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团,大队领导及时做出决定,立即组织飞机抢修工作。定检中队接到任务,及时部属和安排,中队兵分两个大组,可以说全中队干部,战士都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当时的零陵地区气候是少见的寒冷,大家冒着严寒,加班加点,两天时间就使飞机恢复适航状态,为保证部队战斗力,保证飞机安全正常提供了可靠的保障。</h1><h1> 从画面上来看,左侧场面,飞机应该是进行了发动机的更换工作,战友们在准备着试车架的安装工作。这样的工作主要是对发动机的全部检查,试车一切正常,然后再安装飞机尾部,再对相关系统再进行检查测试,飞机就恢复到可以适航状态,由执管维护中队接回飞机,参加飞行和训练。</h1> <h1>  这组镜头战友们肯定记忆犹新各就各位在完成检修检测工作(2)</h1> <h1>  我在部队服役时,我们定检中队的主要工作,按当时部队飞行机务条例规定,每架飞机飞行50小时,100小时,200小时就要做一次定期检修维护,发动机200小时就要拆下送修。此外,中队还要承担零修和协助排除外场中队在飞机维护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因此,中队的维修工作量是由飞行小时和飞行任务所决定的。</h1><h1> 我们的宗旨:面向外场,面向飞行!</h1> <h1>特设分队电气组老兵们: </h1><p class="ql-block">王连雨 刘杰贵 王占好 朱新乐 易伯南 邓耀田 </p><p class="ql-block">毛少明 阮信余 陈 辉 李善标 张文松</p> <h1>特设分队仪表组老兵们:</h1><h3></h3><h3> 林修启 邹伏香 谭 贵 苏柏成 李荣发 </h3><h3>崔少金 吴荣来 朱新乐 邢永会 胡晓生</h3> <h1>特设分队老兵们:</h1><p class="ql-block"> 胡晓生 李云熙 朱新乐 吴荣来</p><p class="ql-block"> 王连宇 邹伏香 李荣发 苏柏成</p> <h1>无线电分队老兵们:</h1><h3></h3><h3>张俊国(湖北65年 )刘书元(天津71年)鲁平平(北京69年) </h3><h3>苏荣兴(北京65年)荣金星 (上海73年)李乌鸡 (音)(汕头69年)</h3> <h1>胡分队长:照片上的战友们入伍时间大约从六零年到七三年、有的我也忘了名字。这是朱主任发给我的、大家看看!</h1><h3></h3><h1>从上到下:李梓孝 陈辉 林秀啟 刘沛成 钱丙杰 唐xx 林锦林 朱新乐 鲁平平 刘宝元 林先胜总计:11人。</h1> <p class="ql-block">朱主任:老照片的战友是:</p><p class="ql-block"> 黄韦章 张殿英 李善标 苏荣兴</p><p class="ql-block"> 扬凤刚 朱新乐 叶务本</p> <p class="ql-block">我分配到中队时,任 茂任机械分队长,在检查发动机。</p> <h1>  老兵的风采一一朱新乐大哥<br> 椰林深处 <br>    <br>  那天在群里,偶遇朱新乐,朱大哥。他是我在原海航24团定检中队时的特设分队长。我在1975年4月间调入定检,认识了这位可敬的朱哥。他1965年入伍,人高马大,身材魁悟,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脸上常挂着微笑,在中队很有人脉,技术精湛,业务超群。他喜好体育,篮球与排球打的都不错,作风勇猛顽强,一般人可不是他的对手,生龙活虎的,是中队球队的主力。<br>  我在定检的时候,中队长杨凤刚,指导员张殿英,副队长叶务本,机械分队长麦伯宁,修理分队长苗育志,特设分队长是朱哥,军械分队长王德飞,无线电分队长苏荣兴。这些干部中,除叶务本6O年入伍,麦伯宁是1963年入伍的外,其余几乎都是65年的老兵了。<br>朱哥随后到机务大队和团里任职。我记得,我们曾在83年一起去陵水出差,接回了二十五团移交的装备器材。<br>  几十年过去了,朱哥风采依旧!<br>我不曾忘记战友们!我们定检中队那点儿事儿!<br>祝福朱哥,祝福战友们!</h1><h1><br></h1> <h1>朱主任参加飞行日</h1> <h1>智堂:同我合影的是原二中队孙开礼,山东日照人。</h1> <h1>  朱主任与机务大队大队长苟进书,在对飞机操作系统进行检查!</h1> <h1>苗育志 吴克云</h1><h3></h3><h1>叶增华 刘禄久</h1> <h1>鲁平:我能认出的战友(从左至右)</h1><h1>一排:刘业衡(湖南70年兵)孙结实(河南69年兵)杨丛峰(四川69年兵)张心愿(河南69年兵);</h1><h1>二排:李春明(河南61年兵)钱秉杰(江苏62年兵)黄国成(广东60年兵)鲁 俊(武清71年兵)任 茂(武清71年兵);</h1><h1>三排:张明山(北京69年兵)林先胜(青岛68年兵)刘禄久(湖南70年兵)叶务本(江苏60年兵)黄小华(广东 )</h1> <p class="ql-block">朱志成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麦中队长:这是咱俩在108号机前的合影留念,很怀念和战友们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岁月!</span></p> <h3>蔡育学,林修启,苗育志,</h3><h3>张殿英</h3><h3>李梓孝,田景华</h3> <h3>又收到几张中队领导们老照片,请战友们欣赏:</h3> <h1>机械分队:徐长明 闫建朝 张明庆 卢永祥</h1><h3></h3> <h1>胡玉江指导员。这张老照片是在南地勤营区照的,记得下部队时,在南地勤住了约半年,后随中队搬迁到机库工作区。对面机窝和歼六飞机得仔细看。</h1> <h1>  在1976年大队机务维修考核中,机械分队受到团表彭和嘉奖。</h1><h3></h3><h3> 于景宏 徐长明 郭心亮 袁桂学</h3><h3> 张明庆 闫建朝 林锦琳 卢云祥 任 茂</h3> <h1>刘保元分队长在南地勤机库前与102飞机。</h1> <h1>林锦琳老兵和刘保元分队长在加来机库前合影。</h1> <h1>  林锦琳 李梓孝 家属<br>顾礼康 林秀启 陈富根 田景华</h1><h3></h3><h1><br></h1> <h1>  顾礼康 刘禄久 李梓孝 傅贤明战友合影</h1><h3></h3> <h1>   屠存奎老兵荣立三等功<br>  一九八零年夏天,加来机库的大铁门发生故障,卡得死死的关不上了,上报场站部门后,迟迟不见有人来修理,这可急坏了中队领导,面对即将来临的强台风,中队领导把任务交给了春奎等同志,要求在三天内修复大门。经过检查,他们发现是由于大门下部一个滑轮破损而卡在滑道中,要拆掉大门,才能更换滑轮。春奎等战友克服困难,冒着风险<br>用吊车升起大门,拆下破碎的轮子,临时又买不到新品,又自己加工制作更换,用了二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大门开关自如了,台风来临时,机库封闭良好,保护了武器装备的完好。为表彰春奎的突出贡献,团里给了他三等功!发给奖章和一个大号茶缸,春奎退役时,把茶缸送给了胡哥做纪念。之后,部队又补发了一条印有三等功字样的毛巾,胡哥一直珍藏着,有朝一日交到它的主人手中!如今,毛巾也终于回到了春奎身边!<br>也许一把小小的工具,一条毛巾算不了什么,但看出了胡哥的为人,<br>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胡哥做出了最美的诠释。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胡哥可交也!我和战友们庆幸能有胡哥这样的战友!<br>我来到胡哥家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br> <br> 杨树发<br> 2018.04</h1><h3></h3> <h3>机械分队老兵们:</h3><h3>于景红 郭心亮 袁桂学 孙结实 厉子俊 徐长明</h3><h3>任 茂 陈宝祥 张明庆 卢云祥 闫建朝 林德舟</h3> <h3><font color="#010101">机械分队老兵们:</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于景红 赵华清 徐长明 刘明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林锦琳 张明庆 任 茂 吴长华</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卢云祥 麦伯宁 闫建朝 倪建平</font></h3> <h3>特设分队电气组战友们</h3> <h1>机械分队战友们:</h1><h3></h3><h3> 郝建国 卢永祥 袁桂学</h3><h3> 闫建朝 孙结实 郭心亮</h3> <h3>机械分队第二组战友们:</h3><h3><br></h3> <h3>叶永洲 刘光贵 邹伏香 李善标 刘杰贵</h3><h3> 刘树元 王连宇 毛少明 殷忠志</h3> <h1>特设分队仪表组的战友们(2)</h1><h3></h3><h3>金 辉 刘建新 陈宗飞 苏柏成 谢建国</h3><h3>魏永彬 胡晓生 徐令栋 郭建宏 李国春</h3> <h1>军械分队战友们:</h1><h3></h3><h3> 李立国 肖恩明 毛瑞福</h3><h3> 沙登满 杨晋利</h3><h3> </h3> <p>于景洪 闫建朝</p><p>张明庆 李洪光</p> <h1>炊事班战友合影:</h1><h3></h3><h1>翟永刚 史占荣 苏柏成 赵福生 徐水洋</h1><h1> 赵锦洪 张明庆 董 剑 孙志富 </h1> <p class="ql-block">修理分队老兵们:</p><p class="ql-block">许涵良 蔡育学 <span style="font-size:18px;">顾礼康 王正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苗育志 刘保元 金海龙</span></p> <h3>机械分队战友们又完成一架飞机维修工作!</h3><h3> 沈维元 张增庆 潘益亭 卢永利</h3><h3> 朱志成 麦伯宁 周永成</h3> <h1>李代友和杨旅海在军训毕业后合影。</h1> <h1>无线电分队战友们:</h1><h3></h3><h3> 吴 刚 张维德 刘川平</h3><h3> 孔苏荣 任永弟 李 彬</h3> <h1>特设分队仪表组战友们:</h1><h3></h3><h3> 邢永会 郭维庆 周建坤 刘建新</h3><h3> 郭建宏 陈鑫发 胡晓生 李国春</h3> <h1>军械分队战友们:</h1><h3> 肖恩明 杨晋利 李立国</h3><h3> 潘子成 翟永刚 毛瑞福</h3><h1>李立国:见照片,想往事,忆情怀,回味无穷!</h1> <h3>《1》蔡育学.邢永会 《2》 荣金星</h3><h3>《3》 林德舟 《4》 陶益明 </h3> <h1>邢永会:这是76年冬与春奎战友在平顶山下照的雪景,那是湖南难得的一遇难得一见的雪!为显示零陵雪天真实,只有平顶山山坡有雪有景!</h1> <h3>刘禄久 李健民 吴长华 刘业衡 张宏玉 倪建平 麦伯宁 李凤春 鲁 俊 冯金流 郭松奇 刘友成 李一明</h3> <h1>零陵下雪了</h1><h3></h3><h1>邢永会 苏柏成</h1> <h1>零陵下雪了<br>麦伯宁 蔡育学</h1><h3></h3> <h1>军械分队的战友们:</h1><h3></h3><h3> 王 琪 沙 登满 孙文祥,</h3><h3> 蒋茂荣 刘永祥</h3> <h1>中队当年文艺青年 肖恩明(指导员)小提琴表演。</h1> <h1>特设分队电气组的战友们。殷老兵在说什么?</h1><h3></h3><h3> 刘杰贵 钱永正 殷忠志 卞同华 刘乃夏</h3><h3> 刘智堂 柯光彩 钟明亮 张如生</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组飞机维修工作后:</font></h3><h3>张宏玉 卢永利 冯金流 张增庆 王来发 沈维元 于景宏 麦伯宁 李一明</h3> <h3>《1》鲁指导员,林秀启〈2》蔡育学,刘禄久〈3〉 蒋茂荣,张建平</h3> <h1>中队部分广东籍老兵们:</h1><h3></h3><h3>曾建雄 麦伯宁 冯金流 谢建国</h3><h3> 赵锦洪 李天祥 钟明亮</h3> <h3>特设分队郭建宏 周建坤战友</h3> <h1>朱新乐主任,孙结实机械师,张文松特设师,万继真分队长参加中队组织的节假日湘江游泳活动。</h1> <h3>战友们在湘江边休闲观景</h3> <h1>无线电分队雷达组:</h1><h3></h3><h3> 孔苏荣 徐根彪 任永弟 曾剑雄</h3> <h3>蒋茂荣,任永弟战友</h3> <h3> Xxx 金岳健 孟宪常</h3><h3> 唐晋刚 蔡育学 戴传乾</h3> <h3>(1)蔡育学,王正清(2)张 洁,汪 洋(3)韩晓明,朱建华</h3> <h3>修理分队戴传乾战友在歼教一6前。</h3> <h3>李少同战友</h3> <h3>特设分队于建泽战友</h3> <h3>  飞行员, 张俊国</h3><h3> 潘益亭,蔡育学</h3> <h3>机械分队涂 勇.王 坚战友</h3> <h3>沙登满 钱建国 潘子成战友。沙老兵提干啦!</h3> <h3>(1)杨舜安,鲁平平(2)邢永会,肖恩明(3)韩晓明,汤厚根</h3> <h3>军械分队的四大骨干</h3> <h3>初到海南岛的加来机场,桂学,登满,田明</h3> <h3>我们无线电分队的酷小伙们</h3> <h1>特设分队电气组战友们:</h1><h3></h3><h3>张如生 刘解贵 钟明亮 柯光彩</h3><h3> 刘光贵 刘智堂 王正伟</h3> <h1>加来机场老机库里,我们又回来了:</h1><h3></h3><div> 秦达兴 孔苏荣 李一明 荣金星</div><h3> 张增庆 王稼胜 任永弟</h3> <h3>中队宿舍楼前那几年绿化真漂亮</h3> <h3>@蒋毅(茂荣) :穿深兰色水兵服的战友是叫什么名?其他战友都认识。</h3> <h1>  这张老照片是殷忠志老兵提供的珍藏版。是我分配到特设分队电气组前刘杰贵特设师,钟明亮,殷忠志,刘光贵老兵大家在一起对飞机起动系统起动箱进行故障排除。电气组1978在师,团维修业务考核小组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师宣传科专门报道。</h1> <h3>军械分队新老战友们</h3> <h1>部队在零陵机场时,战友们曾经居住过的中队宿舍楼,照片是中队董 健老兵故地重游拍摄的!(1)</h1> <h3>(2)</h3> <h3>中队维修飞机用的机库现貌(3)</h3> <h3>看到大飞机(依尔一14)飞来了,战友们照个相</h3> <h1>零陵机场南起飞线准备飞行现场</h1> <h1>中队维修突击队的年轻队员们:</h1><h3></h3><h3> 刘建新 卢永利 李天祥</h3><h3> 张宏玉 王来发 张增庆 卞同华</h3> <h3>中队花池照个相确实漂亮。据战友们讲楼前花池大约是1984年美化建造的</h3> <h3>我们也和大飞机(依尔一14)合个影</h3> <h3>程庆(修理)房恭岐(无线电)贾明昆(特设)战友</h3> <h3>82仪表贾明昆,83电气冯焱华,83仪表张天功</h3> <h1>我们当年维护过的歼-6飞机驾驶舱</h1> <h3>分队孔无线电师,稼胜老兵</h3> <h3>我在部队一次完成DG一6的检修时</h3> <h3>站在平顶山,眺望飞行区</h3> <h1>经过精心维修后的战机,按时投入拂晓双机起飞飞行训练!</h1> <h1>飞机安全返航着陆,见过的最漂亮的减速伞!</h1> <h3>零陵机场南停机坪的风景</h3> <h1> 我们二十四团的军旗<br>  海军航空兵第8师24团历史沿革<br>  24团的前身是海军航空兵独立第一团1953年1月组建,1954年4月正式颁布番号为海航9团,隶属海航3师建制。<br>  1955年4月,海航3师9团改建为侦察机团,番号改为海航独立第一团。<br>  1955年11月至1959年6月,该团先后由海航6师、海航4师、海航2师代管。<br>  1959年7月,转隶南海舰队航空兵建制。<br>  1960年8月,改番号为海航24团,<br>  1963年8月,调归海航8师建制。<br>  1960年8月,开始组建海航第八师,至1963年8月30日该师正式成立。下辖第四、二十四团。<br>  1960年8月16日,海军海司务字第374号命令,根据国防部1960年7月30日参务字第51号批复:组建海军航空兵第八师,进驻陵水机场,归南海舰队航空兵建制。航空兵独立第一团改称为第二十四团,划归该师建制。<br>  1963年11月4日,海军海司务字第415号批复海军航空兵部,海军航空兵第四、二十四团调归航八师建制。<br>  1974年1月,二十四团参加西沙自卫反击战。<br>  1979年2月,二十四团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br>  1976年,海航第八师:师训练大队改建为海军航空兵第二十三团。海军航空兵第四团改称第二十二团,归航空兵第八师建制。<br>  1985年,精简整编,撤消了1976年组建的二十三团建制,二十三团一部并入我团。我部编制一直保留至今。 </h1><h1> 1986年,我们定检中队撤消与八师桂平修理厂合并。</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