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战争河的铁兵们

小月

<h3>  </h3><div>___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二师六团十一连战友纪实</div><div>1968年3月湖北省沔阳县(现仙桃市)1680名18至22岁的男青年应征入伍了。他们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向往着机枪手枪坦克绿军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汉江码头踏上了运兵的轮船……</div><div><br></div> <h3>1968年3月在沔阳县(现仙桃市)征兵的部队最高首长</h3><div>六团副团长潘成忠</div> <h3><br></h3><div>他们来到广西桂林奇峰镇47军的军营进行新兵训练。</div><div>三个月后,他们才知道,他们的部队是铁道兵二师(代号5752部队)六团(代号5806部队)老部队正在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争,他们也即将入越加人老部队,成为国际主义战士。</div> <h3>  新兵训练时部队为每个战士拍了一张登记像。</h3><div>后来才知道如果他们在战场上牺牲了,这张照片就是他们的遗像。</div><div>多么凄美!多么悲壮啊!</div> <h3>新兵训练结束后,他们换上了灰白色军装,不带红色的帽徽领章,带上了越南军队的帽子。</h3> <h3>1968年5月20日晚,广西边陲小镇凭祥,他们在欢送人群的嘱咐和祝福声中,在友谊关前宣誓后踏上了越南国土,进入了越战战场……</h3> <h3>友谊关(曾叫镇南关),46年前他们在这里宣誓:为了保卫祖国,支援越南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以洒热血,献生命!要当好国际主义战士!要为五个伟大争光!(伟大的领袖、党、祖国、军队、人民。)</h3> <h3>迎接他们的有来自湖南常德、华容,湖北荆门、石首、监利,广东等地的老战友。</h3> <h3>从1968年5月20日至1969年12月29日他们在越南战斗、工作、生活了21个月。</h3> <h3>1968年,二排七班在越南石求驻地操场上的留影</h3> <h3>十一连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越南和回国后多次参加师团汇演。</h3> <h3>十一连在越南石求时的炊事班。</h3> <h3>六团在越南活捉的美国飞行员</h3><div><br></div> <h3>战争环境,留影不易,有限的照片,记录了他们在越南的点滴生活。</h3> <h3>十一连在越南参加了石求铁路和铁路桥,同模火车站的修建和抢修,有的还参加了北江铁路桥的抢修。</h3><div><br></div> <h3>1969年底他们回国了,铁二师在湖北枣阳县进行了三个月的整训。这是十一连的整训驻地----琚湾区棉花厂。</h3><h3>棉花厂的大门还在。</h3> <h3>1970年3月,铁二师挥师陕西省安康地区,参加“三线建设”重大工程----襄(阳)渝(重庆)铁路会战。</h3><div>六团驻紫阳县洞河,十一连驻廖叶沟。</div><div>紫阳县是当时全国七个没有公路县之一。</div><div>他们为紫阳县修建了第一条公路。</div> <h3>十一连承担的是廖叶沟至阳坡全长1259米的隧道。</h3> <h3>秦岭是汉江的源头,十一连在廖叶沟的自建营房在汉江旁,江边是他们照像的首选地。</h3> <h3>回国后,十一连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群文武双全的军人。</h3> <h3>廖叶沟里“三勇士”梁治洲、向继海、王义强。</h3> <h3>2014年5月答帮筹、刘俊华、梁治洲、顾杰全偕夫人、张泽芳偕夫人在时隔46年后重新寻访了越南驻地。</h3> <h3>他们在友谊关前合影并重新宣誓。</h3><div>这次的誓词是要把老年阶段的生活过得美好!精致!</div> <h3>友谊关(曾叫镇南关),46年前他们在这里宣誓:为了保卫祖国,支援越南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以洒热血,献生命!要当好国际主义战士!要为五个伟大争光!(伟大的领袖、党、祖国、军队、人民。)</h3> <h3>他们为在年轻时参加了越战,保卫了祖国,支援了越南,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而自豪!</h3> <h3>踏上越南国土,首先拜谒了长眠在越南的战友。</h3> <h3>祭扫凉佳烈士陵园并与越南守墓人合影。</h3> <h3>祭扫陶美烈士陵园</h3> <h3>一支队共有297名官兵牺牲,十一连有9名战友牺牲。</h3> <h3>在翻译的帮助下,经过两天的寻找,终于找到了在石求的驻地。</h3> <h3>这是二排住过的庙(改建翻修过)</h3> <h3>这是一排住过的庙(原样原貌)</h3> <h3>十一连连部住地改建成一乡级政府机关。与武装部长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一排前面的那几棵古树更老了,但都还枝繁叶茂。</font></h3> <h3>这是六团团部驻地----越南贵武县大寺庙。</h3> <h3>在团部工作过的顾杰全战友在他曾经住过的地方伫立很久,感概万千。</h3> <h3>这是十一连修建并保卫的石求铁路桥。</h3> <h3>十一连修建同模铁路桥。</h3> <h3>梁治洲、陆冠红参加修建的北江铁路桥。</h3> <h3>十一连主修的同模火车站</h3> <h3>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三条軌铁路。</h3><div>内軌宽1米,跑越南火车,外軌宽1.43米,跑中国火车。</div> <h3>越南河内胡志明主席的办公楼</h3> <h3>参观越南军事博物馆。</h3><div>由于他们有荣誉证书,展览馆很客气的请他们免费参观。</div> <h3>在河内宾馆与越南翻译兼导游吴孟松合影留念</h3> <h3>2012年10月王义强、顾杰全、答帮畴、梁治洲一行驾车重返了陕西省紫阳县。</h3> <h3>这是回国后十一连的整训驻地----枣阳县琚湾区棉花厂。</h3><div>原厂房已拆除。</div> <h3>棉花厂大门还在</h3> <h3>紫阳县洞河段的公路有些险。</h3> <h3>六团团部驻地----洞河。</h3><div>团首长办公室现在还保留着。</div> <h3>洞河至石门沟段的汉江</h3><div>由于丹江口水坝升高,汉江已成高峡平湖,水清景美。</div> <h3>从汉江上看石门沟</h3> <h3>从汉江上看洞河至石门沟的老虎嘴段公路。</h3> <h3>从廖叶沟看大道河</h3> <h3>十一连在廖叶沟的营房地。</h3><div>因汉江水位提高,在山上重修一条公路,原营房地成山坡。</div> <h3>在亲手打通的阳坡隧道前留个影。</h3> <h3>从石门沟看阳坡隧道,隧道巍峨,风景独好!</h3> <h3>从石门沟看小米溪隧道,壮观美丽!</h3> <h3>又喝上了廖叶沟的水</h3> <h3>在洞河旅馆遇到也在寻访的当年的西安学生兵。</h3><div>她们坚决认定,她们是六团的兵!</div><div>她们在陕西成立了联谊会,经常聚会,开展活动。</div> <h3>经历过共同的激情时代,听过同一个起床号声,她们相谈甚欢并互留电话。</h3><div>他们在洞河祭扫了烈士陵园。</div> <h3>2007年1月,由战友周良国发起并出资在深圳举行了40年后的首次聚会。</h3><div>他们从北京、西藏、河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齐聚深圳。</div> <h3>2011年7月,由联谊会组织在湖北宜昌举行了第二次聚会。</h3> <h3>顾杰全、梁治洲在武汉迎接从石家庄来参加聚会的老首长潘副团长及夫人。</h3> <h3>周良国、顾杰全等战友在仙桃与潘副团长及夫人合影。。</h3> <h3>王义强、答帮畴、顾杰全、张泽芳、梁治洲专程赴湖南常德看望指导员熊鑫涛,连长吴运清,副连长高银清,一排长白光中。</h3> <h3>广西陆冠红、王维东、韦锦行等专程赴荆门看望老战友。</h3> <h3>宜昌、仙桃战友同赴沙市看望四排长李国恒。</h3> <h3>答帮畴、梁治洲赴石首看望老班长毕光裕。</h3> <h3>王义强、梁治洲在广西来宾与战友陆冠红、王维东合影。</h3> <h3>张洪昆、梁治洲与仙桃战友联谊会的卢才成、李培根、答帮畴等战友在武汉合影。</h3> <h3>一起去麻城看红叶</h3> <h3>编辑:铁二师六团十一连梁治洲</h3><div>制作:小月</div><div>2018年1月1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