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不再放鸬鹚

刘 实 华

<h3>(引子:河道整治和疏导中……)</h3> <p class="ql-block"> 鸬鹚,不仅是捕鱼的能手,古代还常常把它作为美满婚姻的象征。从营巢孵卵到哺乳幼雏,结伴的鸬鹚会共同经历这一历程。它们之间会和睦相处,相互体贴。众所周知的《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学者认为诗中的“雎鸠”就是鸬鹚。鸬鹚又称鱼鹰,因捕鱼本领高超,可快速潜入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而得名。有的国家和地方,还把鱼鹰当作一项观光项目加以开发。日本长良川上的鱼鹰迄今为止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最重要的观光资源之一,被称为日本的古典画卷。喜剧演员卓别林曾称赞其为“鱼鹰捕鱼是日本的最高艺术之一”。</p> <p class="ql-block"> 早在1981年,美国人便提出了“多军种先进垂直起落飞机”计划,并于1985年1月将这种飞机命名为v-22鱼鹰。v-22鱼鹰的最大特点便是可由前飞状态转换到倾斜或悬停状态,与一般的直升机相比,v-22鱼鹰有着速度高、航程远的显著优点。美国人把这种飞机冠名为v-22鱼鹰,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们对鱼鹰的赞美和喜爱。  在中国,若谈到渔樵文化,不得不谈谈鄱阳湖的余干渔民“鸬鹚捕鱼”习俗,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曾对记者自豪地说:“2010年6月,鄱阳湖捕鱼习俗已被列为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p> <h3>  据民国《余千县志》记载:鸬鹚“啄锐而长,颈能伸能缩,喜捕鱼。瑞江一带渔户视着家畜。见鱼纵使没水,少顷以杵击砧,口中若歌若唱——渔人勒颈取鱼,百不失一。”鸬鹚捕鱼在当地富含文化内涵,至今还有不少鸬鹚捕鱼习俗有关的谚语、故事、渔歌,在余千渔村经久不衰。</h3> <h3>  无独有偶。在湖南临湘的西北端,就有这么一个小渔村———横河堤养殖场。说是说养殖场,其实找不出一两家搞养殖户的人家,全村子里的人,依黄盖湖的汊河河堤而居。除少部外出打工、经商外,绝大部分人一年四季以打渔为业。而他们捕捞的主要工具,便是鸬鹚。祖祖辈辈的横河堤人,根本无田无地,每天起早贪黑,顺汊河划着小木船,进入黄盖湖,放起了鸬鹚。</h3> <p class="ql-block"> 从临湘县城到横河堤养殖场,前后近一小时车程。当你经过或伫立在“横河码头”上时,顺着堤坝往下望,便随时见到不少船只和栖息于竹竿上的鸬鹚,真是一道独特而又美丽的风景线。据了解,鸬鹚的主人多用“白话”与其驯养的鸬鹚进行沟通,渔民以歌代令和不同的节奏,表示捕捉不同的鱼及作业时不同“指令”。对于仅有“喔呵呵依唷呵呵”而无歌词的鸬鹚号子,鸬鹚都能听懂。他们用这种口头秘传的驯养方法能将鸬鹚驯养得非常通人性,使其成为渔民捕鱼的忠实伙伴。</p> <p class="ql-block">  当湖面浸满了这种“喔呵呵依唷呵呵”的号子声,加上鸬鹚在水面和竹竿上上下下的动感,使整个湖面充满了生机。再配上以捕鱼的丰收场景,整个人鸟对话的元素,便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  对了,有件事忘了交代:带鸬鹚捕鱼时,即每天凌晨出发前,必须用绳套套住鸬鹚的脖子,或用一根稻草将它的颈脖子系住。脖套大有讲究,听老人说,套得太紧,鸬鹚会难受,使不上力;套得太松,鸬鹚就会把抓到的鱼吞食到肚子里去,如果吃饱了,鸬鹚就偷懒,不再肯捕鱼。</p> <p class="ql-block">  有时运气好,水里会蹿出一条大鱼。三四只鸬鹚俯冲而冲,啄鱼眼,咬鱼尾,叼鱼鳍……抱成一团。一时间水花四溅,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谁占了上风,只听啪的一声,鱼儿就干净利落地甩在船板上,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光。</p> <p class="ql-block">  放鸬鹚的人一出去就是一整天,中途从不回家的,午餐就在船上解决。其实,他们的午餐很简单,一般都是从家里带过来的饼干、面包及大半瓶水。当然,主人用餐前,会用一种很奇特的手势,吆喝着鸬鹚上船休息。鸬鹚一听便懂,随即在水里扎几个猛子,抖抖翅膀,算是洗个澡,然后飞扑着上船。它们站在船的两舷,静静的打旽,完全跟抓鱼时的生猛有着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 短暂休息后,鸬鹚主人站了起来,拿竹竿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扑扑地钻入水里,湖面上又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浪花在冬日暖阳的柔光中跳跃……</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绿树,碧水……看起来,一切都是极有诗情画意。可实际上,放鸬鹚的人很辛苦,甚至,在他们眼里,完全跟诗情画意沾不上边,因为鸬鹚捕鱼,并非一年四季都适宜。鸬鹚捕鱼的最佳季节是冬天,原因是冬天的鱼儿动作迟钝,很容易被鸬鹚抓住。而热天时,鱼儿很活跃,河里水草多,捕鱼的难度就成倍地增加。另外,夏天也是鸬鹚换毛羽的季节——换了一身厚厚的羽毛,到了冬天才不怕冷。</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对于每一个放鸬鹚的人来说,冬天荡舟更没有丝毫诗意可言——刺骨的寒风如刀割一般,手指会被麻木,弯曲也变得困难,时间一长,皮肤皲裂,会出血,化脓。更要命的是,还会生冻疮,有时双手肿得像馒头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