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年末,寒。忽想起墨西哥的灿烂阳光或可溶化郁寒的心情,遂临时起意上网订了机票,四个小时飞到Mexico City去看看Teotihuacan金字塔和Tula遗迹,以及墨西哥城的艺术博物馆,宪法广场...</h3> <h3>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0公里处。是一個曾經存在於今日墨西哥境內的古代印地安文明,整個遺蹟佔地約83平方公里,该城人口曾超過二十萬人。在奧爾梅克文明滅亡之後才誕生,約與馬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大致上起始於前200年,並且在750年時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沒落,最後消失無蹤。</h3><h3> </h3><h3>由於早在西班牙人登陸墨西哥之前,該地就已經無人居住呈現荒蕪狀態,因此當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各民族,大肆破壞印地安原住民的建築物改为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文化時,特奥蒂瓦坎反而躲過一劫安然存在到今日,而成為今日古代墨西哥文明非常重要的一個象徵物。</h3><h3> </h3><h3>金字塔可能建造于公元300年左右。太阳金字塔是美洲古代最大的金字塔。高达64米,边长225x222米,用火山石砖砌成。金字塔当年曾是特奥蒂瓦坎的主要神庙──它的顶部原有太阳神庙,是特奥蒂瓦坎城祭祀太阳神的圣地,太阳金字塔因而得名。与它遥遥相望的还有月亮金字塔,边长170x150 米。</h3><h3>他們建立了一個以南北向的「亡灵大道」(特奥蒂瓦坎遺蹟的中心軸線,徒步需走一小时)為中心的初級規模城市。之所以这条大道被称为「亡灵大道」,是因为西班牙人来到此地时,看到成群的金字塔。西班牙人由于古埃及的金字塔之故,认为所有金字塔都是陵墓,于是把这条金字塔群中的大道如此命名。事实上印第安人的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祭祀或是占卜測量用的。</h3> <h3>建築物主要以金字塔和廟宇為主,擁有巨大的建築、精緻的壁畫等文化成就。 </h3><h3>根據遺留下的藝術創作判斷,他們崇拜一名為特拉洛克的神明,是特奥蒂瓦坎的守護神。祂有兩種不同的形象,其中男性版的特拉洛克是掌管降雨的神明,而女性版的則為掌管河湖的水神。在特奥蒂瓦坎人的繪畫中可以看到許多叼著滴血心臟的神獸,因此考古學家研判該文明與其他墨西哥古文明同樣,有拿活人祭獻的習俗,用這方法來祭祀安撫掌管大地的神明。此外,考古學家在神廟地基下發現埋著雙手被反綁的骨骸,極有可能是以祭献人以保持金字塔的神聖。</h3> <h3>仙人掌寄生的昆虫居然可以混合植物汁液产生反应作为绘画颜料</h3> <h3>图拉位于墨西哥城以北65公里,是古代墨西哥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墨西哥历史上托尔特克文明的首都。在公元900年到1150年期间达到了鼎盛期,有人口数万人。1168年,托尔特克人遭到了来自北部的其他印第安部落的入侵,图拉也在战争中被毁。后来崛起的阿兹特克人(阿兹特克文明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并称古代美洲三大文明)将托尔特克人尊为自己的祖先。</h3> <h3>图拉主金字塔(也叫"羽蛇神庙"或晨星之宫")是图拉古城中最神圣的建筑,也是托尔特克文明建筑的代表作。据考证,顶端的神庙用于纪念托尔特克王朝历代统治者以及他们所领导的历次伟大战争,历史上只允许国王和大祭司们进入</h3> <h3>图拉建筑最大的特色是男人像柱、浮雕武士方柱和蛇形柱。人像柱刻成托尔特克武士形象,他们头戴羽毛装饰,双手顺着身体放置,胸前有巨大的蝴蝶状盔甲,背部有象征太阳的圆盘,右手执长矛,左手拿着箭和其他物品,原来的作用是用以支撑神庙的屋顶,但当今神庙屋顶已不复存在,而他们本身也曾因为具有神的形象而受到当时人们的崇拜。</h3> <h3>建筑物墙上装饰着浅浮雕的武士行列和成排的美洲虎、鹰及其他的图案交织的装饰带。<br /></h3> <h3>一整天对墨西哥金字塔遗迹的巡视居然造就了如此这般尘土覆盖的鞋子模样</h3> <h3>圣诞夜</h3> <h3>墨西哥城内的攻略图</h3> <h3>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专门性博物馆。馆内收藏和展出的主要是印第安人文明遗存。 </h3><h3>博物馆的建立始于阿兹特克人的崇拜物"太阳历石"的发现与保存。</h3><h3>1865年,在法国拿破仑三世的援助下,统治墨西哥的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皇帝指定隔摩涅达大道上与今日首都的国家宫殿北侧相对的建筑物为国立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原有的旧馆已经不能满足储存藏品的需要,于是在罗培斯·马特奥斯任墨西哥总统时,设计建造了新的人类学博物馆,于1964年开放</h3> <h3>阿兹特克人(Aztec)的太阳历石,它是献给太阳神的。一个巨大的雕刻,浮雕,边长3.77米,厚0.84米,重24.60吨,雕凿部分呈圆形,高出石面0.20米,直径为3.58米。由玄武岩雕刻而成的 - 一种凝固的熔岩,火山地区常见。</h3><h3>传说,1479年,阿兹特克王阿夏亚卡特尔命令他的臣民从山上取下一块巨大的玄武石。命令工匠把它凿成圆盘,并在表面雕刻上阿兹特克历,这块巨石也被后人称为"太阳石"。</h3><h3>这是公元15世纪阿斯特克人在没有铁器的情况下精心雕刻的巨石珍品,也是古代历法,神话传说的有力证据, 反映了阿兹台克人的哲学观和世界观。</h3><h3>...阿兹特克人相信,自创世以来,墨西哥人曾经历过四个太阳,但这四个太阳相继被风、土、水、火所毁灭,最后,只有第五个太阳,即托纳提乌成为胜利者,并且是一直运行着的,石盘中央的太阳,就是第五个太阳;上下左右分别刻上前述的四个太阳的二十天图象。第五个太阳的周围所刻出的是太阳的光芒,宝石和鲜花等,是对新的太阳的礼赞。环绕巨石的两条巨蛇则象征了羽蛇神和火神。</h3><h3> </h3><h3>它本来装饰在诺提特兰神殿的墙上,不幸的是,1521年,西班牙入侵墨西哥,西班牙人破坏了神殿,拆毁了原来的阿兹特克神庙,并在原址上用神庙的砖石修建了大教堂,希望借此摧毁当地人的宗教信仰。西班牙殖民地时代,上千印第安人依旧礼拜这块石盘。随行的天主教士们对这块记载着阿兹特克人历史的石头不放心,他们担心阿兹特克人睹物思国,反抗殖民统治。于是在1569年,西班牙教士将太阳石埋进墨西哥市的大广场地下土中,这块巨石在地下沉寂了两个世纪,渐渐被世人淡忘。</h3><h3>1790年12月17日,在墨西哥城的宪法广场(索卡洛)开始装修。人们意外的挖掘出太阳石。但在接下去的100年里,它被遗弃在教堂南面日晒雨淋。市民任意往石头上丢弃垃圾,巡逻的士兵在百无聊赖的时候,还把石头浮雕上的神像作为射击的靶子。直到1885年,它被转移到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直到今天。</h3> <h3>历石中央刻有吐舌的托纳蒂乌(tonutiuh)太阳神头像,以此作为天脐;椭圆眼,大鼻方口,蓄需垂发(断发)珥环,额头装饰着两条宽带,吐舌。头部上方"^"符号指向"13----芦苇"的方框,告诉人们石历建成于公元1479年。头部两侧为鹰爪形,两手欑心,以示受用人心。阿斯特克人认为,吐舌为吉祥之兆,以心血祭祀太阳神,太阳才会永不陨落,给人们带来无限幸福与希望。托纳蒂乌太阳周围的四个方框中有四个象形文字------四个祖先图腾神像,代表四个在"洪水时期"已经陨落的太阳,即风日,虎日,洪水日,水日,或风日,火日,水日,土日。四个陨落之日与还在昌盛运行的托纳蒂乌日,组成了太阳历的中心,而以托纳蒂乌日为"天脐"所在。 </h3><h3>太阳石上的阿斯特克历记录了太阳、月亮和金星的轨迹,包含了两部历法。第一部是太阳历,用于指导农耕。太阳历每年有18个月,每月20天,再加上年末休息的5天,正好是365天,其精确程度比伽利略历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二部神历则规定每年有13个月,每月20天,一年共有260天。两部历法合在一起计算,每52年重合一次。用这种方式纪年,可以精确地推算到远古,令人叹为观止。</h3> <h3>艺术宫(Palacio de Bellas Artes)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中心。</h3><h3>原址是墨西哥的第一个国立剧院建于19世纪后期,1932年由墨西哥建筑师马里斯卡尔主持,重新开始建造,1934年竣工。建筑的外部为新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风格,而内部为Art Deco风格。</h3> <h3>这座建筑物最出名的是迭戈·里韋拉等人的壁画,并举办众多的展览和文艺演出。</h3> <h3>1851年画家的paint-box</h3> <h3>走入梵高的画里充一角色?自己也感到有点小儿科喔</h3> <h3>国家艺术馆(MUNAL)National Museum of Art是墨西哥国家艺术博物馆,由曼努埃尔·托尔西的西班牙查理四世的大型骑马雕像所识别的,是墨西哥独立之前的君主。它最初是放在佐卡罗,但它被搬迁了几个地方,不是因为出于对西班牙国王的尊敬,而是为了保存这一件艺术品。根据基座的牌匾,它于1979年到达现在的位置。</h3> <h3>该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当时是国家艺术博物馆。经过改造和技术升级,2000年重新开放了MUNAL大门。它目前主要集中在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墨西哥和国际艺术展览,研究和传播。永久收藏3000余件,展览面积5500平方米。 MUNAL是国立美术学院的一个分部。 </h3> <h3>MUNAL位于旧通讯宫。 20世纪早期,政府聘请意大利建筑师西尔维奥·康特里(Silvio Contri)设计和建造这座"宫殿",以容纳通信和公共工程秘书处,意在展示墨西哥对现代化的承诺。宫殿建在圣安德烈斯和冈萨雷斯Echeverria医院的旧址。建筑设计是不拘一格的,混合了以往建筑风格的元素,这是当时的特点。这种融合后来被固化成一种叫做"现代主义"的运动,这既是因为倾向于采用新设计的建筑技术,也倾向于在装饰方面使用金属,来象征工业时代的进步。该建筑的装饰元素由佛罗伦萨的Coppedé家族完成,他们设计了门环,窗框,含铅水晶,石雕,家具,灯具和铁艺品等诸多元素。</h3> <h3>宪法广场(西班牙语:Plaza de la Constitución),通称为索卡洛(Zócalo,意为柱基),是墨西哥城古城中心的主广场。其名称并非来自于任何一部墨西哥宪法,而是得名于1812年西班牙宪法。原本计划在此修建纪念墨西哥独立的纪念柱,但只完成了柱基部分,柱基早已被摧毁,但这个名字保存了下来。 宪法广场面积57,600平方米(240米×240米),是世界最大广场之一。围绕广场北侧是墨西哥城主教座堂,东侧是国家宫,南侧是联邦区大楼 ,西侧是原门户商品交易所,西北角是國家典当行,东北角是大神庙遗址。这张照片下载自网络</h3> <h3>大神庙遗址 The Templo Mayor (Spanish for "Main Temple") (西班牙语为"主庙")是现在墨西哥城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阿兹特克人的主要寺庙之一。其建筑风格属于中美洲晚期后经典时期。它的圣域基地测量大约100x80米。</h3><h3>1521年,这座寺庙被西班牙人摧毁,为新的大教堂开辟道路,并被西班牙的新殖民城市所覆盖。寺庙的确切位置被遗忘了。在20世纪的前十年,曼努埃尔·加米奥(Manuel Gamio)找到了寺庙西南角的一部分。20世纪后期才开始全面挖掘遗址。 为了挖掘,该地区的13座建筑物必须拆除。</h3><h3><br /></h3><h3>墨西哥的金字塔通常是通过加建先前的金字塔来扩大的,前者的大部分是后者的基础,后来的统治者试图扩大圣殿以反映特诺奇蒂特兰市日益增长的巨大。自第一座寺庙建于1325年以后,金字塔重加建了六次。除了第一个以外,Templo Mayor的所有七个阶段都被挖掘出来。</h3><h3><br /></h3><h3>历史上,1519年11月14日,西班牙科尔特斯命令摧毁阿兹特克人的所有宗教遗物。他下令将天主教十字架放在Templo Mayo上。并且在他们庆祝一个宗教节日的时候,对圣殿里正谋划攻击西班牙人的阿兹特克人进行了先发制人的攻击。手无寸铁,被困在圣域的围墙内的估计有8,000-10,000阿兹特克贵族遇难。当大屠杀的言论传遍整个城市的时候,当地人们攻击了西班牙人,打死了七个人,伤了很多人,把其余的人赶回自己的驻地。西班牙人被困在两支阿兹特克部队之间,68人被活捉。这些西班牙俘虏中的十个立即被圣殿牺牲,他们被切断的头被扔回西班牙人。其他俘虏在那天晚上也在大圣殿牺牲,西班牙驻地处目睹了这些发生,被牺牲的西班牙人被剥皮,他们的脸上留着胡须,被晒黑,被送到盟国城镇作为警告。1521年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垮台后,原阿兹特克人控制的土地成为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科尔特斯命令破坏现有的首都,在原地盘上建立了一个地中海式的城市。包括Templo Mayo在内的老帝国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拆除,所有的庙宇都被毁了,拿走了所有的黄金和其他贵重物品。圣域被埋葬在墨西哥城历史悠久的市中心的新西班牙城市的同样重要的特征之下,一个西班牙主教堂,建在之上。<br /></h3> <h3>墨西哥城主教座堂</h3><h3>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la Asunción de María)是天主教墨西哥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为美洲最大和最古老的主教座堂。位于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宪法广场北侧,从前的阿兹特克神庙上面,始建于1573年,西班牙征服特诺奇提特兰不久,1813年完成,西班牙哥特式教堂式样。长110米,宽54米,2座钟楼内有25口钟。16座礼拜堂中有14座对公众开放,有各自华丽的祭坛、绘画和雕塑,座堂还拥有2台18世纪巨大的管风琴。 </h3> <h3>国家宫(西班牙语:Palacio Nacional)是墨西哥联邦行政机构所在地,位于墨西哥城中心的宪法广场的整个东侧长200余米。自阿兹特克帝国以来,这个地点一直是墨西哥统治者的宫殿,目前建筑的大部分建筑材料,系取自原来蒙特祖马二世的宫殿</h3> <h3>最后,看一下这个模型,这就是被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新墨西哥城覆盖了的原中美洲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原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