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周文距 《太真上马图》描绘唐玄宗观贵妃杨上马的情景。唐明皇骑照夜白侧观真妃上马,期间两仕女侍奉左右,图中共有十九人 ,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 笔法古拙,形象刻划细微生动。观画后有感,认为为宋代摹本,而非周文距真迹。</h3><h3> 周文矩,中国五代南唐画家。建康人,活动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时期(943~975),后主时任翰林待诏。周文矩善画人物、车马、尤精于仕女。存世作品多为摹本《宫中图》、《苏武李陵逢聚图》、《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h3><h3> 我们从时代背景、作者绘画风格(笔法和树石)、时代特征(人物服饰、发饰、幞头、鞍马)、流传著录等方面来分析。</h3> <h3>一、时代背景:</h3><h3> 唐代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取得的斐然成就,而经历"安史之乱"的唐朝开始走向衰亡,期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悲剧爱情故事更被文人及艺术家关注。多种绘画版本流传于世,类似题材有三本:元代钱选所绘《贵妃上马图》</h3><h3>"笔力纤弱,为钱舜举所摹";辽宁博物馆庋藏的一卷,有"仇英实甫"名款;而以本图的画风古朴细腻,最接近唐五代风格。</h3> <h3>二、绘画特点(笔法、树石)</h3><h3> 周文矩学北齐曹仲达、唐代吴道子,不堕曹、吴习气,却能自成一家。精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兼精车马、楼观,画风近于周昉,但其纤丽过之,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画山林泉石,其笔法亦瘦挺、颤掣,和周昉不同;所画仕女不施朱傅粉,镂金佩玉以饰为工。</h3><h3> 作品中明皇、贵妃及众侍从的服饰为"唐式",但和唐制还有一定区别(后面详述),人物衣纹为铁线描及兰叶描,而书画史记载周文距"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瘦硬战制"。</h3> <h3> 周文距所会树石勾染有层次和立体感,而本图中,树石简单勾染,凌乱随意,缺乏层次感。</h3> <h3>三、时代风格(服饰、发饰、幞头、马匹等)</h3><h3> 发饰: 唐代妃嫔为朝天髻、高盘髻,内有支撑物,或者坠马髻,利于骑射。图中贵妃头戴凤冠发髻隆起,但和唐代标准的发髻,还是显得低矮,向后垂,似宋制。仕女的发髻为双环,向背式,发髻不高,近宋制。</h3> <h3>服饰:唐代为披帛坦胸、长裙拖地,着襦裙,无中单,宽袍大袖。而图中贵妃和仕女的服饰都与唐代有不同,近宋制,戴凤冠内着中单,不坦胸,袖口窄而瘦长。</h3> <h3> 侍从:唐代士子幞头垂角,团领,内衬中单,革带系在腰间,宽袍大袖,袍不及地,穿乌皮六合靴。而图中侍从幞头隆起,脚朝天翘;另外出现宋代特有的抱肚,袖子收窄,革带的颜色不同担任的职务不同。仪仗中出现红色和青色的六合靴。</h3> <h3>鞍马: 体壮为唐式,虽然马尾有打结,但唐代御马为五鞘,图中右侧马只有四鞘。另外唐代画马,勾出轮廓后平涂颜色,而图中渲染烘托明暗层次,另外铁线描画马也源于宋代。</h3> <h3>四、流传、著录出版</h3><h3> 《太真上马图》曾为清宫收藏,见《石渠三编》著录,观《故宫已佚画目》,1945年秋由长春伪皇宫流出,上世纪50年代为邓拓同志购藏。他对这幅画十分重视,撰写了《谈谈周文炬的太真上马图》一文,在1959年的《中国画》发表,对这幅画的作者生平、作品艺术价值、造型特征、眼饰考辨、历史背景、真赝辨识等一系列问题,做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此图拖尾无人柯九思诸人题跋是"伪造的",但题跋不真"画本身未必随之而伪"。这一观点得到了著名鉴定家杨仁恺先生的赞同,他在1986年出版的《艺苑掇英》28期上专门撰文,对此图进行了介绍。</h3><h3>著录: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9)《石渠宝笈三编》(二)1364页,上海书店出版</h3><h3> 2、《中国画》1959,北京画院《中国画》编辑部编辑,北京出版社出版。</h3><h3> 3、《艺苑掇英》第二十八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6年。</h3><h3> 4、《历代著录画目》P166,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h3><h3> 5、《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P33,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 </h3> <h3>鉴藏印:中孝传家、式古堂、卞永誉印、令之、内府图书之印、之宝(半印)、卞令之鉴定、令之清玩、杨遵私印、□□收藏金石文物、贺复征印、</h3><h3>仲来、乔氏篑成、中山父印、金石文物、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石渠宝笈、宝笈三编</h3><h3>柯九思(1290-1343)、黄溍(1277-1357)、王穉登(1535-1612)卷尾题跋。因为图片不清楚,另外缺乏柯九思的笔记分析,暂不讨论。但收藏家邓拓先生和杨仁恺先生都否定了柯九思的题跋。</h3> <h3> 从上述四方面:历史背景、绘画风格(笔法、树法)、时代特征(人物服饰、发饰、幞头、鞍马)流传和出版的可靠性来看,本幅《太真上马图》非周文距亲笔,应该南宋高手临摹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