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010101"> 爸爸的褥疮经过四个月的治疗终于痊愈了!回想这一路的艰辛,惊叹自己的毅力和耐心,终于圆满收尾。</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现将平时拍下来的图片,在图片上添加了时间,由近及远整理成册,让自己在回味中不断反思自己,也给正在中风的老人家的后人敲响了警钟,切记卧床不起的老人,翻身极其重要,稍不留神,身体红肿破皮,溃烂速度来势汹涌,护理工作会非常艰辛,劳命伤财不说,老人也会相当痛苦。</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痛定思痛,希望我爸血的教训不要在亲们身上重演。文末附上褥疮的护理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font></b></h1> <h1>长期卧床病人预防褥疮的“三招” <br>1、首先应该更换体位。<br> 正常人即使每天较长时间卧床也不会发生褥疮,卧床病人之所以容易发生褥疮,与病人长时间没有改变体位密切相关。<br> 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制定具体的翻身计划以定时翻身。一般来说,白天每两小时帮病人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三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推的动作。<br> 褥疮多发生在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所以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br> 卧位姿势不同,受压点相应有所不同。仰卧位时以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骶尾部、足跟等受压为主,侧卧位则以耳部、肩部、肘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受压为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卧位着重检查不同的受压点,以确定有无皮肤损伤。有条件的家庭,可帮病人铺上专门的气垫床,这可减轻病人局部的受压情况,预防褥疮。<br> 2、是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br> 防止皮肤受到污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污染时,必须随时进行清洗和更换尿垫,以保护皮肤免受刺激。床铺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时更换。<br> 3、 局部按摩。<br> 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时应给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发现受压皮肤出现硬结时,要在减压的同时给予50%酒精局部按摩。<br> 按摩时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两块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处的皮肤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每个部位每次按摩3~5分钟。如果皮肤已经破损,发生溃疡感染,这时最好不要擅自处理,应请社区医护人员上门协助护理,以防感染进一步扩散。</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