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芳华 — 电影《芳华》观后感

VanessaC

<h3>  </h3><h3>但凡是看了小说原著再看改编电影的,自然有权也确实非常容易对电影的表现百般评述。而且,常常是"没拍出原作的生命力"、"给拍坏了"的痛心和感慨。</h3><h3><br /></h3><h3>我没看严歌苓的原著,只想也只能就把它就当一部电影来看。</h3><h3> </h3><h3>我还是挺喜欢电影《芳华》的。</h3><h3> </h3><h3>1)剧本情节做根基之外,电影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画面,它是光与影的艺术。影片的色调用了心思,前半段文工团时代像是加了大量的橙色暖光,而后半段九十年代的描述则更多用了现实的白冷的光,我想是有寓意的。大量的运动镜头,让观众像是跟着在这群人当中,仿佛亲历。拍的非常棒的几组镜头:开局时长长的那段排练,镜头从舞者到乐队,从群体到个人,全景加近景特写,不断移动旋转,让人感觉置身在这个青春洋溢到微微眩晕的现场。战场的伏击之前,镜头静静追着一只白色的蝴蝶向前飞动、穿梭在几位战士之间,制造出的静谧和诡异,和之后的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场面形成鲜明对照。还有:几个人偷听邓丽君的磁带时用红纱盖着日光灯的画面;萧穗子听到陈灿车祸一路狂奔,略过泳池边,晾晒的白色床单飞扬而起;草坪上何小萍独舞,配着沉沉的夜空和远处礼堂的光亮……</h3><h3><br /></h3><h3>2)这影片另一个用的比较极致的是那些音乐和配曲。如果说整部电影是一曲追忆青春的颂歌,那么电影里的众多歌曲是串起这颂歌的不同小节。好多首大家熟悉的歌曲,一次次起到了连接观众的时代记忆、推波助澜煽情催泪的作用。</h3> <h3>3)再说人物角色。能感觉到其实这些人物都是立体而丰满的,主要几个角色的特点是鲜明的。但可能演员的功力所限,在人性的复杂微妙、对多舛命运的承受方面,表达的生涩了些。也依然有脸谱化的问题,比如林丁丁这个角色多么的单一啊,势利的角色必定帽子要扣给上海人。当然,没看原著,不知这是冯导的偏见还是严作家的心魔,最后还非用"澳洲肥"来嘲讽她的下场,妥妥的透着对上海人民的揶揄。</h3><h3><br /></h3><h3>4)再说说叙事和意涵。整个剧,有点虎头蛇尾、前重后轻。前半段的美好飞扬把戏做足了,按理后半段的况味应是沉重和酸涩。但后半段明显拍的不够精彩,所谓对现实的揭露流于表面,所谓对时代的反思,更是克制到蜻蜓点水。所以,这电影好看是好看,但深度则是缺位的。如果定位是青春追忆片,它做的很成功;如果定位在时代反思片,那还是别忽悠自己了。</h3><h3><br /></h3><h3>5)若拿青春片来讲,马上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后来的《致青春》。不同年代的人来致敬一下各自不同时代的青春,《阳》讲的文革早期,是60后人群的青春,《芳华》讲的文革末期,是70后的青春,《致》讲90年代末,则是80后的青春。难怪有人看了《芳华》感叹其实这个群体非常人能进入,还是很高档、很令人羡慕的。是啊,列出三个青春片,两个是文工团/部队大院背景的,独他们的青春可追忆吗?谁的青春不芳华?</h3> <h3><br /></h3><h3>说到底,看电影就是这么回事。你放下当下的世界和纷扰,在影院2个多小时,周围漆黑,唯银屏上闪烁跳跃着一段奔流到海再不复还的时代,你看着别人的青春岁月和人生故事,跟随镜头跌宕起伏咂摸各式况味,好像体验了另一种人生。剧终,灯光亮起,你再回到人间,影院外还是现实世界的喧嚣和华光。灯亮灯灭,出世入世一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