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我的扶贫脱贫攻坚路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夜郎雄狮

<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三年前的今天,带着贵州警察学院(贵州省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组织的重托,同志们的期望,来到贵州与广西交界的黔南州独山县玉水镇温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按照扶贫驻村工作要求,用饱满的工作热情,用心用情,履职尽责,努力工作,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脱贫攻坚任务。因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使命性,艰巨性,为巩固已有扶贫工作成效,保持可持续发展,受单位组织继续指派,与第三批省直机关扶贫工作队一道,再干一年驻村扶贫工作。&nbsp;&nbsp;&nbsp;&nbsp; </h3><h3> 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同事、朋友对我扶贫工作的关心、支持!三年来是您们对我扶贫工作的支持厚爱,让我有继续完成脱贫攻坚伟业的信心和决心,还将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再一次完成第三年的脱贫攻坚任务。</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省直机关驻独山工作队先后经历了三任队长,两三批驻村队员。再次感谢章淼青队长、郭华队长,章荃副队长,杨建副队长以及各位战友们,将珍惜两三年来的在扶贫工作中结下的缘份,在新队长栾总的领导下,与新队员们、战友们一起共同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扶贫驻村工作。</h3><h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 <h3>&nbsp; </h3><h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h3><h3>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h3><h3>带着真挚的情感,带着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宣传党的政策、推动精准脱贫、帮建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在风景如画的水乡,做自己喜欢并热爱的事。以产业项目为引领、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易地移民搬迁、民俗文化兴村、乡村振兴、慈善公益等举措,助推脱贫攻坚路。</h3><h3>为扶贫存照,以驻村慰心!(用图和文方式记录两年的扶贫工作,至今共计二百五十五篇,感谢信息化的新时代,让更多的人即时了解这个时代发生的日新月异变化)</h3> <h3>风景如画的黔南门户——独山</h3> <h3>恢复后的独山北大门</h3> <h3>玉水镇温泉村的区位优势</h3> <h3>一、感恩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h3> <h3>第一批队员与队长合影</h3> <h3>第二批队员</h3> <h3>二、扶贫脱贫知识更新</h3> <h3>参加省委党校全省2017春季精准扶贫培训</h3> <h3>黔南州委党校驻村第一书记培训一</h3> <h3>黔南州委党校驻村第一书记培训二</h3> <h3>三、扶贫攻坚路上</h3> <h3>四、只有产业才能助推脱贫</h3> <h3>鸟瞰全省村级组织引进的最大项目奶山羊基地一期</h3> <h3>与玉水镇党委、政府领导在贵阳参观考察奶羊加工生产线</h3> <h3>关注奶羊基地建设</h3> <h3>奶山羊基地落成揭牌仪式</h3> <h3>引进葛根种植项目</h3> <h3>新出土的葛根</h3> <h3>村里为葛根种植选地</h3> <h3>在长顺县葛根基地与从广西请来的“葛根王”交流学习</h3> <h3>受贵粮尚品公司蔡总邀请考察她们为省检察院扶贫引进项目,种植葛根。</h3> <h3>与园林专家同学试种从家乡引进贵阳的方竹笋一</h3> <h3>与园林专家同学试种从家乡引进贵阳的方竹笋二</h3> <h3>与园林专家同学试种从家乡引进贵阳的方竹笋获种成功三</h3> <h3>“校农结合”直销点</h3> <h3>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温泉黑毛猪肉走上教职工餐桌。全体总动员,共助脱贫攻坚。</h3> <h3>考察学习腐植酸土种植蔬菜</h3> <h3>赴铜仁市沿河县考察学习中药材种植</h3> <h3>赴毕节市金沙县考察学习水产养殖</h3> <h3>赴毕节市纳雍县考察糯骨猪养殖</h3> <h3>赴遵义市桐梓县官仓乡红旗村考察美丽乡村建设</h3> <h3>赴惠水县雅水乡考察养鸭项目</h3> <h3>赴基长镇考察学习花卉种植</h3> <h3>邀请著名歌唱家尤雁子、贵州茶博士施海一行赴村考察马尾绣项目,以及推广独山茶文化。</h3> <h3>赴毕节市纳雍县考察金田农业科技公司有机果蔬项目</h3> <h3>带美丽乡村建设公司负责人考察村里</h3> <h3>110伏变电站项目选址一</h3> <h3>110伏变电站项目选址二</h3> <h3><font color="#010101">邀请著名养猪专家来村里考察基地建设一</font></h3> <h3>邀请著名养猪专家来村里考察基地建设二</h3> <h3>与贵大动科院领导一起赴福泉市考察著名农业公司大北农</h3> <h3>与省扶贫龙头重点企业——大兴农业开发公司签合作协议</h3> <h3>邀请省畜牧局领导赴玉水镇考察饲料基地</h3> <h3>五、慈善公益,大爱无疆</h3> <h3>教育扶贫——贵州警察学院为帮扶人口较少民族村朵罗村独山第四小学捐赠,</h3> <h3>陪同学院领导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捐赠</h3> <h3>与考上大学的孩子一家合影</h3> <h3>爱心人士赵虹婷捐赠1600套品牌服装给玉水镇中心小学和温泉小学</h3> <h3>施恩爱心直通车捐赠的500顶小黄帽和爱心人士陈映廷女士为温泉小学捐赠的200双鞋子</h3> <h3>施恩爱心直通车爱心人士为温泉小学捐赠的体育用品</h3> <h3>六、荣誉属于过去,本真才是至高</h3> <h3>  在扶贫工作中突出的表现和贡献,被独山县授予“扶贫先进个人”称号,并荣获黔南州“抓党建促扶贫先进个人”;获贵州警院荣记“个人三等功”。人民网、腾讯网、贵州电视台、《当代贵州》、多彩贵州网、贵州党建、贵州小康驻村网、黔南党建、独山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驻村先进事迹。</h3> <h3>七、明天的温泉村更加美好!</h3> <h3>温泉村村情概况及今后发展方向</h3><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黔南州独山县玉水镇温泉村由原林桥村、双星村、温泉村合并而成,全村以水族、布依族为主,共有54个大型寨子1331户6369人(2016年09月公安数据),其中常年外出务工有2321人,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强,参与村内公益事业积极性高。全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发展绿色农特产品、木材加工的理想之地。</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独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温泉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目前村内有建档立卡扶贫户907户,3501人,占总户数、总人口的68.14%,54.97%,近年来温泉村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有针对性地对各类群众以扶持,标本兼治,全村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div><div>一、主要概况</div><div>(一)区位交通。温泉村地处北纬25°31'-25°46 东经107°41'-107°55'之间,距独山县48.4公里、距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廷牌社区约5.7公里、距荔波县大小七孔景区约70公里,距玉水镇14.7公里。全村已硬化公路里程达200多公里,村到组公路已基本覆盖。2018年县到镇主干道路将拓宽至35米,从独山县到温泉村驾车只需40分钟。</div><div>(二)自然资源。温泉片区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48米,年均气温16.2度,年均降水量950毫米。全村共有43.3平方公里,多荒地山林,土地富余,其中耕地面积5023.14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27亩。有中安河、温泉河,流经面积0.37平方公里。有荒林面积约28.8平方公里,农林产品有木材、竹材、油桐籽、松脂、竹笋、核桃、花椒、木姜子等。温泉村旅游资源丰富,有可开发溶洞一个,有天然温泉一口,泉水从山石缝隙中流泻出来,常温38度,出口处稍高约40度,流量0.78升/秒,103方/天,水质类型属碳酸钙镁水,可作矿泉饮水,宜沐浴,目前已投资2亿开发。</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烤烟等农作物。2016年全村年出头黑猪有3000多头,有大中型鱼塘有50多个,柑橘种植200亩,烤烟种植超过500亩。2018年计划规模化种植刺梨600亩,葛根200亩,养蜂1000桶。</div><div>(三)经济发展。温泉村是空壳村。村民以烤烟、养殖、经营、外出务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2016年全村经济收入351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主要来源为转移支付。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约5823元,外出务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80%。</div><div>(四)水族文化。温泉村是水族村,有大型古村落54个,水族人口5000多人,民族风情文化浓厚,有水族特有的传承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编制技术,水族特有的端节。水族山歌高吭嘹亮,舞蹈多姿多彩。每年六月六,附近三都、玉水镇群众都会聚集到温泉村,大家一起共度全县独有的节日—洗澡节,近年来的节日的成功举办已成为温泉村一张亮丽的名片。温泉村羊场集市是玉水镇第二个集市,羊场组群众临街而居,经营着餐饮、商品零售、农特产品加工、理发等各种行业,商贸较繁荣。</div><div>(五)政策环境。县、镇党委政府不断优化招商营商环境。</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是独山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玉水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旨在把玉水镇打造为三县交界边贸中心城镇(已动工与基长镇连片投资一百亿开发)。</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是独山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州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优惠政策外,出台了《独山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文件,在土地、融资、财政奖励,水电路的畅通、公共服务等方面对引资项目给予扶持;出台了《独山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三去一降一补”33条政策意见》。全县着力夯实招商基础,创新招商方式,扩大招商规模,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是玉水镇成立招商工作组,对有意向的客商和招商线索及时跟踪,采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流程,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全力打造“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招商安商新格局。</div><div>(六)村支两委班子建设。现有省直机关驻村书记一人,县直机关驻村一人,村支两委常务干部7人,平均年龄达53岁,村委班子由村支书谭显豪、村主任韦兴智等组成,班子机构配置齐全,全村共有党员111名,村后备干部4名。近年来村委班子大力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强化,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div><div>二、温泉村发展短板分析</div><div>(一)观念落后。少数民族地区所固有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走出去,请进来,用先进的理念改变滞后的思路,才是今后发展的出路。</div><div>(二)主要基础设施。温泉村未开通通组公路共17.4KM。有41个村民小组中有38个窜寨路(小路)约114KM需要硬化,有六个寨子未通网络。全村现无电子商务服务站。</div><div>(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全村经济发展模式是小农经济,无支柱产业,产业带动百姓致富尚需时间。</div><div>三、下一步重点工作打算</div><div>(一)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硬化通组公路,在50个大型寨子硬化人行主干道路114公里;在覆盖人口广,寨子大的10个大型村寨分别修建一个垃圾池,一个体育场,一个农家书屋;加快推进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力度,对全村278间房屋进行改造,改善全村人畜混居的状况;对较远的、条件落后的村寨实施异地移民搬迁。</div><div>(二)推动产业扶贫。结合镇对温泉村的发展定位,2018年计划在林桥片区种植刺梨500亩,在老温泉片发展种植葛根200亩;在双星片动员群众进行养殖蜂蜜1000桶;推动黑毛猪养殖,利用两年时间争取全村年产黑猪达10000头。积极配合贵州警学院招商引资项目—圣恒奶羊基地的建设,在首批奶羊入圈之际,把奶山羊青贮饲料种植辐射到村里,增加贫困户增收渠道。</div><div>(三)拓宽温泉村农产品销售渠道。抓住省、州、县对口帮扶温泉村契机,积极配合省实施“泉涌工程”,打造一批只有温泉村特色的优质产品;同时村委会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民入股,专业管理合作社,大力推动温泉村农特产品进城,拓宽全村产品销售渠道,让省州县相关院校特别是警察学院采购温泉村农特农产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推动温泉村产品线上线下销售。</div><div>(四)强化培训。组织宣传,每月村委会牵头举办一次创业培训,在全村形成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div><div>(五)加快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是立足村情、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结合远景做好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温泉村,走进温泉村水家村寨和布依族村寨。二是村委会牵头在全村组建一支表演队。三是丰富每年六月六日温泉活动,组织策划大型公益活动,义捐贫困户、留守儿童。四是结合镇整体部署规划,打造一条民族文化风情街。五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与现代旅游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既能保存传统文化,又能让百姓致富脱贫的新路子。</div><div>(六)精准帮扶。立足村情,紧抓政策机遇,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对全村901户贫困户精准帮扶措施,争取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