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纳克神庙坐落在卢克索尼罗河畔,是古埃及帝国遗存最壮观的神庙,这里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是法老与神灵对话的地方。
神庙修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十七王朝,此后一千三百多年不断增修扩建,形成如此规模。它有大小神殿20余座,134根巨型石柱,其中12根周长15米,顶端足可以站立50人。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人无不赞叹。
神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刻有精美的浮雕和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
步入神庙世上所有谦美之词均显多余,只有无声地发至心底的感叹:三千多年前的人们需何等的信仰支撑,造就这恢弘的神殿? 神庙门楼 三十尊石狮端坐步道两边 大门外的小方尖碑 神庙入口 建造神庙时的遗迹,先用沙土堆成高坡,然后再顺着斜坡,把巨石推拉至高处,可见工程量之浩大。 广场上的排柱 方尖碑 高21米的石柱廊道 置身其间人类显得太渺小 横卧的花冈岩方尖碑碑尖 神殿 不同形状的柱子 三千多年的艳丽彩绘依稀可见 石柱结构 又一处神殿 墙垣上的浮雕 象形文字可能记载着神庙的往昔 花冈岩蟾蜍 卢克索另一个著名神庙--卢克索神庙
它修建于古埃及新国王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在埃及语中被称作(阿蒙南方的闺房),这座神庙是专门为底比斯三神(太阳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们的儿子月亮神孔斯)所修。
神庙的作用一是每年埃及新年,法老会在这里庆祝奥皮特节,祭祀三神;二是法老在每年新年在这里举行的神话仪式上,要与他的神灵气结合。 柱廊上刻有奥皮特节的场景(可惜未能入内参观,只能在车上远观) 哭泣的梅农巨像:巨像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国王谷之间的原野上。建于公元前十四世纪,是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神殿,并用做自已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神屋及本身荡然无存,只剩下高20米的巨像。因巨像是砂岩雕刻,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在以后差不多两个世纪里,每当东方发白,阳光照在雕像上时,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据记载,此音既像梅农在唱歌,又像婴儿在哭泣,十分神奇。后来神像经修补,再也没发过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