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生命,本就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旅行,从呱呱坠地第一声啼哭起。从此,读书或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b></h1> <h1><b>有人说,艰苦的旅行,总让人有身体在地狱眼在天堂的感觉。那是不是意味着,旅行,有时也让身体在后,跟不上灵魂的趟?</b></h1> <h1><b>当我7月从四川旅行完返沪,看着车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我的心被撕成了两瓣,一瓣留在了甘孜,另一瓣随着清风在贡嘎的山间流浪。身体回沪了,灵魂还在路上孤独地倔强</b></h1> <h1><b>十月的长穿毕,湘萍注视着豪夫一步步向前,一对美好的灵魂就这么相守相伴,跋涉在这4000多米的高原上,引领着我的身体和灵魂,亦步亦趋,似乎也一下变得那么美好和满足</b></h1> <h1><b>老水手说,我们夫妻俩这次一起参加徒步,年龄加起来120多……问世间,能有多少人经历六十多年的风雨,还能身体相拥,灵魂相伴,笑得如此灿烂?</b></h1> <h1><b>六十多岁的老人,身手矫健,一路上不停地施以援手帮助他人……</b></h1> <h1><b>灵白线徒步路上,教美术的卢老师由衷地说,看,藤和竹缠在了一起,真漂亮……</b></h1> <h1><b>这竹和藤,此刻于我,就如同那步调一致的灵与身,也如同这一路上相扶相伴的夫与妻、父与子。</b></h1> <h1><b>分享着橘子的夫妻俩</b></h1> <h1><b>帮妻子拔着小刺的丈夫,爱妻子的温情如绕指柔……</b></h1> <h1><b>服从着妻子的“摆布”,愣是笨拙地扮演着孙猴子悟空,实在是两有趣的灵魂</b></h1> <h1><b>父亲,把孩子带在了路上,用自己的身体托起另一个身体,用自己的灵魂引领着另一个灵魂,这也必将是个有趣的灵魂</b></h1> <h1>曾经,在三尖营地,一对小夫妻在帐篷里边吃着火锅边吵着架,只是因为料放多了,我想,这身子在一起,两灵魂却走散了</h1> <h1><b>曾经,在美丽的贡嘎山下,一对夫妻用借我的登山杖打起了架,累了,烦了,怒不可遏了……</b></h1><h1><b>不知道,这有趣的灵魂跑哪儿了?</b></h1> <h1><b>身体走过这样的美景,灵魂暂时没跟随左右,但终将会相遇相认……</b></h1> <h1><b>灵白线的路上,小伙在歌唱:<br></b><b>与你相慰 我为你痴 为你累<br></b><b>风雨我都不后悔<br></b><b>我又怎么有路可退<br></b><b>……<br></b><b>爱了你 用尽我全心全力<br></b><b>一生情 只为这一次与你相遇<br></b><b>风雨我都不后悔<br></b><b>……</b></h1> <h1><b>徒步或不徒步,隔一两天看,没什么变化;隔一个月看,差别甚微;隔一年看,差距则明显;如果隔五年再看,那身体和灵魂必定是有趣的;等到十年之后,也许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b></h1> <h1><b>人,应该是这世上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的意义的动物。也许,生命的意义永远是不确定的。而寻求生命的意义,重要的本就是寻求,这意义本就隐含在寻求的过程之中,在路上……</b></h1> <h1><b>这山间徒步,或上坡或下岩,或迂回曲折,用尽全力勇往直前,难道不是生活的写照吗?<br></b><b>当顶着寒风送孩子上学,当顶着暮色下班回家,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好累、好辛苦。但当我们没有退路时,我们只能用尽全力,勇往直前。</b></h1> <h1><b>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前者只能换成同情,而后者,或许带来的是成功。工作压力大了,我们去山里走走,换一种方式生活,让身体和灵魂都获得自由</b></h1> <h1><b>正视生命中的不如意,今天正在阻碍你的,也许正是成就你的明天的重要因素,让真正应该属于你的,最终属于你。今天路上的艰辛和磨难,终将成就一个坚强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还有一个有趣的灵魂陪伴着你</b></h1> <h1><b>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让你觉得很安逸,但实际上,它让你的身体变得倦怠,使你的灵魂更加消沉、迷茫。<br></b><b>而在路上,就算我们的白发在风中飞舞,我们的心如出笼之小鸟、满地打滚的马儿一样快乐</b></h1> <h1><b>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br></b><b>其实,徒步也一样,身体走在路上,灵魂跟着走向远方,你走过的路历练着你,赋予你健康的身体,乐观的精神,旺盛的精力,而灵魂也随之变得更有趣。所以,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