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研之于教学,正如汩汩源头活水。它让教师不断成长,让学校的教学教研永远充满活力。</h3><div>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17年6月,赵檀木校长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和邱淑慧副校长主持的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先学后教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成功立项。两位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及数学、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们,围绕“问题导学”“先学后教”展开了研究工作。12月25日,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派出专家组,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调研。</div> <h3> 专家组成员——来自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覃冰主任、陈永凤老师、符萍老师。</h3><div> 专家组的到来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大家都期待能聆听专家意见,为课题研究工作指明方向,解答疑惑。</div> <h3> 本次调研活动有三个环节——</h3><h3> 1.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教学展示。</h3><h3> 2.专家组听取汇报及检查材料。</h3><h3> 3.专家点评及交流。</h3><h3> 教导处李娟主任主持本次活动。</h3> <h3> 环节一——课题组成员课堂教学展示。</h3><div><br></div><div> 首先上课的是吴冠青老师,教学内容是一年级语文《雨点儿》。吴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体现“先学后教”的低段阅读课。</div><div> 教学过程:</div><div> 一、复习导入,反馈课前预习情况。</div><div> 二、自主识字,规范书写。</div><div> 三、指导朗读,进入童话情境。</div><div> 四、想象说话,发现生活中的“数不清”。</div> <h3> 一年级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进行课前预习——观察生字结构,了解生字笔顺。课中交流,气氛活跃,生字教学扎实有效。</h3> <h3> 语文课堂,少不了朗朗书声,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宛如天籁。</h3> <h3> 拓展思维,想象说话,语言积累,水到渠成。</h3> <h3> 接下来进行教学展示的是马建芳老师,教学内容是六年级数学实践《节约水资源》。马老师展示了一节体现“问题导学”的高段数学实践课。</h3><div> 教学过程:</div><div> 一、情境导入,引出“节约用水”这一主题。</div><div> 二、发现水龙头漏水,从而提出问题。</div><div> 三、确定研究方案,动手实践,进行测量。</div><div>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节水建议。</div> <h3> 学生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调查成果:一分钟漏水的水量。大家讨论热烈,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问题”激发兴趣,“问题”引导学习。</h3> <h3> 调查、测量、计算、讨论……这是一节实践课,学生也真真正正在实践中有所收获。</h3> <h3> 环节二——专家组听取汇报。</h3><h3><br></h3><h3> 我校林海霞主任做语文组课题汇报。她简要介绍了语文课题组在邱淑慧副校长带领下进行课堂教学“先学后教”研究的情况——</h3><h3> 1.学习《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h3><h3> 2.制定课题方案、计划。</h3><h3> 3.各年级集体教研,设计“预习单”,上“先学后教”研讨课。</h3><h3> 4.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后感。</h3><h3> 5.各年级“先学后教与创意写作相融合”的习作研讨课。</h3><h3> 6.各年级自主命题,对“先学后教”提高课堂效率,改进学业成绩进行中期检测。</h3> <h3> 五个篇章回顾了语文课题组谋划——成立——研究的工作历程。</h3> <h3> 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完善预习单、资料积累……语文课题组一直在努力!</h3> <h3> 我校丛菲老师做数学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她介绍了数学课题组在赵檀木校长带领下进行课堂教学“问题导学”研究的情况——</h3><h3> 1.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h3><h3> 2.全员学习《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h3><h3> 3.理论学习。</h3><h3> 4.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分析小结。</h3><h3> 5.开展研讨课交流研磨。</h3><h3> 6.交流总结,撰写论文。</h3><h3> 7.整理资料,分析数据。</h3><h3> 8.全面总结,整合提炼。</h3><h3> 9.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h3> <h3> 数学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实施的四个阶段。</h3> <h3> 严谨的数学老师用课例和数据说话,令人敬佩和信服。</h3> <h3> 专家组成员认真观看课堂教学,聆听工作汇报。</h3> <h3> 环节三——专家点评。</h3><h3><br></h3><h3> 来自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覃冰主任对本次调研情况做了小结。他首先称赞了我校领导对课题研究的高度重视,课题组老师们团结协作,有行动,有思考。</h3><h3> 覃主任也谈了自己在其他学校调研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h3><h3> 1.“问题导学”的问题应用于“导学”,不必反复纠结问题本身。</h3><h3> 2.课堂上思维训练有余,学科知识点落实不足。</h3><h3> 3.学科知识系统性被削弱,学科性质出现模糊。</h3><h3> 4.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预期达到什么标准,要展示出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h3><h3> 同时,覃主任也结合两节课例和材料汇报,对我校课题研究情况提出了中肯的建议:</h3><h3> 1.要突出课程性质,聚焦学科元素。</h3><h3> 2.“问题导学”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与学科紧密相关,才不会偏离学科特点。</h3><h3> 3.“先学后教”要重视预习,再将难点放到课堂上合作探究。</h3><h3><br></h3><h3><br></h3> <h3> 来自市研训院的陈永凤老师抛出两个问题,引起大家深思:</h3><h3> 1.在研究过程中该怎样提炼研究成果?</h3><h3> 2.课题研究该如何扩大影响,进行推广?</h3><h3> 陈老师对我校教研能力高度认可,勉励大家再接再厉,把市级课题做大做好,更要做省级课题。</h3> <h3> 赵檀木校长、邱淑慧副校长、朱巧副校长陪同专家组听取汇报,并认真聆听专家意见。</h3> <h3> 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记录专家意见,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积累宝贵的理论指导。</h3> 最后,赵檀木校长总结了本次调研活动。他对专家组成员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期待市研训院的专家们继续深入指导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div> 赵校长还对两个课题组提出了要求:</div><div> 1.学科目标要清晰,课堂上落实要到位。</div><div> 2.专家组指出的问题要吸收、改进。</div><div> 3.要严格按照《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理念指导教学。突出我校课堂扎实高效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div> <h3>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想让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感到厌烦,那就把他引到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吧。”</h3><h3> 本次调研活动,让课题组每位成员更明确了研究方向,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念。感谢专家组的倾心指导,我们必将在教育科研这条风光旖旎的幸福之路上携手前行,而路的前方是学生更灿烂美好的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