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马六甲(MELAKA),这处被十三世纪流放在这里的一名苏门答腊王子命名的地方,既是马六甲王朝的发源地,又是马来西亚历史的起点。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从1511年葡萄牙灭了马六甲王朝开始,一直到上世纪独立,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二战期间还被日本统治过三年。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而五次到过这里,每次的到来都会留下一些华人在此,为了促进两国的友好,明朝的公主汉丽宝远嫁到马六甲。华人的到来带来了中国的文化及先进的手工业技术,使这座小城开始有了中国符号。马来西亚现今的文化揉进了东西方不同的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特的大马文化,尤其马六甲,一个人能说几种语言很是常见。华裔多数信奉佛教和道教、印裔信奉印度教、大马本土人信奉伊斯兰教、还有一些欧洲后裔信奉天主教……,小小的城市里各种各样几百年的寺庙教堂随处可见,这就是马六甲。来到这里还有可能会遇见娘惹和峇峇哦……</h3><h3> </h3> <h3>荷兰广场上的红色教堂和红屋</h3> <h3>白天安静的鸡场街</h3> <h3>哈!“听见马六甲”,鸡场街的一处小景</h3> <h3>华裔开的小店,这种小店街上比比皆是……</h3> <h3>你见过这样的清真寺吗?(英文名: KAMPUNG HULU MOSQUE),小城中有几处这种建筑特点的清真寺,我和同伴岩岩脱掉了鞋子走了进去……</h3> <h3>马六甲河边的城防,已有几百年</h3> <h3>城防上游客</h3> <h3>马六甲河边</h3> <h3>拉客的花车,这种拉游客游览的花车多多</h3> <h3>逛街的女女</h3> <h3>建于1849年的圣方济各天主教堂</h3> <h3>教堂里精美的雕塑</h3> <h3>教堂内部</h3> <h3>漂亮的教堂入口</h3> <h3>马六甲河上的漂亮桥拱</h3> <h3>船舶博物馆</h3> <h3>马六甲博物馆外的楼梯</h3> <h3>中马友好植树广场</h3> <h3>马六甲河边涂鸦很多,大气漂亮</h3> <h3>河边的“超级壁画”……</h3> <h3>与画中人牵手…</h3> <h3>河边人家</h3> <h3>马六甲河通向大海</h3> <h3>海上清真寺,一处建在海边的清真寺。大太阳的午后跟着两位大哥徒步3.9公里走到了这里。很漂亮哦!据说晚上夜景更美</h3> <h3>进寺必须要穿清真寺提供的长袍和头巾</h3> <h3>被烧毁的圣保罗教堂(建成于1521年),1548年圣方济教士在这里开设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也是马来半岛上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h3> <h3>斑驳的外墙上有不少清晰可见的枪眼</h3> <h3>教堂内部</h3> <h3>这里承载了几百年的故事</h3> <h3>教堂的内部墙体</h3> <h3>两个人的游逛</h3> <h3>圣地亚哥城堡(建于1511年)这个古城门是马六甲的地标建筑,来到马六甲的游客多数会在这里留影</h3> <h3>河边玩耍的小朋友</h3> <h3>信步走在马六甲河边,感受马六甲河的蜿蜒……</h3> <h3>街拍</h3> <h3>坐游船游览马六甲河两边景色</h3> <h3>游船上幸福的一家三口</h3> <h3>鸡场街上的名人雕塑</h3> <h3>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h3> <h3>姐妹</h3> <h3>街上的马车</h3> <h3>河边景(游船上拍)</h3> <h3>夜晚的鸡场街</h3> <h3>在这座小城游逛,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不时能看到街面上的中文。第一晚入住的青旅,老板的丈夫是峇峇,而老板娘本人却是地道的马来人,一句中文都不会说,青旅生意做的很火,每天接待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她笑着跟我说 “Busy and happy everyday" (每天忙碌而快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