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仗花——美丽又喜庆的植物:你为什么就结不出果实呢?

纪运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人春节放鞭炮的习俗由来已久,没有鞭炮声的年似乎喜庆的气氛都要淡得多。在欢乐的春节中,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一种花形如鞭炮的植物也正在开放。 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是一种藤本植物,它隶属于紫葳科,因花累累成串、形如鞭炮而得名。在昆明和云南的广大地区,炮仗花通常在12月到次年3月间开放,朵朵金黄色的小花点缀在片片绿叶之中,又酷如除夕夜晚燃放鞭炮的火光。炮仗花的开放,为春节添加了许多喜庆的气氛,它真是一种美丽又喜庆的植物! 第一次见到炮仗花是1998年12月,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政府招待所小花园里。尽管我们很容易地将它鉴定到了紫葳料,但到底是哪个属和种,大家都束手无策。同行的李延辉老师是位著名的热带植物专家,见它的形如鞭炮,随口叫了个“炮仗花”,这个形象的中文名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勐腊回到位于勐仑镇的热带植物园后,我们碰到了来版纳做博士论文的Ken Marr(Ken当时在版纳做关于苦瓜栽培起源的论文研究,他现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不怎么知名的大学做助理教授)。李延辉老师从Ken带的一本书上查到了炮仗花的拉丁学名。炮仗花的原产地为南美,可能由中南半岛(泰国及马来西亚)传入中国。 可能是因为炮仗花实在是漂亮的缘故吧,我以后每次到版纳都想釆些它的种子。然而,每次都是带着希望去,带着失望归;炮仗花压根不结果!以后,昆明也种了很多的炮仗花,也同样是不结果。 开花植物只有在完成授粉的情况下才能结出果实。只花不果的炮仗花在授粉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2002年,一篇发表在著名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学家)上的研究为我解开了这个迷团。 原来,炮仗花是依靠蜂鸟来进行传粉的。关于这种动物,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赵忠祥老师在《人与自然》节目中那浑厚的男中音?“蜂鸟是美洲大陆著名的传粉者,它那细长的喙在吸取植物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完成了授粉”。 炮仗花也有丰富的花蜜。然而它那细而长的花冠管却限制了除蜂鸟以外的动物为它传粉。因为,对于蜜蜂来说,炮仗花的花冠管太细而无法钻进去;对于蝴蝶来说,它的花冠管又太长了。因此,炮仗花的授粉它们只能说爱莫能助了,只有蜂鸟那细长的喙才能完成这项工作。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都没有蜂乌的分布,炮仗花的自然授粉也就无法完成,也就不可能结出果实了。 是不是炮仗花在中国就无法结果了?当然不是,因为我们可以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帮助它结实。那中国这么多的炮仗花又是怎么繁殖的呢?这是杆插繁殖的结果。 炮仗花的例子告诉我们,引种的外来植物(特别是需要异花授粉的植物)在缺乏传粉动物的情况下,结实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苹果刚引入澳洲时,因当地没有蜜蜂,在很长时间里都只开花不结果,直到英国殖民者从欧洲将蜜蜂引入。我们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彩色的翅膀》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又如,我们常吃的红富士苹果是一个需异花授粉的苹果品种。该品种引入国内后在北方很多地区都出现过不结果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它开花的时候北方气温还记较低,蜜蜂还不活跃,无法保证它的授粉。因此,北方的红富士还得依靠人工授粉帮助结果。比较而言,中国南方气候更暖和,红富士开花时蜜峰已很多了,也就不需要给它人工授粉了。 烟台红富士,吃你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