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一瞥情未了

白衣侯

<p class="ql-block">  婺源篁岭,在旅游圈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每年的三、四月间,朋友圈、美篇、各种媒体平台上,篁岭油菜花便成了金黄色的海洋;而到了十一月,篁岭晒秋又成了“最美中国符号”。</p><p class="ql-block"> 篁岭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七公里的石耳山脉,古村始建于明代中期,是典型的山居村落。</p> <p class="ql-block">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同学一行的婺源之行,在游历了十多个古村落后,终于一睹了篁岭的风采。最遗憾的是,这次篁岭之行只有三个多小时,乘缆车等耗费了近一个小时,所以,除了拍一些晒秋场景,逛逛天街和水街,走了几幢著名老宅,其他地方连“蜻蜓点水”都没“点”到。</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是这“惊鸿一瞥”,却让人深深地为之动情,思恋长久!</p> <p class="ql-block">  因为古村索道有大批学生等候上山,所以我们从远处的梯田索道上山,来到了山上的第一个景点:垒心桥。</p><p class="ql-block"> 晃悠在两山之间的垒心桥,全长298.15米,距地面垂直高度达97米,是电视剧《欢乐颂2》的取景地。对我这个资深恐高症患者来说,说它是“生死考验”言过其实,但腿软心颤是确定无疑的——谁患恐高谁知道。桥一步一晃,心一步一颤,好不容易捱到了桥中心,怕啥来啥:桥的中段大约有五十米左右铺设的是玻璃!不幸中的大幸是:玻璃两侧仍是桥板可供我等恐高者扶栏蹩行。途中,我居然还战战兢兢地看了一眼玻璃下面的山谷,目的是测试一下自己的恐高症到底严重到了何等程度。结果是……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直到现在,只要一回想起那个眼睛往下看的瞬间,心还会不由自主地往下坠落。</p> <p class="ql-block">  站在垒心桥边,远眺山下的梯田,顿觉心旷神怡,桥上那极其狼狈的一幕仿佛是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梯田的稻谷已经收完。要欣赏梯田的最美之时,要么在油菜花开的春天,要么是稻谷没收割之前的秋季。这春秋两季黄澄澄金灿灿的美景,只能从别人的美篇中去欣赏了。</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说起篁岭,印象中就只有晒秋。其实,篁岭除了晒秋,还有晒春和晒夏。春天晒茶叶蕨菜;夏天晒茄子豆角。晒的是丰收,晒的是农家的欢乐,晒的是岁月静好。只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晒的农作物实在太多,除了稻谷、辣椒,还有南瓜和玉米等等,漫山遍野屋前房后晒得肆无忌惮热烈奔放,色彩斑斓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篁岭之“晒”,其实只是它的美景之一,其他令人叹为观止的,首先是精美绝伦的徽派建筑。虽然婺源现在隶属江西,但是历史上它就是古徽州的一部分。作为徽派建筑典范,篁岭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山坡上错落排布,它们的美,是要仔仔细细、安安静静地去欣赏的。</p> <p class="ql-block">  很久没写诗,因为没有诗兴。在篁岭,面对经历几百年风雨的徽派建筑和大好景色,诗兴居然姗姗光临了。好歹不论,把二十八个方块字码成一首七绝,也不容易呀,是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街夕照暖乡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篁岭翠微正好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舍取三千尘世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墙黑瓦最徽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怡心楼,始建于清光绪34年,原址在许村镇,是当时著名茶商许畅芝的客馆,整体搬迁而来。其雕梁画栋、龙凤麒麟和荷花松柏的吉祥图案,极富古典戏剧形象,吸引了《聊斋》在内的多部电视剧在此拍摄。</p> <p class="ql-block">  慎德堂,始建于晚清,是典型的徽派组合建筑,其镂花隔扇门雕工精美华丽,是徽派民居建筑之精品。</p> <p class="ql-block">  其次,篁岭的传统文化习俗,也是很令人欣赏并感叹不已的。如竹山书院的文化教育;五桂堂的家族传承;树和堂的礼教文化;天街上的传统和现代兼具的商业活动等等。</p> <p class="ql-block">  竹山书院,由清代曹文植创立,是族人子孙读书之处。清末被毁,于民国重建,为三进三天井两层结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中西结合改良徽派建筑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五桂堂,篁岭人的祖宅,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原主人是明末篁岭人曹永护、曹希例父子。曹希例育有五子,个个"枝繁叶茂",祖宅故名"五桂堂",寄寓“五子登科,子孙满堂”。</p><p class="ql-block"> 五桂堂为典型官宅,砖雕门楼和屋内木雕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徽建"官厅”树和堂,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达官贵人行礼教、会宾朋的地方,双层构造,气势不凡。</p><p class="ql-block"> 甫进大门,地面有一块'福"字石雕,游龙飞凤构成—"福"字,石雕的四角各有一蝙蝠。“蝠"与"福"谐音,代表五福临门,寓意进门有福、沾踩福气。</p> <p class="ql-block">  吸引古村镇迷最重要的原因是:篁岭古村落曼妙幽静的自然环境。周边被千棵古树环抱,田园、小溪、翠竹景色如画。花街的飞瀑幻彩,明清古建筑改建而成的民宿酒店等等,也都值得你去领略、去收藏。</p> <p class="ql-block">  被网友誉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的篁岭梯田,每到油菜花开和稻谷飘香的季节,篁岭的春天和秋天就被金黄色彻底暖化,就如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p><p class="ql-block"> 所以啊,千万不要只顾摄秋,不及其余,捡了瓠瓜而丢了西瓜。</p> <p class="ql-block">  花溪水街,是篁岭除天街外又一条商业街。水街高低错落,沿坡两岸的咖啡店、甜品店、香道馆、酒吧和茶肆的店招琳琅满目,还置放了石磨、水碓等怀旧物品。水街布满水雾装置,溪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溪中的石上长满了青苔,点缀着文人墨客钟爱的石菖蒲。水街还有不少的水雾装置,雾霭迷离的效果就是四个字:诗情画意。所以,在水街的主要景点打卡留影是要有点耐心排排队的。</p> <p class="ql-block">  篁岭有一个特殊的建筑:怪屋。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楼梯、木柱、板壁、门和窗户都是斜的,走在里面有点晕晕乎乎的感觉。怪屋的二楼是“倒屋”,天花板成了地面,桌子、椅子等等都是颠倒的。把照片颠倒过来看就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房间照片是不是也有点怪怪的味道?那你翻转九十度再看看。</p> <p class="ql-block">  篁岭一瞥情未了,留待来年再续缘。再来篁岭,住上一夜,闻一闻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春天气息,看一看最美梯田的油菜花海,徜徉在粉墙黛瓦小溪古桥旁,全方位感受篁岭的绝世之美。</p><p class="ql-block"> 梦留徽州,情系篁岭——给我一瞥风华,还你一世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