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

文武之道

<p class="ql-block">《司机》</p><p class="ql-block"> 有这么一对父子都是司机,都是给领导开车。而父子俩的性格完全相反。父亲很内向,不善言辞;儿子很外向,得着谁都像熟人一样聊。</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解放初期就参加工作,是某机关单位建院的元老。那时候,筹备组人少,他是唯一的一名司机。从那时候起,他就给领导开车。不管之后发生了多大的变动,后面来的人都是他的徒弟,只有他一人一直是在给领导开小车的,其他的人都是开大轿子班车。不管在他工作期间换了多少位领导,他给领导开车就从来没有变过。他的最大优点就是少言寡语,从来没有从他的口里听到过对领导议论之词。也正是这一点,让领导们很放心。在文革之前,那时候还有晋升技术职称的,就因为他一直在领导身边工作,每一次晋级他都能提升,以至于,他很快就提升到技工里的最高级别——八级工,月收入一百多元。而他的那些徒弟们也就是五六十块钱的等级。文革之后,有很长的时间没有评比技术职称,他是汽车班里唯一的一位八级技工。</p><p class="ql-block"> 如果问技术怎样?应该说,他开车很稳,从来没有出过事故。那时候的司机都必须会修车,他一直都是开小车,修理小车没有问题,而大车他从来没有摸过,自然对大车的修理他不在行。尽管他开车、修车没有他徒弟那么全面,那也没人敢质疑与有丝毫不服气的地方。因为,他是他们当中唯一最高级别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儿子是子承父业,也是开汽车的司机,也是给领导开小车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年轻人读书的热潮,也是外资来华投资之时。他起初是某单位一位普通的工人,他不想安于现状,他利用业余时间拿到英语大专学历。就凭他有这一文凭,加上他是个外向型的人,对于口语与外国人交流不成问题,阅读与书信能力也不是问题。他在一次机会,向一家国际组织投了个人简历,想应聘那里司机的岗位。那次面试官员里,不仅有外方人员,还有中方人员。他能在百十来号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说明他的确被人看好。</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是一家国际组织,有中方官员,有外方官员。他们在那里交流通行语言是英语,内部发消息也是使用英文。国际组织内的成员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人,这让他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他的工作是给中方第一把手开车,他有幸参与过很多的重要外事活动。他去过中南海,去过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的地方,他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无计其数,这些都属于他工作范围之内的事。他喜欢这份工作,他特别爱与人交流。尽管他很外向,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什么样的话可以说,什么样的话不可以说。他是那个单位里没有不熟悉他的人,他送走了好几位前任领导,而他的工作从来没有变过。别人开玩笑说他是几朝元老的老人,而在国际组织里工作的人是六十五周岁退休。他在去年终于退休了,而他对那份工作念念不舍。时不时发一些某年的那一天他在干什么的照片或视频,他以这样的方式回味着自己的过去。</p><p class="ql-block"> 父子干着同样的工作,他们不仅喜欢那份工作,而且干得都很出色。</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2023.09.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