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济南-畅游大明湖·攀登千佛山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黑虎泉北路、明湖北路、启盛街-铜元局前街合围区域内。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另两个为趵突泉、千佛山)。</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是天然湖泊,其水来源于珍珠、濯缨、芙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p> <p class="ql-block">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风景特色的写照,湖上鸢飞鱼跃,画舫穿行,岸边繁花似锦。</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是济南繁华都市中一隅清新之地,历史悠久,以澄净湖水和如画景色而闻名,在济南有着“泉城明珠”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大明湖,旷远、明媚、秀丽。一眼望去水波荡漾,冬日无边,好似走进了连绵不断的水墨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的冬,有看不尽的诗情画意。是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一色湖光万顷冬,每一景,每一物都有闲情惬意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大明湖,与盛夏不同,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静谧。这个冬天来到了大明湖,体味到了济南冬天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畔,曲水亭街,让你体验一种恬淡而不慵懒,忘我而不迷茫,清净而不出世的慢生活!捧一杯清茶,读一本贤书,听一段曲艺,看一部老电影,抑或什么都不干,只是盯着潺潺的泉水发一会呆。这是怎样的一种舒泰啊!</p> <p class="ql-block">曾巩展览馆位于大明湖景区汇波楼,展览馆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展示曾巩的人生经历和在济南的政绩,立有曾巩木雕像,像高2米,峨冠博带,手持书卷,儒雅潇洒,是以曾巩故乡江西南丰的一棵千年香樟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文学上成就极大,诗文俱佳。他师事欧阳修,并深得其赏识,精通经史,学养深厚。</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熙宁四年至六年,曾巩曾任知齐州(今济南)军州事。在济南居官期间,他“无忘夙夜,勉尽疲驽”,推行王安石的保甲法,惩治恶霸,抑制豪强,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使齐州出现了“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犹无警里闾安”的和谐景象。他还十分重视发展齐州当地的教育,并下令使齐州各学校皆授《尚书》,重新振兴了齐州地区的《尚书》之学,推动了齐州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他还主持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了由长清去博州(今聊城)、直达魏州(今河北一带)的官道,方便了使客住宿和交通。</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景区的北水门(汇波门)也是曾巩所建。济南地势南高北低,过去南部山区和城内泉群的水毫无节制地宣泄城北,北门内外常遭水患。曾巩认真考察了济南的地理状况,决定在北城一带疏通水道。他雇佣民工,疏浚了一条深8尺、广30尺的渠道,又指导民工构筑水闸,因时调节泄水流量。这样就使济南城内的大明湖成了一个天然水库,城北平原不仅可以免受水患,而且可以适时灌溉。工程完毕后,曾巩在《齐州北水门记》中写道:“外内之水,禁障宣通,皆得其节,人无后虞,劳费以熄。”从此,大明湖“淫雨不涨,久旱不涸”,成为风景名胜之地。</p> <p class="ql-block">曾巩为济南的泉湖胜景增建或整修了许多的亭台桥榭,除了前面提到的北水门、趵突泉畔的历山和泺源二堂外,还有西湖(大明湖古称西湖)一带的百花堤、百花台和北渚、环波、水香等亭,以及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等七桥,对大明湖及湖畔的这些亭台桥堤,曾巩均有题咏。</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区,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p> <p class="ql-block">山上台阶很宽,草木繁茂,目及之处尽是苍翠绿意。一路走去,会看到十八罗汉的石刻雕像,罗汉们姿态各异,均等身高。</p> <p class="ql-block">卧佛,1996年12月落户千佛山,位于主上盘山路和去万佛洞路的交界处。这尊卧佛,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侧身卧像,花岗岩质,东西横卧,头朝东,面向北,右手托于头下,面颊丰满,两户宽阔,头上有肉髻螺发,双耳垂户,眉目修长,双眼微睁。</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上弥勒佛塑像,建在半山腰上的弥勒佛,浑身金光闪闪,笑容满面、憨态可掬,俯瞰着整个济南城。</p> <p class="ql-block">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与兴国禅寺相距仅20余米,相互对峙,具有同等的韵致,可谓珠联璧合。为纪念远古时代虞舜在历山之下开荒种田,颂扬古代明君,发扬大舜文化,故将这一院落命名为“历山院”。</p> <p class="ql-block">鲁班祠,位于千佛山的“历山院”内。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建筑巧匠,相传他发明了曲尺、吊线墨斗、攻城的云梯等许多木工工具,被建筑界封为先师而万代敬仰。</p> <p class="ql-block">舜祠是历山院内的主体建筑,也是千佛山上最高的一座庙宇,建于周代。门口对联为当代书画家范曾所题:“古帝谙深情记得潇湘斑竹泪,娥皇钟隽秀长怀历下千山泉。”祠堂中央供奉的便是我国上古时期的帝王-舜,左右两边是他的两位妻子-娥皇和女英。</p> <p class="ql-block">兴国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千佛山之名缘此。唐贞观年间改称兴国寺。</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门,南面靠近山崖建有钟楼。</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在兴国禅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开皇十五年(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计130多尊。极乐洞是造像群中的主窟,中间阿弥陀佛盘膝禅坐, 高3米,身后饰佛光。右侧大势至菩萨 ,左侧观世音菩萨侍立,高近3米,开皇十一年(591年)凿成。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凿刻于一面石崖上。洞身狭窄曲折,走进去却别有洞天,雕刻着观音菩萨、罗汉等一众佛像,部分还是隋朝时的遗迹,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位于兴国禅寺旁,观乾隆手书御碑,其字体潇洒自如,笔锋汪洋恣肆。</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海拔不高,停停走走,便也到了山顶的一览亭。从一览亭往下望,群山苍翠,楼房林立,道路纵横,远处的大明湖碧波荡漾,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之美,不仅美在山中的美景,更美在其对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纵使历史如何变迁,这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依然会熠熠生辉。《老残游记》写老残游大明湖时,曾见到千佛山的倒影:“到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p> <p class="ql-block">注:部分文字来自景区介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