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下最朴实的家训(值得珍藏)

白菡

<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四个年头,留在心底的痛依然不敢触碰。因为怕痛,所以大脑会主动逃避去想,害怕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在一个人时袭来,触发想念的泪水滂沱。只是偶尔给学生讲到家训,才不由得去回味父亲生前经常念叨的话,或者这些朴素的语言,就是值得我们珍藏的“王家家训”吧!</p><p class="ql-block">其一,宁买不值,不买吃食。</p><p class="ql-block">其二,无不是的父母。</p> <h3>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h3> <h3>哪一个人的身上都保留着深深的家庭烙印,作为一名老师,每天面临着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其处世之道,思维方式,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就不得不探究学生的家庭背景。可见,研究值得去传承的家训多么重要。</h3> <p class="ql-block">这也让我自然而然的反思:我们“王家家训”又是什么呢?父亲和三叔同时缠绵病榻,后35天相继离世。三叔是我小学六年级的老师,他的偏爱让我学习很好,也让我这个农民的女儿,可以靠学习来改变命运。他的字写得很漂亮,尤其是毛笔字,小时候每年春节贴春联,都是三叔执笔。</p> <h3>他走后,姐姐把他手书的处世铭言和家谱发到家庭群里,虽然这些座右铭非自创“王家家训”,但也是训示后代应谨遵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珍藏谨记并传承。他还手书了自“我”之前八代的家谱,据此,我也利用现代工具电脑思维导图进行了家谱整理。虽然三叔的传统思想里王家并没有我们这些女儿们,但我们自己并没把自己排除,因为我们生长在这个家庭,秉承了家训,骨子里也传承了王家的传统。</h3> <h3>父亲只断断续续念过三年私塾,九岁就过继家族旁支(看了家谱才弄清楚家族各支关系),虽然自己还是孩子,但自那时起,就开始承担起一个家庭养老育幼的责任。他种了一辈子地,自然也没有留下文字的训示。父亲不爱言语,但总有他经常教育我们的话,值得回味和谨记。</h3> <h3>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父亲说不出这么有文化的话,但他经常教导我们:“宁买不值,不买吃食”。父亲从小挨饿受冻,没有干不了的活,没有吃不了的苦,省吃俭用养活了一大家子人。</h3> <h3>他一辈子不会花钱,总是说买的东西再不值,也比吃了好,吃了就没了,要节省整家。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从来舍不得在玉米正嫩时掰了煮着吃,即使到后来家里已经不缺那些玉米,他也会找一些借口阻拦:“玉米掰的茬茬巴巴容易丢”。其实我们很清楚:他不是怕因为掰过,就会招贼挨着掰,而是他舍不得。嫩玉米一个人能吃好几根,如果成熟了磨成玉米面煮粥,一根就够一大家子人吃一顿。节省根深蒂固的刻在骨子里,也教育和影响着后代子孙。</h3> <h3>中华传统家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髓。古人早有家训“百善孝为先”,“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俱谈中国家庭和睦,注重父慈子孝,讲究孝亲敬长。这让我又想起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无不是的父母”。意思是父母怎么做都是对的,做子女的不能顶嘴不孝。他自9岁过继,孝敬奶奶五六十年,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奶奶活到98岁,无疾而终。虽然后来我感觉父亲有些愚孝,理智的说,父母的话也不是全对。但有一点依然必须传承:那就是“孝”。因此,父亲病时住院,子女孙子天天问候,日日相守,争着尽孝,抢着付钱,也是父亲作为楷模,以身示范的结果。</h3> <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他留下的家训尤在,那朴实的话语已深深的印在骨子里,还有他那份恪守的诚实和善良,已成为王家家风,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p>

家训

父亲

王家

三叔

家庭

传承

家谱

父母

我们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