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不浅的儿童读物

木之焱

<p class="ql-block">把少的给姐姐留着。”分食巧克力饼干时儿子说。</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给姐姐留少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你忘了吗?”</p><p class="ql-block">儿子很郑重的说他没忘。“那个孔融就是这样做的。”他强调。</p><p class="ql-block">我说孔融把大的梨让给别人,自己留小的,可是你呢?</p> <p class="ql-block">儿子说,孔融是哥哥呀,哥哥就是小的,弟弟是大的。</p><p class="ql-block">我顿时语塞。小时候学习《孔融让梨》,记忆中就是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小梨留给自己,进而传达的教育理念,以及后来形成的处事原则就是谦让。时间久远,小时候的课文具体内容逐渐淡忘,是不是三岁儿子所说的哥哥拿小的,弟弟拿大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二维的,是可以从另一面理解,我还不能反驳儿子是错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前段时间给他读过,于是我去小书架上翻找,在一堆画册里找到了。全文是这样的:孔融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他很爱他的兄弟们,他们彼此相亲相爱。一天,母亲把梨子放在桌子上,让兄弟们自己挑梨子吃,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父亲看到了。父亲问孔融为何挑最小的梨,孔融说:“我是哥哥,把大的梨留给弟弟吃。”父亲听了连忙称赞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p><p class="ql-block">我想起那天我准备出门,儿子在他姐姐面前蹦蹦跳跳地说:妈妈不在家,我就是老大。我说还有姐姐呢,谁说你是老大?儿子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一圈说:就是我,我是男孩!</p><p class="ql-block">这又是哪里来的思想?快两个月过去了,儿子已经三岁半,我还没想出来这种大男子主义是怎么冒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事,的确是《孔融让梨》的故事有问题。故事里讲的就是哥哥拿小梨,弟弟拿大梨,你非要教育他先人后己,那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p><p class="ql-block">可是,难道教育了几代人的故事真的有问题?还是我们以前的人都比较老实,就是俗话说的“瓜娃子进面店,给啥吃啥”,而现在的孩子都善于逆向思维。</p> <p class="ql-block">我在百度里找了下,原文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内容是:融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p><p class="ql-block">我想我们小时候可能学的是原文翻译没加修改的,或者是另一种白话文: </p><p class="ql-block">父亲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p><p class="ql-block">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p><p class="ql-block">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p><p class="ql-block">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p><p class="ql-block">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p><p class="ql-block">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p> <p class="ql-block">我想我们小时候学的大概是上面这个版本。现在的儿童读物随意断章取义,粗制滥造现象实在严重。</p><p class="ql-block"> 女儿上幼儿园时,有天兴致勃勃地给我说,她的好朋友有两个妈妈。我问那是怎么回事呢,女儿说一个是亲妈,一个是……是什么她表达不出来。于是我说那就是后妈吧,女儿脸上的光芒顿时消失了。我说后妈也挺好呀,多一个人爱她。女儿说,后妈不好,心歹毒。</p><p class="ql-block">我问女儿谁告诉她后妈心很歹毒,女儿说书上就是这么说的。打开小班的教材,里面的确有一篇童谣:白雪公主长得美,她的后娘心肠黑,十冬腊月把她丢,七个矮人心肠好,数九寒天把她救……</p> <p class="ql-block">那些童谣因为好记,往往比故事还容易烙印在心里,进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影响“三观”的形成。这样的童谣怎么可以进教材呢?</p><p class="ql-block">幸而我的家庭一直和睦,女儿不必面对自四岁时,就在她心中形成的“恶人”形象。</p>

孔融

弟弟

哥哥

后妈

儿子

故事

女儿

孔融让梨

就是

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