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

C-J-G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即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钱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就知道“王阳明”这个名字,也知道他是个历史文化名人,因为在南昌市区有条主干道就叫“阳明路”。南昌有很多用历史名人命名的路名,“阳明路”是其中之一。王阳明曾任过江西境内的庐陵知县和右佥都御史,巡视过南康、赣州,平定过“宸濠之乱”即宁王叛乱,“阳明路”即为纪念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年少时,由于家父对我思想的影响,我对这位历史文化名人并无多少崇敬之心。家父虽然是个建筑设计师,但却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的书架上除了专业书籍外,就是各种唯物论哲学著作,笃信唯物主义是绝对正确的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在家父看来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加之他曾多次参与镇压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僚,因此,我对王阳明及其“心学”一直以来有一种心理上的抵触和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有一天,我应邀参加了一次文学沙龙,听了一位学者讲述他对王阳明心学的研究发现,并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王阳明“心学”的合理性与高妙处,其中有个很生动的例子是用以解释王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外无物”的自然属性和逻辑合理性的,据称是王阳明心学史上最浪漫的故事,也曾是教科书上认定的最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说:有年夏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花对他说:你不是总说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吗?现在你看这朵花,它在山中自开自落,并不受你的心控制,你怎么解释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回答十分有趣:“你未看到这朵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的眼睛是受到心的控制的,人未看到花时,人的心在花身上就没有动,于是,心和花一样都处于沉寂状态,这就说明花不在人的心外,因为花和人的心在同一个节奏上,是万物一体的意思,只不过万物和人都在沉寂状态。当人未看花时,人的心便在花身上,心动了,而花也入了人的眼,所以花的颜色和人的心一样,都艳艳、动了起来,这是动的状态的万物一体。花和人的心处于同等频率和状态中,那么,花是在人的心外还是心内呢?这不是十分清楚明白的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这段话很有意韵,感觉就像在这炎炎夏日里,有一股清泉在心头流淌,不仅有一种诗意的美,更有一种叨启心门的灵慧之光在闪烁。诗意之美与灵慧之光相映成趣,其折射出的魅力是人心不可抗拒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来看,它并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的标本。相反,它更具人性的光泽和自然的生动。我的抵触和偏见自此一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明心学无疑是“圣贤”功夫。既如此,那就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创立起来的。与所有“苦其心志”的圣贤们一样,王阳明也是经历了苦难而至辉煌的传奇人生,才有了“心学”之巨大建树,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无价的历史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过历史的尘烟与迷雾,与其说是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毋宁说是“心学”选择了王阳明。这是历史的选择,是王阳明不可回避的时代的造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望中国历史上的1472年,这是大明王朝第八任皇帝朱见深(明宪宗)成化八年。说起来,这并不是一个什么特别的年份,但是对这位朱皇帝来说,这却是个令人头疼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里,至少发生了三件足以让他夜不能寐的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是外族鞑靼(后统归东部蒙古)从年初起不断攻击大明疆土,边界不安,官兵疲于应对;二是四川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攻城据府,杀官军放狱囚,官军屡遭惨败;三是南涝北旱,江南苏州一带洪水泛滥,溺水者两万余人。而河南山西等地发生大面积饥荒,饿孚遍地,百姓困苦不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一年对于浙江余姚书香贵族之家的王华来说,却是个极喜庆的好年头。因为这年的农历九月三十日,王华的夫人在怀孕十四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心学”宗师王阳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自出生起就很神奇。在娘胎十四个月才降生,本不多见,而他直到六岁才开口说话,也是稀有。然一开口说话就惊倒家人,因为他那天看到爷爷在背诵平日常读的诗句时,忘了后面的诗句,他一张口就接了下去,一字不差全给背诵出来了。爷爷又惊又喜,乐不可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岁时他被送到北京的私塾读书。一次他问先生:“何谓第一等事?”意思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先生听了有点吃惊,还从来没有学童问过这样的问题。先生想了想,古人不是早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训导吗?便说:“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是不满意的,他看着先生说:“我觉得不是这样。”先生不由诧异:“难道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使劲点了点头,很认真地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生不禁目瞪口呆,随后便哈哈大笑,对王阳明摇了摇头,说:“孩子,你这第一等事太难了,简直就是高不可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生并不明白,小小年纪的王阳明,早已把北宋名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之道熟记于心,并为之而努力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相信,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的。比如孔子、孟子也并不是生来就是圣贤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圣贤的。他决心此生不能让自己与圣贤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岁那年,他参加了浙江的乡试,没费什么劲就金榜题名。然而次年的北京会试,却出人意料地名落孙山。其实也不奇怪,主要是他没用心在八股文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生性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小时候爱玩象棋,七八岁时便接触了道教的养生术,爱耍弄枪棒,乡试后又研究起佛教思想。按他的想法,人生要有所作为,必须要有个平台,没有平台,纵使学得经略四方又有何用?他想从道教与佛家思想中寻找成为圣贤的密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会试的失利,使他明白了很多,于是他放弃了在道教与佛家思想中的寻找,转向了辞章之学,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不知什么缘故,他又突然放弃了辞章,转向了军事。虽然他悟出了“攻心术”这种克敌制胜的用兵之道,但没有能给他施展的平台,他只能灰心丧气地回到科举应试的考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二十四岁时的那场会试,他再次名落孙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为落第痛心疾首,只有王阳明能沉得住气,神色不改,如无事人一般。因为,他心中向往的,并不是读书做官,而是要做圣贤之人,所以落榜才不会垂头丧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坦荡地说:人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心不动,何来忧?天下之大,我想恐怕也就只有王阳明能做得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进入仕途才是解开圣贤密码的第一步?王阳明毅然放弃了其它所有的尝试,再次归心到应试必考的朱熹理学上。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王阳明在不经意间读到了朱熹写的一封信,信中有“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这样一段话。意思是说,读书之本在于恒久的坚持自己选定的唯一志向;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熹这段蕴含了深刻道理的话,让王阳明感到醒醐灌顶,顿时心情豁然开朗:为何自己什么成果都没有取得呢?不就是因为自己没能专注于唯一的志向,只是在各个领域间东奔西突,也没有循序渐进地去研究一个领域,致使自己一事无成的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他对朱熹的理学进行了深入钻研。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怀疑过朱熹理学中的错,也怀疑过自己智慧的不足,他还没有找到一种方式来抹平这种困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在27岁那年,终于通过了会试,正式步入了仕途。但是最初几年的仕途工作,让他感到十分的无趣,他深感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志向抱负都不可能在这份琐碎的仕途上实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1岁时他在吏部做了名小官,依旧索然无味,但他却没想到,会有一场灾难降临。那时的皇帝是朱厚照,宦官刘谨得势,权倾朝野,忠贞正义之士受到迫害。王阳明仗义执言,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得罪了刘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罪权阉的直接后果是:王阳明被当廷受杖四十军棍,下锦衣卫大狱。常言说,人的理想是和站立的位置相联的,身在大牢的王阳明,似乎什么理想抱负都将化为云烟,建功立业成圣贤的志向已成奢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王阳明不是一个自甘沉沦的凡夫俗子,只要一息尚存便不会停止思想。在大牢里,他把时间用在了《周易》的研读上。《周易》是周文王在监狱里写的一本卦书,据说里面暗藏了许多玄机,王阳明是否读出了什么天机来?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他读任何书都不会白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乎意料的是,牢狱之灾在次年春天居然结束了,可新的不幸又接踵而来:他被贬谪到偏远荒凉人迹罕至的贵州龙场驿站担任驿丞。去,前路生死未卜;不去,是违抗君命,不死也定无出路。他快定勇敢面对这次放逐,去闯荡他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在辞别父亲时曾写下这样一首直抒胸臆的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p><p class="ql-block">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位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写出的诗,表达了对未知吉凶祸福的未来之后如释重负又敢于直面相对的决心和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王阳明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当他历经千难万险到达这个人迹罕至野兽出没无常、到处弥漫着瘴疬之气,连生存都异常困唯的不毛之地时,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他终于镇定下来想背诵离别父亲时写的那首诗时,却无论怎样冥思苦想也记不起诗句的头一个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怎么办?王阳明前所未有的陷入了长时间的苦闷与沉思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不止一次地反复地问自己:如果是一个圣贤处在我这样的环境下,他会怎么做呢?(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于是,他历数了周文王、周武王、孔子、孟子等圣人的遭遇,结果很遗憾地发现,他们谁都没有像他这么倒霉过,没有标杆可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可以效仿的圣贤,这让他内心感到无比的煎熬。后来,他通过长时间的静坐默想,突然发现,圣贤也不是神,也是肉体凡胎,也是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环境的,唯一可行的也就是去适应外部环境,然后改变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自己,因为仗义执言而遭廷杖羞辱,被贬谪到如此恶劣的环境,想死的心都有,可自己现在不是还好好地活着吗?而能让自己活下来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就是努力地适应了外部环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终于想明白了圣贤之道无非就是首先适应环境,然后才能改变自己,有所作为。此时,他整个身心都感到轻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决心要突破朱熹理学,因为朱熹理学中的“格物致知论”是强调在外部世界“格真理”,就如自己现在,他如何能在外部世界找到一个让自己好好活下去,又能实现人生价值的真理呢?根本就找不到!所以他对朱熹理学极不满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他满脑子里都是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和“圣贤处我此境会怎么做”这些问题的交叉缠绕,苦苦思索,竟至神魂颠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就像中了魔法一样,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絮絮叨叨,时儿摇头,时儿点头,时儿皱眉,时儿又微微含笑……终于,有一天,这些缠绕纠葛的问题忽然冲出了他的脑子,就像泰山顶上喷薄而出的那轮朝日,放射着璀璨的光芒呈现在他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记住了这个日子——公元1508年的一个春夜,王阳明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像着了魔似的大喊大叫起来,两个仆人被惊醒时,只听他在自言自语地说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满足。从前枝枝节节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误。实际上,“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浅近而言,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在常人,不能够没有私意障碍,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胜私复理,到心的“良知”没有障碍,能够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诚”了,把心这样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国”“平天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璀璨夺目的开篇“龙场悟道”。归纳成八个字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本人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被定义为:心学的诞生。王阳明心学的创立,使王阳明的人生价值最终达到了圣贤的高度。这一年,他3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于1528年农历十月末在平定广西之乱后返朝,由于肺病复发,且病势危重,一路行程缓慢。1529年1月9日,溘然长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享年57岁。临终前,随行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用最后一点力气说了八个字:“<b>此心光明,亦复何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装载他灵柩的木船一路向浙江,途经江西南康、赣州、南昌时,受到史无前例的缅怀,他的弟子和崇敬者哭声震天,让整个南中国山摇地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后,大明王朝第十三位皇帝朱载垕追封王阳明为新建侯,谥号文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8.15.于南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

王阳明

圣贤

心学

朱熹

理学

自己

良知

读书

就是

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