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戏

岁月风铃

<p class="ql-block">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这是一场久违的带有童年味道的晚会,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看过这样的演出,只是在鲁迅先生文章《社戏》中有这样的场景吧。</p><p class="ql-block"> 胶东黄海边的乡村夏夜,温柔的海风轻拂,没有LED大屏,没有靓丽的霓虹闪烁,没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露天搭建的戏台,三五盏灯光,一套音响,两个大喇叭,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带着小马扎,端坐在台前,三五个调皮小男孩在台前乱窜,节目主持人报幕,乡村文艺演出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这栋楼的秋风姐参加了演出队,知道她今天有活动,我和我的新邻居压根不会在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跑到几里地以外素不相识的村子里去看演出。用我们当地方言说,咋这样“马叉”呢!</p><p class="ql-block"> 要说乡下看戏,得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也就七八岁光景,那时候乡村里文化生活是极度匮乏的,听说哪里有戏看哪里放电影,那是搬个小板凳跑上十里八里是常事,没有凳子坐,找个中间位置,圈一把稻草垫在屁股下,盘坐在地上,与没有地方可坐,从头到尾站在后面伸长脖子的人相比,也是一种高级享受。村里的戏台都是在空地上泥土堆积起来一个高台,稍作平整,如果能铺上碎砖头那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大剧院奢侈的标准了 。我大姨家两个表姐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两个人表演抗日节目,大姐扮演女儿,二姐扮演妈妈,表演的有板有眼,像模像样,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我分不清他们到底谁大了。到现在还记得演出道具木头制的枪,日本鬼子的服装,还有贯炮甩出来的枪声,绝对逼真 ,活灵活现。</p><p class="ql-block"> 进城以后,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平日里只要有各级各类演出活动,主办方必定竭尽全力,音像光全方位打造,把最美的现代化舞台展示在观众眼前。今天这样本色表演的舞台条件已经确实不多了,倒是多了几分质朴,原汁原味久违的乡土气息。</p><p class="ql-block"> 秋风姐是我的芳邻,已经年过七十,但是说起话来斩钉截铁,直截了当,做起事来风风火火,一点不含糊,应该和她是部队出身有关。她是一位热心人,为我们这些邻居拿房与政府开发商沟通,向邻里通报装修进度不厌其烦,做了很多事情,还是一位文艺积极分子。在港西镇这块土地上,聚集着全国各地的旅居人,也汇集了各方面的人才。这个夏天,秋风姐参加的艺术团坚持深入基层,编排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到周边村镇演出,宣传党的富民强国政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这场演出,有舞蹈,小品,独唱,还有三句半这种诙谐幽默,充满情趣的曲艺形式,秋风姐舞蹈动作灵活自如,优雅得体,小品表演得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入木三分,赢得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当年工作在大城市一线的人们,如今在退休以后,洗尽铅华,回归本真,他们把自己置身于普通的乡村,并能够与村民融为一体,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找到自己的乐趣,在第二故乡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把幸福与快乐播撒给这方土地这方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