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曹操是典型

秀儿一赵秀萍

<p class="ql-block">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宴,款待众将”。夜幕降临,天空现出一轮明月,长江宛如一条飘飘的素带,再看船上的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p> <p class="ql-block">  曹操对船上的士兵说:<b>“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有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b>文武们站立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告诉大家:<b>“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相和”</b></p><p class="ql-block"><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p><p class="ql-block"><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p><p class="ql-block"><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p><p class="ql-block"><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p><p class="ql-block"><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p><p class="ql-block"><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b></p><p class="ql-block"><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p><p class="ql-block"><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b></p><p class="ql-block"><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b></p><p class="ql-block"><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b></p><p class="ql-block"><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b></p><p class="ql-block"><b>契阔谈䜩,心念旧恩。</b></p><p class="ql-block"><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p><p class="ql-block"><b>绕树三匝,何枝可依?</b></p><p class="ql-block"><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b></p><p class="ql-block"><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p> <p class="ql-block">  横槊赋诗,古代曹操开了先河。 这首《短歌行》主题非常明确,实际就是一曲“求贤歌”曹操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增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他运用诗歌形式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宣传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p> <p class="ql-block">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常为其政治业绩掩盖,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特别是建安文学上的贡献应该是大书特书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b>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b></p><p class="ql-block">这是陆游说的一句话。诗作不必多,作诗需要人生阅历,从生话中激荡出深沉的感悟,旷世佳作的诗外的功夫太重要了,战争淬炼了英雄的曹操,我要穿越到古战场,寻觅这诗外的功夫。</p> <p class="ql-block"><b> 【自卑篇】 </b></p><p class="ql-block"> 曹操和袁绍少年时是玩伴,曹操童年个头小,不英俊。而袁绍高大而白皙,一表人材,曹操的童年有自卑感,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既重门弟又重外表,而曹操家里除了有钱,门弟是不能追究的,袁绍却经常有意地说起自己的祖上,从父亲到说到高祖,四世三公,显赫百年,曹操听的咬牙切齿,这种心理欠缺,后来以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方式加以补偿和超越。曹操的自卑与超越,显现出他强烈的个体气息。</p> <p class="ql-block">  曹操以少胜多摆平袁绍,官渡之战大展威风,从兖州打到冀州,占领了袁氏父子的老巢邺城,官渡之战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袁绍一败涂地,不久吐血而亡。曹操到他坟前祭祀,曹操的眼泪也许是真的,也许是表演,他善于表演,几百年来被人搬上舞台,从唐宋演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  曹操是汉末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他雄心勃勃,胸怀统一国家,救民涂炭的大志他“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p> <p class="ql-block"><b> 【清醒篇】 </b></p><p class="ql-block"> 公元191年袁绍派曹操去打黄巾,这是曹操得到了一个扩充实力的机会,曹操在青州与黄巾军战,屡战屡胜,收青州兵三十多万,这支军队成为他日后逐鹿中原旳最大资本,并且一直保持单独建制,史书说曹操是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这话不冤枉他,但是袁绍也打黄巾军,大肆屠杀,斩首数万级就有几次,相比曹操致力劝降,收编,让自己的队伍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乱世争雄,扩充实力,这是袁绍远不能及的,也正是曹操的头脑清醒。对于袁绍,曹操评价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忘命,非英雄也。</p> <p class="ql-block"><b> 【智谋篇】 </b></p><p class="ql-block"> 曹操收复兖州根据地,大军向南挺进,打张绣,占宛城,张绣假降曹操,趁曹操头疼病发作时,对曹操发动突然袭击,这一次曹操的付出了惨痛代价,他长子曹昂,爱将典韦全部战死。曹操三次南征张绣未胜。杀子之恨,让曹操与张绣不共戴天。官渡之战即将开始,张绣又带着部队去投降曹操,曹操见到张绣,像见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与张绣共进晚餐,这是曹操的功夫,能瞬间化敌为友,为什么?因为他志向明确,完全不受情绪干扰。曹操成大业不是偶然的,他能把仇人变成好朋友,接下来又迅速变成儿女亲家,他的一个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成就大事者能够容难容之事,曹操的过人之处在于智谋长远,不计前嫌。</p> <p class="ql-block"> 【智慧篇】</p><p class="ql-block"> 建安十五年,汉献帝封曹操“邑兼四县,食三万户”被曹操辞让了。曹操写了《让县自明本志令》,不管傀儡天子,他只对百官讲话。这篇千余字的自述文章,历来受推崇,其中曹操说“<b>设使国中无存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b></p><p class="ql-block"> 曹操此言不是妄自尊大。他结束北方战乱有功。他自叙说:“<b>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刚,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b></p><p class="ql-block">这些话里传达出,他想干的基本都干成了。</p> <p class="ql-block"> 总有人说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事实上的曹操是利用“天子”的命令,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既可以减少阻力,又可以凭借自身实力逐渐成长,也可以师出有名,权衡利弊,曹操肯定是认为;“挟天子”比自立为天子要高明的多了。</p> <p class="ql-block">  数十年间豪杰并起,曹操的成功面最大,中原魏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远在东吴、西蜀之上。曹操权倾期野却不当皇帝,只做魏王,其政治智慧,明显胜人一筹。</p> <p class="ql-block">  许劭评价曹操“你在和平时代会是个能臣;在乱世时侯会是一个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这句评论让曹操“大悦而去”无论奸雄还是英雄,只要能称雄于世,他就满意了。许劭后来不会想到,他的一句点评,曹操奋斗了终生。</p> <p class="ql-block">  曹操自幼活在旁人的议论中,他在乎投向他的各种目光,这使他投身时代比一般人更投入,捆得更紧,扎得更深。曹操是一定要顺应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弄潮的前题是洞悉潮水的起伏规律,追逐浪花的人,他也是研究“浪花”的冷面专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