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湿那片情

大漠独行

反嘴鹬拍摄散记 <p class="ql-block"><b>  拍了几天戴胜育雏,并不顺利,拍摄场地后有一个老者在劳动,很难沟通,艰难地拍了四天,昨天飞出两只雏鸟,不得不停止拍摄,心中有几分不甘。还好,今后还会有机会,慢慢弥补遗憾吧。</b></p><p class="ql-block"><b> 关注了很久的反嘴鹬育雏成功了,当然也有遗憾,我们发现的三处反嘴鹬的窝,有两处遭到人为破坏(把蛋捡走了),当时很担心湿地里反嘴鹬小鸟会不会全军覆灭?</b></p><p class="ql-block"><b> 今天(2022年6月2日)天气超级好,风平浪静、空气透度高、光线柔和……这样的早晨,不去野外,不漫步在原野上,实在是辜负了大好时光。心里牵挂两天前看到的那两对反嘴鹬带领的11只雏鸟,她们是不是又长大了?有没有遭遇不测?是不是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有了别样的生命律动?</b></p><p class="ql-block"><b> 刚刚过完六一儿童节,凤头麦鸡和反嘴鹬的雏鸟在湿地里玩得正欢,通透的阳光下,温暖的湿地之晨,她们或是独立觅食,或是蹒跚走路,或是集体追寻父母……安静的湿地里,这样的画面温馨至极,拍下来的画面满是柔情。</b></p><p class="ql-block"><b> 凤头麦鸡的雏鸟应该有一周多了,雏鸟的颜色几乎和湿地的颜色完全一样,虽然湿地不大,但是,四只雏鸟融在湿地里,如果雏鸟不走动,很难发现她们的存在。又是“爱”惹的祸,在我们拍尖尾滨鹬的时候,麦鸡妈妈毫不客气地赶走了她们,这让我们很是奇怪。当时我们只是推测尖尾滨鹬活动的区域应该有凤头麦鸡的巢穴,其实那时小麦鸡已经破壳而出,她们属于早成鸟,破壳后就可以行走和觅食。不过那一次没有发现小麦鸡,只是看着紧张的麦鸡妈妈,让人猜测湿地里一定有让她牵肠挂肚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三天后,小姜打电话,那是傍晚时分,离太阳落下去还有1.5小时左右的样子,之前我们多次去那片湿地拍红光,也曾在那里拍到环颈鸻育雏,找到四五个鸟窝,等待雏鸟破壳而出。坏消息不断传来,“蛋没有了”尽管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儿,因为湿地里经常有牛羊出没,就算牛羊高抬贵蹄,放牧人也不会太客气。在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小姜打电话说他发现了七八只反嘴鹬雏鸟。我们匆匆赶到那片湿地,麦鸡雏鸟的距离很近,能拍出细节。因为是逆光,只好等着拍落日时的剪影。除了凤头麦鸡,还有一对反嘴鹬和四只雏鸟,距离相对远。</b></p><p class="ql-block"><b> 红光中的反嘴鹬妈妈和凤头麦鸡妈妈,给人的感觉是暖暖的感动。她们不会和孩子们在一起,又不会远离,时不时她们会发出鸣叫,雏鸟就会寻声来到妈妈身前,钻到成鸟的身体下取暖。成鸟半蹲着身体,身下是湿地,她们不会完全趴下,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孩子暖暖身子即可。如果是顺光,通透的情况下拍摄了,图片“怪异”而温情,远远看去,一个成鸟肚子下面有8只腿。“8只腿”的反嘴鹬,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鸟类。用不了多长时间,雏鸟在母亲身体下暖过之后再度出发,在湿地里寻觅她们成长中的营养和快乐。</b></p><p class="ql-block"><b> 拍出的逆光不是很理想,因为凤头麦鸡黑色羽毛居多,暗的光线下很难在湿地里凸现出来,反嘴鹬倒是可以出片,距离问题,细节不够完美。不管怎么说,拍到已是满足,更主要是看到湿地里有雏鸟诞生,就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人们一般不会伤害雏鸟,她们的天敌也不多,确保雏鸟们能够健康长大。也许这就是当初反嘴鹬、黑翅长脚鹬、凤头麦鸡选择在人类居住附近的湿地里筑巢的理由。没有生物界里的天敌,人类的危害相对还是有限,毕竟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b></p> <p class="ql-block"><b>  湿地里的反嘴鹬雏鸟有三四十只不止,雏鸟的大小说明她们出壳的天数不同。有三组镜头,暖暖的都是感动。</b></p><p class="ql-block"><b> 镜头一:水中的反嘴鹬雏鸟有六只,她们有一定的独立活动能力,可以独自在水中觅食。她们觅食的水当然不会太深,她们可以自由行走。反嘴鹬母亲不会太靠近她们,也不会远离。她们在相对安全的区域,觅食、梳理羽毛、休憩……虽然只是出壳不久(10天左右),她们的体貌特征已经和成鸟有些相似,只不过羽毛还是浅灰色,上面有斑点,和成鸟的黑白羽毛相差很远。</b></p><p class="ql-block"><b> 在水中觅食的反嘴鹬雏鸟和成鸟极为相似,不停地左右摆动头颅,像是在水中打捞什么东西。走走停停,吃饱了她们会在草丛的边缘休憩一会,她们选择草丛,或是更有安全感。毕竟不远的公路上,不时地有车辆经过,噪音还是很大。反嘴鹬成鸟在雏鸟附近守护,一旦遇到险情,反嘴鹬成鸟就会在水中一路小跑,引起雏鸟的警觉。如果有外来同类,她们就会展开一场格斗,赶走入侵者。想拍雏鸟和成鸟同框的镜头不容易,成年的智慧是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活动,培养生存能力。这一点应该让人类汗颜,她们爱而不包办,她们保护而不代替。反嘴鹬对雏鸟爱的方式,值得人类为她们点赞。</b></p><p class="ql-block"><b> 镜头二:湿地里的反嘴鹬带着四只雏鸟,湿地是水向陆地的过渡地带,食物资源丰富。水鸟刚出壳时,都会被带到湿地里自己觅食,反嘴鹬成鸟也是这样的选择。成鸟在湿泥里看似漫不经心,时刻关注雏鸟的动向。雏鸟相对自由,她们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有时又一路小跑,一定是想起母亲的叮嘱,急急想赶到父母身边,在湿地觅食的雏鸟,虽然不是很依赖父母,兄弟姐妹间倒是很团结,她们觅食时都会在一起,因为食物资源丰富,不必担心争抢食物。</b></p><p class="ql-block"><b> 成鸟只是远远地看着,如果雏鸟不知深浅,太靠近经常跑车的公路,成鸟就会急急飞到雏鸟的前头,不停地鸣叫,雏鸟听到鸣叫声就会急急走回安全距离以内。雏鸟也会大胆地走进水里,当然水不能太深,只是浅浅地刚过雏鸟的小腿。雏鸟不会太远离,不然可能再回到父母身边变得困难。</b></p><p class="ql-block"><b> 镜头三:草地里的反嘴鹬,反嘴鹬的雏鸟在草地里几乎无法觅食。两只成鸟反嘴鹬在前面带路,四只雏鸟在后面紧跟,成鸟和雏鸟大多数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想拍同框比较困难。不过,行走一段距离,反嘴鹬成鸟也会走到雏鸟当中,当然不会停留太长时间,也许她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大容易暴露,雏鸟相对很难被发现。在草地里行走的两只成鸟和四只雏鸟,画面很温馨。草地上的绿还不成规模,隐隐绿色算不上好背景,但是,这样的画面不是太多见,拍下来也是难得的镜头。</b></p><p class="ql-block"><b> 对于成鸟来说,草地相对更具风险,她们的保护意识更强了。成鸟往往是在前面开路,雏鸟在后面紧随。成鸟和雏鸟的距离拉大后,成鸟就会停下来,待雏鸟走近后再继续前行。拍摄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对成鸟带的雏鸟往往要比巢穴里的卵多,在我们的观察中,巢穴一般都是三四枚卵,但是,反嘴鹬带的雏鸟多数都有五六只。分析原因,和秋沙鸭一样,因为反嘴鹬雏鸟是早成鸟,在湿地很容易走失,这样雏鸟就会走进别的家庭。开始雏鸟也会遭到成年的攻击,如果雏鸟坚持不离开,成鸟慢慢就接受了。或许家庭壮大也和成鸟的强势和育雏能力有关,谁知道呢,动物界有她们的生存法则,对于人类,尊重每一个动物就好。</b></p> <p class="ql-block"><b>  回到故事的开始,三月下旬,反嘴鹬回到哈拉宝湿地。那时湿地只是小面积解封,解封的湿地长不过千米,宽不过500米。当时水量还算“丰沛”,几个村民在湿地里寻找臭鱼。四月初,反嘴鹬进入交配期,几百只反嘴鹬激情相约,嬉戏、追逐、打斗,湿地里热闹异常。一个月的红光拍摄,领略了湿地里静谧之美。</b></p><p class="ql-block"><b> 太阳升起前,红光先是来自天边,那时湿地里还是静悄悄的。反嘴鹬在梦中看到了朦胧的红嫁衣,黑翅长脚鹬把红舞鞋擦亮,她们在等待一场爱的盛会。“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富有诗意的语句,就是为湿地而打造的。那一刻,等待是幸福的。等待之时,我们会有一些预测,有可能拍到哪些心仪的镜头?这样的等待是很快的。</b></p><p class="ql-block"><b> 湿地里的红光慢慢铺满水面,周围的光线被时间点亮,天边最红的位置,就是太阳即将跃出的地方。日出的地方有薄薄的云最好,太阳就会红红的,水里的红光会更鲜艳。如果是微风条件下,水面会如镜面一样平滑,无论是倒影,还是水中的太阳都会和实物相仿,拍出的片子会更有灵性。所以说拍片子的黄金时段是日出日落时的短暂时间,每次拍摄的最佳时间应该不足一小时。太阳很努力,脸涨得红红的,慢慢露出一个极小的圆弧,圆弧慢慢变大,最后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就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时,湿地里的红光达到了极致,拍摄的最佳时期短暂地到来。</b></p><p class="ql-block"><b> 此时,在湿地里休息的反嘴鹬和黑翅长脚鹬活跃起来,也有从周边湿地赶过来的水鸟在湿地里相约。她们首先是急急地觅食,如果有新的水鸟到来,也会有一番追逐,有的立马被赶走。在湿地里的反嘴鹬可不是只为了觅食,她们还要寻找伴侣,几天的追逐,她们基本成双成对。也有例外,拍摄中有一只反嘴鹬一直是形单影孤,小姜说她有社交恐惧症。直到求偶期结束了,也没见她有伴侣同在。两只反嘴鹬一前一后觅食,能量储备差不多了,踩背的时候也就到了。先是两只反嘴鹬走得越来越近;接着是梳洗打扮;雌鸟首先做好踩背前的准备,雄鸟好像并不急,长时间梳洗,最后是撩水、撩水、撩水……雄鸟撩水的同时不停绕雌鸟转,随着撩水的频率加快,激情被点燃,之后是雄鸟腾空而起,一跃踩在雌鸟的背上,不断调整姿势,最后成功收官。</b></p><p class="ql-block"><b> 之前拍踩背是摄影人追逐的镜头,拍过之后才知道,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拍到踩背的镜头应该是一件较容易的事儿。但是,把鹬鸟放到太阳里并不容易拍到,自然条件非常苛刻,此外拍摄角度最为重要。这就要求拍摄者要不断移动,找准拍摄角度,如果水中的太阳够圆,把鹬鸟装在太阳里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b></p><p class="ql-block"><b> 开始把鹬鸟放到太阳里是偶然,刚好一对黑翅长脚鹬在水中的太阳附近,开始她们想踩背,雌鸟已经做好了踩背的准备,雄鸟激情不够。没有完成踩背,应该是一个不小的遗憾,但是她们慢慢朝“太阳”走过去,赶紧快速连拍,把整个过程都拍下来了。自己满意的是一个鹬鸟在太阳里,一个鹬鸟在太阳外。“因为爱,我把你放在太阳里,再把太阳放在我心里。”这是拍摄时想到的一句话,用在拍摄的图片上非常准确,至少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b></p><p class="ql-block"><b> 有了这次拍摄的提示,拍摄条件一具备,我们就往太阳里放鹬鸟,当然司机驾驶技术最关键。往前一点点、往后、再往后……这样的指令发出,小姜从容应对,不会手忙脚乱。正是有了他的努力,太阳里放进去的鹬鸟越来越多,反嘴鹬、黑翅长脚鹬、青脚滨鹬、林鹬……自己最满意还是那对黑翅长脚鹬的拍摄。拍摄是一个有遗憾,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当然拍摄也需动脑子,根据拍摄的地理环境,如何能拍出最佳图片?这应该是每一个摄影人不断探索的课题。</b></p><p class="ql-block"><b> 拍摄育雏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仅仅为了收获“惊喜”,更为了真实的记录,保护的前提是了解,相信有了更多人的努力,反嘴鹬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让镜头留下她们更多永恒的美丽瞬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个月,慢慢追寻,真实记录,小姜一直陪伴,还有郭师傅鼎力支持。他们的理解是最大的动力,有了这样的开始,会一路前行,遇见最好的等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22.06.02</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