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窝捉鱼

深海

我的家乡河流纵横,小溪小沟众多,稻田遍野皆是,鱼虾多得离奇。捉鱼摸虾既是我小时候必备的本领,也是孩提时的一种乐趣。那么多年过去,我还常想起小时候“喷窝”(围堰后舀干水)捉鱼的场景。偶尔也做喷窝捉鱼的美梦。回想起那段有趣的时光,那是无法能言语的快乐,感觉再多再好的文字也无法表达。 家乡人说的“喷窝”,就是用泥巴把河边或溪流有鱼的地方做成围堰,将里面的水与周边的水隔开,然后用脸盆水桶或喷斗等工具将里面的水舀干。随着围堰内的水渐渐干涸,里面的鱼、虾、泥鳅等挤在一起,蹦蹦跳跳,有趣极了。那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贫,捉鱼时没有防水靴子,大人们卷起裤腿或穿短裤,光脚上阵。小孩子就脱个精光。夏天挺凉快的,好玩。冬天有点冷,但家乡的水温并不像北方那样冰凉刺骨,鱼多时往往因高兴忘记了冷的存在。<br> 在河边或溪流围堰舀干水捉鱼,其实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且不说水中搬运泥块辛苦,一个八九岁小孩子舀这么一大桶水不断往外喷(舀),有时一喷就是大半天,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付出总有回报,运气好时一次能捉到十几二十斤的鱼虾,但也有时捉不到几条鱼的,只能期待下一次再来。每当有好收获时,小伙伴们光着屁股,一身污泥,抬着篓里活蹦乱跳的鱼,自豪地走在扎人的阳光里。那种高兴的感觉令人难忘。<br> 特别是寒暑假期间,不用上学,河边就是我们天下。几个伙伴一聚一商议,就各自回家拿来鱼蒌,旧脸盆或水桶一起来到河边。到达目的地后,先把河沟两端用干硬的泥土截断,大家用脸盆和水桶一个劲地向外舀水,直到围堰内舀干为止。水一干,我们一涌而入,用网捞的,用手抓的,把鱼抓到鱼蒌里。那年代河沟里鱼多,天天有鱼捉。只要来到河里,总能满载而归,抓到鱼后大家平均分。晚上,各家都会从屋内飘出诱人的鱼香。鱼太多了吃不完,大人会把鱼腌制晒上几天,然后做成鱼干。等到没有菜或是亲朋好友来的时候,拿出来煮上一碟,香喷喷的美味极了,至今仍回味无穷。 我读到初中时,人也长高了一些,捉鱼经验也丰富了。为了捉到更多的鱼,就要到水更深更宽阔的河中去找场地。在水深的地方截流筑坝,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用太烂的泥筑,一定要筑牢固,否则造成溃坝功亏一篑。在大的地方喷窝必须要七八个人同心协力才能做到,而且用上专用的喷水工具,这种专用工具叫“喷斗”,有单人及双人两种,单人用的是将竹片编织成斗状,中间架一根竹竿作为把手。舀水时两只手一高一低拿着,舀着水后往外甩。双人的喷斗两侧各系两根绳索,靠两人同时甩动绳索舀水。家乡人用这种工具来舀水非常好用,半天可以舀干一个较大的围堰塘,能捉到上百斤鱼。<br> 印象最深的是家乡东边那个宽大的水沟涵洞,是一处用石块砌成的排水洞。长约15多米,宽和高一米多,连接着两边的农田。一年四季水不干,里面的鱼总有捉不完的感觉,村里的人们也解释不了为什么这么多鱼。我们把涵洞的上端用泥块截断,待水排放到一定程度后,再截断下端,用水桶将里面的水舀干,就能捉到鱼。平时5天可以喷(舀干)一次,遇到下雨天天可以喷。有时早上刚喷完,晚上又有人来喷了,每次都有十斤八斤的鱼。孩提时我们常常分享到这种来自大自然的神奇!<br> 捉塘角鱼是最难的事。不仅因为它身体滑溜溜的,更是因为它喜欢躲藏在石洞中,石块小一点的洞可以撬开捉拿它,或者用竹子捅它出来。多数情况下都是石头大而坚固,根本撬不动。手也伸不进去,就拿它没办法。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我们就从家里找来点石灰或草木灰撒进洞里,鱼儿忍受不了那气味,几分钟后,就会乖乖跑出来。<br> 那时村里很少用化肥和农药,河里沟里就成了鱼的天下,也成了我们捉鱼的乐园。人在沟边玩,徒手往水沟里一摸,就能捉到鱼。捉鱼是儿时的一种欢乐,充满好奇和满足感。特别是把捉到的鱼拿回家中,看着母亲把鱼儿去鳞开肚,洗净放进锅里,再配些腌制过的酸笋进去,就成了餐桌上一道美食,开心极了。要知道,那时捉的是天然野生鱼,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我觉得比什么都开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温饱尚未解决,想吃一餐猪肉牛肉很不容易,但鱼虾是想捉就能捉到,想吃就能吃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鱼虾养育了我,陪我度过了成长过程中那段清贫的岁月。<br> 我参加工作后离开了家乡,来到繁华的城市,再没有条件喷窝捉鱼了。然而,现在家乡的农田都变成了海产养殖场,清甜的山泉水变成了苦涩的咸水,那鱼虾肥美的河流水沟早已无影无踪。喷窝捉鱼的经历,也成了陈年往事中一段美好的回忆。闲暇时偶尔回味一下儿时那种久远的乐趣,我只能把这段经历深深地藏在记忆里。 (注:因家乡的原有溪流河沟已不复存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