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讨:翡翠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欢迎各位美友探讨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明代翡翠贡杯</p> <p class="ql-block">章鸿钊所著《石雅》中介绍有周代翡翠器,并有罗振玉先生家藏的翡翠刀柄,洛阳出土,文饰为谷璧纹,断代为周朝的器物。在汉代帝王陵墓的出土文物中也有翡翠制品。</p><p class="ql-block">宋朝欧阳修曾记载,他家中有一个外形非常精美古朴的绿色玉罂(小口瓶子),一般人都以为是碧玉,只有一位真宗朝的老臣认识,说“这可是宝物呀,我在宫里的圣库中曾见过一个翡翠杯,所以认识这是翡翠”。欧阳修偶然以金环在罂腹上磨了磨,没想到金屑纷纷而落,如砚中磨墨,才知道翡翠是屑金如磨的宝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明代翡翠鱼玉佩</p> <p class="ql-block">翡翠到底在何时传入中国?有一说是在汉代就传入中国,据史籍记载,在东汉永元9年(公元97年),云南永昌(今保山)徼外蛮及掸国王雍“调谴重泽奉国珍宝”,这是缅甸玉石首次进入中国。另一说则是元代以前墓葬中并没有发现翡翠的随葬品,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的记载,翡翠是明朝以后才传入中国的。</p><p class="ql-block">据《云南冀勘察记》记载,早在明朝初年,就有云南腾冲入进入到翡翠的集散地勐拱经商,到了明朝末年,云南腾冲的玉石业已经呈一定的规模了。虽然缅甸雾露河沿岸的翡翠是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开采的,但至清朝乾隆年间,都还没有汉人肯历险涉入玉石产区,直到20世幻初,在玉石产区找矿和经商的汉人反而比当地的缅甸人更多。汉人加入了缅甸翡翠的开采和商贸,才使得大量的翡翠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内地。</p> <p class="ql-block">明代翡翠大象摆件</p> <p class="ql-block">中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于明末崇祯十一年到十二年间(1683~1639)在途经腾冲时,曾停留了40天,目睹了腾冲的玉石业,经历了一连串与翡翠有关的人和事,并拥有了两块翡翠,且记载于其文中,称之为翠生玉。在《徐霞客游记》中还包括了对翡翠最早、最具体、最生动的珍贵记录,这是翡翠作为玉石第一次正式的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隆重登场。虽然在徐霞客之前有,也有一些文献中曾提及"翡翠"一词,但大部分很明显的是指翡翠鸟,另有少数一部分虽然指的是玉石,但却没有任何提及与腾冲、缅甸等概念相关的信息,故可以说徐霞客才是将翡翠和翡翠文化记录在册并传世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现代冰种飘花翡翠手镯欣赏</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中国与缅甸之间的翡翠文化交流开始逐渐频繁,此时,翡翠多作为贡品献给当时的中央朝廷。到了清朝时期,中国的翡翠文化进入了鼎盛时代,翡翠制品在朝廷和民间开始广为流传。同时,翡翠的商业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据清檀萃《滇海虞衡志》的记载:"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护,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之美恶有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汗省,背有作玉坊。角之见翡翠,平底暴富矣。"此段文字描述了当时翡翠的产出状况、玉石质量、销售情况等。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大量互动式发利用翡翠资源的时代,人们曾建立"作玉坊"对翡翠原石进行加工和销售,从而获得大量的经济收入,而且当时云南的腾冲、大理就是翡翠较为著为的集散地。翡翠得以广泛流传还得归功于清王朝的皇家贵族对翡翠的嗜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代三彩极品翡翠山水牌欣赏</p> <p class="ql-block">从清朝的乾隆年间开始,翡翠就备受多位皇间翡翠便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全盛时代,慈禧太后便十分喜欢翡翠的用量相当庞大,翡翠被用于帛蜍或者镶嵌各式各样的首饰、陈列的艺术品、随身的朝珠、把玩的"玉如意"等。因此,翡翠在清代也有"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称。</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很多破落贵族卖出了家里祖传的翡翠,当时北京前门廊坊二条有很多专收翡翠的珠宝行,收了老翠后,有的直接卖给有钱的主顾,有的经过加工再卖到国外。镶在帽子上的翡翠“帽正”被改成翡翠戒面。宫廷妇女用于梳旗装头面的翡翠扁方被切成很多小片,出口日本后,被加工在和服的腰带上。很多珠宝行就此发了财,投入大量钱财到缅甸开采、购买原料。</p> <p class="ql-block">现代冰种弥勒佛,祝大家天天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