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劳动的季节,五月是青春的季节,五月是感恩的季节。在这春暖花开的温暖五月,我们名师工作室相聚在美丽的孟家庄学区。<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为了充分发挥团队研修的力量,切实提高教师研究教材、把握目标、驾驭课堂的能力,打造精彩、优质、高效的课堂,全面提升学科教与学的质量。本次教研主题定为“凝心聚力研磨课,共研备课促提升” 首先由工作室成员刘立品老师作课五年级数学探索乐园中的《比赛场次》,导入从中国女足的比赛开始,激发学生那种不放弃,勇于拼搏的精神,进而对比赛中的单循环、双循环的认识。再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引领学生去观察、思考,知识也在不断加深、拓展,学生也在积极的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了知识的提升。 刘老师运用学习卡学习,把比赛场次的多种方法带给学生,从帮到扶,最后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归纳,从有序思考到建模意识,刘老师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堂课,而是数学的思维,数学学习的方法。 第二节课由工作室成员赵巍老师作课,教学内容为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方向》,赵老师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赵巍老师由游戏导入,从猜谜语,读儿歌、分组抢答等一系列适合儿童特色的教学,瞬间吸引了孩子们,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从填空题入手,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方位知识。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本课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生成及课后反思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在作课老师说课结束,参加本次教研的老师各抒己见,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工作室成员都认真做了笔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耗费教师心血的过程。<div>最后由工作室主持人田红梅老师对两堂课点评,一堂完美的课堂展现必须要经过不断的打磨,精益求精,肯定两位老师的课堂精美不同的展示,要求所有工作室成员打磨自己优秀的课例,使工作室的工作做到更加完美,内涵丰富,扎实有效。</div> <p class="ql-block">楚校长总结发言,教而不研则浅,扎实做好学校教学磨课,提高教师教研能力,课堂能力,也希望更多地和工作室成员交流研讨,为工作室和乡村教育搭建平台。</p> <p class="ql-block">最后由刘亮 校长对此次活动做总结发言,本次活动对乡村教育带来是优质的资源共享,为乡村老师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为今后在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教材处理、课堂组织等方面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p> 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br><br><br> 我们工作室将一路研磨,打造魅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