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禁烟,追本溯源话清明

行雲细雨

<p>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p><p>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p><p> 在中国远古,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p><p>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p> <p>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寒食连着清明,有了古老的祭祀节日。清明节更多的祭祀,表现在追思和怀念。</p><p>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p><p> 据《神州民俗(通俗版)》记载,寒食节的真正起源于古人钻木求新火的制度。古人因季节不同,就用不同的树木取火,每个季度取一次火,新火没有取来之前,禁止人们生火,这当时是一件大事。</p><p> 到初春季节,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在禁火的时候,人们准备好了冷食,以备食用,慢慢就形成了风俗,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p> <p>   这个风俗,后来又与晋国的名臣义士 介子推联系在一起。</p><p> 相传在最早的春秋战国,介子推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异地十九载。在重耳饥饿难耐,没有食物的时候,介子推就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p><p>  后来,重耳当上了晋文公,想报答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没想到介子推却和母亲避世于绵山,重耳就派人去山里搜寻,怎么找不到介子推母子,就想放火烧山,想逼出他们。谁知介子推母子合抱着一棵大柳树,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山。</p><p>  重耳知道后,非常伤心,便将介子推母子埋在柳树下,赐于柳树名为“清明柳”,并下令在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只吃冷食,以寄托哀思。</p><p>  寒食由此与“柳树”联系起来,同时“清明”与“柳树”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p><p>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亲人。</p> <h3>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h3><h3> 秦汉时期,寒食节慢慢增加了扫墓的习俗,因为和清明这个节气很接近(就差一两天),久而久之,到了唐代两者便已经合二为一,形成了我国现在的传统节日——清明节。</h3> <p>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坟节、鬼节、冥节等,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p><p> 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到后来,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p> <p>  清明节,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是一个凝聚亲情、传承后代,不忘人之根本的感恩节。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张扬。人们在这个日子里祭奠祖先,寄托哀思,使其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认祖归宗的纽带。</p><p> 清明节是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慎思追远,感恩故人,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是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人们在这时,更深的感受到思念与感恩同行,更深的懂得以爱告别、以爱相处,更深的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去!人们在这个日子更加懂得悟透人生,失去的不能再来,拥有的要珍惜;把握当下,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懂得失去,才能更好的珍惜人生;活得幸福,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p>